眼科人倾注自己的“爱”,擦亮患者的Eye,让患者重见光明,看到高山和江河,看到自己的亲人,回到多彩的世界里……
开栏语:重医附一院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创新提出“九大工程”发展战略,不断引领和推动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大跨步向前发展,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新重庆奋进发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科技创新文化节”来临之际,特推出【学科提升工程巡礼】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近重医附一院的这些优势学科,了解他们臻于至善,不断攀登医学高峰,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无畏征程。
“我是一名眼科医生,‘眼睛’在英语中叫Eye,读音与‘爱’相同,这一辈子算是与Eye 和‘爱’连在一起了。”重医附一院眼科主任杨培增教授说道。他带领的眼科一直在Eye与爱的事业中精耕细作,与患者一起,双向奔赴在“光明”的道路上。
揭示密码贡献“中国方案”惠泽全球
在眼睛里有一层神秘的组织叫葡萄膜,它蕴含着人体疾病的许多密码。只要打开了这扇窗,就可能解决人体多个部位的疾病。有这样一位医者,穷数十年之力去揭开葡萄膜炎与人体多种疾病之间的密码,挽救数万只“不可治愈”的眼睛。他,就是杨培增教授,重医附一院眼科主任,被誉为“中国葡萄膜炎诊治第一人”。
葡萄膜炎是一类累及葡萄膜、视网膜以及玻璃体的炎症性疾病,易复发,难治疗,还引起全身并发症,是一种致盲性眼病。
刘星今年5岁,当他第一次来到杨培增教授的门诊时,双眼视力只有0.4,伴随着双腕关节和踝关节囊肿。父母带着小刘星四处求医,有人说这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也有人告诉他“去重庆,找杨教授!”。来到重医附一院后,杨教授告诉小刘星的父母,孩子得的不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而叫Blau综合征。
“Blau综合征常于儿童时期3-4岁发病,其典型表现为皮疹、关节炎和葡萄膜炎‘三联征’。诊断时需要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疾病相鉴别,尽早作出正确的诊断,才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杨培增教授说。
明确诊断后,杨教授为小刘星治疗,仅用一个月,视力就从0.4恢复到右眼0.8,左眼0.9,现在双眼视力已稳定到1.0。对小刘星来说,遇见杨教授,人生无疑是幸运的。
杨培增教授课题组对3921例中国葡萄膜炎患者和1003例正常人对照研究,对NOD2基因区的变异进行分析,发现只有少数患者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与Blau综合征有因果关系。“我们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减少Blau综合征的过度诊断,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既不能误诊,也不能过度诊疗。这对医生有着极高的要求。一个仁心仁术的医生,应是高超医术、艺术和信仰的完美结合。
杨培增在数十年临床、科研工作中,不断思考、感悟和升华,提出了葡萄膜炎诊疗的指导思想,即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整体和局部思维、唯美思维。他倡导用既科学优化又简便经济的诊疗方案来治病,以少用药、简便性、最经济、少痛苦为原则,让病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治愈,这是他追求的境界。
每一年,杨培增教授诊治的患者逾13000人次,病人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等10余个国家。他将临床中总结的一系列科学化、简单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英文著作、SCI论文和在国际眼炎症大会、国际葡萄膜炎大会等形式,向世界推广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将他三十年来所发现的葡萄膜炎诊治密码,分享给全世界有需要的人。
欧洲著名Expertscape机构2023年最新的全球葡萄膜炎专家国际排名中,根据PubMed数据库,杨培增教授排名全球第四。他作为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90篇,在过去10年中,发表的SCI论文总数和综合影响力均排在第一位。他以第一完成人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 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因在葡萄膜炎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亚太眼内炎症学会杰出成就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和金苹果奖,以及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医师奖、中国好医生、全国医德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重庆“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
亚太眼内炎症学会主席Ohno教授称:“杨培增教授正在领导着世界葡萄膜炎研究!”Ocul Immunol Inflamm 杂志前主编 Kijlstra 教授称赞杨培增教授:“以杰出的研究成果将中国葡萄膜炎研究写在了世界版图上!”
打破壁垒 研发、改良和推广齐头并进
白内障,大家并不陌生,眼睛内部的晶状体在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当晶状体发生混浊时,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和视力模糊,即患了白内障。
王老师刚刚退休,看东西逐渐模糊,检查得知患上了白内障。糖尿病病情又加重了他的白内障。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较为脆弱,容易发生角膜水肿,对手术的耐受较差。针对这一情况,眼科副主任胡柯教授开创性地使用低温灌注结合飞秒白内障手术,充分保护了王老师的角膜内皮,手术体验感更好,术后效果更佳。王老师对手术后的视觉质量非常满意。
像王老师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工作中胡柯教授常常遇到,患有复杂眼内疾病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视觉功能脆弱更加不能耐受手术,术后反应更重,治疗效果更差,常伴有复杂的全身和眼内疾病。
这样的现状让眼科医生胡柯陷入了沉思,“如何提升复杂眼内手术的安全性,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伤痛,给患者一个更好的后期疗效,这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胡柯教授带领团队开始科学研究,他们发现,在手术中低温灌注眼球,对眼内结构具有保护效应。低温灌注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有效减轻复杂白内障术后反应,提高视觉质量。
有了这一惊喜发现,胡柯教授不断改良手术方案。在技术改良的同时,他同步进行手术设备研发。首先研发了精准灌注温度调节辅助系统,接着又研究光学相关检测和诊疗手段辅助重大致盲性眼病的精密测量和精准控制。
同时,胡柯教授团队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在21家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精准温控技术辅助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带动了区域复杂性防盲治盲水平的提高。
胡柯教授长期从事白内障和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疗,已完成各类手术20000余例,是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打破壁垒,胡柯教授开启了他的研发、改良和推广的并进模式。他说:“科技进步来源于人类不断积累和思考,致力于创新的眼科融合了最为精密、精细、精准的医学和科学技术,必将推动眼健康事业进一步发展。”
“黄山策略”引领眼科特色发展之路
黄山,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别具一格的特色让人无不称奇。受此启发,眼科主任杨培增教授为眼科制定了“黄山策略”,引领眼科走出自己的特色专科发展之路。
在“黄山策略”的指引下,眼科的各亚专科各司其长,专注于提升特色诊疗水平。眼科在葡萄膜炎领域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在角膜病、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领域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在青光眼、斜弱视、眼外伤、眼整形及泪道眼眶疾病、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等方面处于重庆市领先水平。
眼科特色诊疗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服务能力,西南各地的患者纷至沓来,一床难求的问题开始突显。于是,眼科又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利用其门诊处置能力强,住院时间较短、病床周转快等特点,着力扩大日间手术服务能力。
自2014年成立日间病房以来,日间手术量不断增加,眼科单天最大手术量提升至160余台,主要开展白内障、斜视、眼整形、玻璃体腔注药、眼表手术等择期手术,提高了社会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解决了住院难的问题。2022年眼科门诊量11万人次,出院人数1.2万人次,手术1.3万台次,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以带动西南地区眼健康事业共同发展为己任,眼科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批准成立的“西南眼科联盟”为基本构架建立中心协同网络,重医附一院眼科为联盟理事长单位,有26家医院眼科加入联盟,促进渝、川、贵、云、藏等地眼科同步发展。
眼科人倾注自己的“爱”,擦亮患者的Eye,让患者重见光明,看到高山和江河,看到自己的亲人,回到多彩的世界里……那些恢复了光明的眼睛,宛若夜空中明亮的星星,照耀眼科人继续奔跑,守护更多需要光明的人。
科室名片
重医附一院眼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分中心、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分中心、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重庆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重庆市眼库、眼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眼科连续8年获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专科提名。近5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名最佳排名第五。近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180余项,金额逾亿元。发表 SCI 论文400余篇。
来源 |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撰稿 | 李丹 编辑 | 李丹 姜佳妮 审核 | 杨培增 胡柯 王红 周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