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2023
03/26

+
分享
评论
上海市肺科医院
A-
A+

艾开兴教授团队,致力于普外科各类疾病的临床及基础转化研究。

79231679009126474

陈昶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1. 胸部肿瘤方向;

2. 组织工程方向;

3. 智慧医疗方向。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书记、上海肺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胸外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届)

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规范化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学交流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胸心外科学会国际会员(AATS Membership)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会员 (IALSC Membership)

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会员 (STS Membership)

美国外科学会会员(ACS Membership)

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会员(RCS Membership)

研究方向:

1. 组织工程研发及临床应用研究

2. 早期肺癌外科临床诊疗路径优化与基础研究

3. 人工智能及多组学肺癌诊疗及转化研究

科研项目及成果:

享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上海市科委等课题20余项。近5年以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32 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50.7,包括J Clin Oncol, MOL Cancer, J Thorac Oncol, JAMA SURGERY等著名国际期刊。获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2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奖励8项,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编写胸部肿瘤外科专著7部,包括英文论著2部,参与制定专家共识4项,共同创办英文期刊Current Challenges in Thoracic Surgery。

团队简介:

肺部肿瘤联合攻关团队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陈昶教授领衔,长期从事肺部肿瘤多模态诊疗体系构建研究,围绕肺部肿瘤外科研究与转化应用、微磁力肿瘤治疗方法探究、固有免疫识别分子功能机制研究及信息可视化等方向持续科研攻关。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面上项目10项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现有导师10位,博士生42名,硕士生20名。

70671679009127508

艾开兴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普外科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院长、中国医院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医院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全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同济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理事会主席

研究方向:

肝胆胰肿瘤、结直肠肿瘤的复发转移及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基础转化研究

科研业绩:

擅长肝脏血管瘤、肝包虫病、肝癌等肝脏占位性病变,胆道结石、胆道畸形和胆道肿瘤,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碘131放射性粒子置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基金、市教委基金和卫生局科研基金课题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市科委等重大课题等。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统计源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老年普通外科学》(主编)、《实用肝胆胰脾手术学》(副主编)和《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参编)。

团队简介:

艾开兴教授团队,致力于普外科各类疾病的临床及基础转化研究。团队依托同济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机制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开展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应用的全链研发,取得了一定成果。团队立足于普外科临床疑难问题,聚焦于构建新技术/理念/方法,产出引领性原创成果,专注于培养学科人才,期望促进我国未来普外科临床技术水平和基础研究水平的发展。

80801679009128569

姜格宁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胸外科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胸外科临床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系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肺癌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专科分会前主任委员 (首届、第二届),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 Member,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FRCS,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副总编辑等。

荣誉称号: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十佳医生,第五届人民名医“卓越建树”

研究方向:

肺癌、气管外科、肺移植、纵隔/胸壁肿瘤、胸膜间皮瘤、肺部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基础转化研究

科研业绩:

姜格宁教授主持科研项目1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市科委、市卫健委、申康等重大课题等。发表论文592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7篇,其中IF>10分9篇(Journal of Infection, JAMA Oncology和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胸外科三大核心期刊(JTCVS、ATS、EJCTS)论文30篇,中华系列论文82篇。主编、主译《肺外科学》《肺移植》等专著二十部,并担任十余部胸外科著作副主编及编委,包括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六部。制定并发布国内及国际专家共识七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3次)、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2次)等各级奖项16项。

团队简介:

姜格宁教授团队,致力于胸外科各类疾病的临床及基础转化研究。团队依托全世界最大的单体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心,在肺癌、微创外科、气管外科、肺移植、纵隔/胸壁肿瘤、胸膜间皮瘤及肺部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领域开展了长期深入工作,推动了相关领域多项临床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理念的转变。团队依托同济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组织工程气管、肺损伤/肺保护及生物材料等方面开展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应用的全链研发,取得了诸多成果。团队立足于胸外科临床疑难问题,聚焦于构建新技术/理念/方法,产出引领性原创成果,专注于培养学科人才,期望促进我国未来胸外科临床技术水平和基础研究水平的发展。

84141679009128658

周晓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外科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肺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院协会第一届医院建筑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第一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常务委员

第一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医院环境监测与运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研究方向:

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代谢机制研究,新型抗肿瘤纳米材料,通仓交融手术室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卫健委项目等课题10项。主持《通仓交融手术室建设标准》的起草。在Lung cancer,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Journal of Cancer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批“一种手术室三维可视化操作系统(第一完成人)”、“通仓交融手术室(第一完成人)”、“一种医用防护品的杀菌消毒设备(第二完成人)”及“一种移动式负压手术室(第一完成人)”,专利授权4项。

团队简介:

团队致力于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代谢机制研究,新型抗肿瘤纳米材料,通仓交融手术室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等研究。

96061679009128937

张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外科学,肿瘤学(博士后可接受专业:临床医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分子与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带组主任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呼吸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胸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科研业绩: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获得2018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科委“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卫健委“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BMC Medicine,Genome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Nucleic Acid Research,Oncogene等权威杂志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

团队简介:

擅长肺部结节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有独到的体会;发起和参加了多项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新辅助和靶向新辅助临床研究,以及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新辅助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张鹏教授团队聚焦于肺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相关的免疫微环境动态变化,以及肺癌免疫逃逸与进展机制的探索;同时对支气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和免疫相关机制的研究有较大兴趣。

91311679009129032

王海峰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外科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胸外科副主任

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委员

研究方向:

胸壁外科重建、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早期肺癌的外科诊治、气管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科研业绩:

主持上海市科委课题“内皮细胞程序性坏死对供体肺保存过程中肺组织炎症和损伤的调控作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研究课题“多用途模块化胸骨组合假体系统用于胸骨重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一项前瞻性、随机、单中心研究”等。在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Advanced Materials, 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肺外科学》等学术专著3部,获批“胸骨重建用组合式假体”等专利授权2项。

团队简介:

团队致力于胸壁切除重建假体的研发和手术方式的研究,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早期肺癌的外科诊治、气管外科的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

35881679009129403

谢冬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胸部肿瘤学,人工智能研究,气管及胸壁组织工程学研究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胸外科副主任,IASLC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会员,AME学术沙龙委员,EACTS(欧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会员,ESTS(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会员,STS(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会员,中国医促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胸外科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青年编委,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肿瘤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上海市胸外科分会委员,CSCO微创肿瘤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委员会青年委员。

研究方向:

胸部肿瘤学、胸部疾病的人工智能、胸部疾病组织工程人工材料学

科研业绩:

主持各级课题10余项,个人获资助200余万,参与多项科技部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市科委重大项目。在国内外胸外科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中华杂志40余篇。

团队简介: 

团队致力于胸部肿瘤的精准外科研究、胸部疾病诊断的人工智能研究(影像、病理),以及胸部疾病的大数据研究。

48341679009129469

段亮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胸外科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肺癌气管工作组副组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外科学组委员

医学健康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临床学组委员

医学健康促进会感染分会外科学组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包括:

1.单孔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的技术探讨和临床应用

2.组织工程气管的基础研究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代表性研究结果23篇。

团队简介:

本团队主要从事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包括单孔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的技术探讨和临床应用, 组织工程气管的基础研究。

气管脱细胞基质被认为是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最理想的支架材料。我们创造性引入激光打孔技术可以得到多孔结构的气管脱细胞基质,不但克服其结构致密孔隙率低缺陷,还可以显著提升脱细胞效率,降低脱细胞过程对气管基质的成分和力学性能损害。更重要的是,我们利用激光打孔脱细胞基质成功在体外和体内构建出具有足够力学强度的气管软骨组织。该成果发表于著名生物材料杂志ACTA BIOMATER。此外,构建具有结构和生理仿生的气管组织一直是国际性难题。我们巧妙地采用环状结构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具有软骨环与结缔组织环交替连接的高仿生气管构建,并且验证其能成功修复长段气管缺损。单孔胸腔镜段切缺乏规范以及纵隔淋巴结清扫难度大的难点,我们总结了单孔胸腔镜段切手术的临床病理资料,论证了单孔胸腔镜段切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推出后纵隔胸膜牵拉法降低了纵隔淋巴结清扫的难度,使单孔胸腔镜手术安全易行。

49041679009129539

赵德平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外科学(胸外科)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微创学组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1、 胸外科学,早期肺癌微创手术的临床研究;胸腺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 肿瘤免疫学,抗血管生成药物增敏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

科研业绩:

2006.7-2007.9在美国Mayo Clinic医学中心和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胸外科进修学习。于J Clin Invest, Eur J Cardiothorac Surg等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5部,多次受邀于国际会议发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申康中心等课题多项。先后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1)、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银蛇奖提名奖、AME-Medtronic全国胸腔镜肺切除手术视频竞赛唯一最高奖-卓越奖等多个奖项。

团队简介:

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保持长期合作,围绕早期肺癌微创外科临床及转化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设计及开发、医疗辅助器械研发及应用等方向持续科研攻关。团队累计发表SCI论文20余篇,多次受邀国际会议发言,获上海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68581679009129606

何文新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外科学(胸外科)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肺移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青年委员和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研究方向:

1、 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慢性移植物失功的免疫学和非免疫学机制研究。

2、 肺癌外科: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肺癌免疫微环境的基础研究。

科研业绩:

2011.6-2012.6在美国麻省总院胸外科进修学习气管外科和胸部肿瘤外科。长期从事肺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上海市科委等基金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先后在J Thorac Cardiovasc Surg,Eur J Cardiothorac Surg,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肺外科学》、《胸外科疑难病症诊断决策》第二和第三版、《胸外科手术学》等多本专著。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排名10)、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

团队简介:

团队与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保持长期合作,致力于探索器官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干预靶点及治疗药物。与复旦大学生科院密切合作研究肿瘤微环境与早期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团队累计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资助,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

87181679009129678

杨洋

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外科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欧洲胸外科学会(ESTS)会员,ESTS Member

国际胸外科学会(STS)会员, STS Member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Member of the Youth Committee of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Member of the Youth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Biomaterials

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Youth Editors

Science Bulletin期刊编委

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杂志主编

研究方向:

肺癌、肺移植、生物纳米材料

科研业绩:

荣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青年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科研项目,并入选上海卫生系统“新优青”。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Advanced Materials、PNAS、Angew. Chem. Int. Ed.、Biomaterials、Nano Lett、Adv. Sci.、Sci. Bull.、Small、Small Methods等国际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40余篇。并获得2018年度西班牙Rafael Hervada基金会和西班牙卫生部联合设立的唯一一项San Rafael奖,欧洲胸外科学会DGT Travel Grant奖、菁青化学奖、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技奖、上海青年科技英才。

团队简介:

团队专职科研人员3人,技术员7名,其中博士学历4人,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博后1名,在读博士生5名,硕士生6名。带领其科研团队创立了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胸外科实验中心和精准医疗检测平台,建立肺癌患者基因组变异模型。独立开展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抗肿瘤生物纳米材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对肿瘤医学与生物纳米材料进行整合,极大提高了肿瘤检出率和精准识别程度。

59471679009130308

周彩存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肿瘤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肿瘤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肿瘤学系主任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董事会成员;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CSCO转化研究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CSCO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CSCO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和肿瘤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研究方向:

癌早期诊断新方法,肺癌精准治疗,新药研发

科研业绩:

主要致力于肺癌早期诊断、肺癌精准治疗、新药研发、耐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等项目。近五年作为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5篇,包括JCO,JAMA Oncology,Lancet Respir Med,JTO,Ann Oncol等。并具有领导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经验,先后主持或参与7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肺癌临床研究。201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7年获中国抗癌科技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担任《2021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组组长。

团队简介:

肿瘤科是集临床诊疗、转化研究、基础科研为一体的肺癌研究团队,是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协同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周彩存教授是国际肺癌联盟董事会成员、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学科带头人、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主任委员。该学科在周彩存教授带领下,已建成人才梯队合理、学术氛围浓厚、国内具有极高影响力的肺癌研究团队。该团队目前有教授3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银蛇奖1名,上海市发展人才计划1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浦江人才1名,曙光计划1名,扬帆计划1名,晨光计划1名,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师2名,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师1名,上海市抗癌协会雏鹰计划2名,上海市肺科医院新人培育计划2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0人。该团队在肺癌早期诊断、晚期肺癌的精准领域成绩斐然。在早诊领域创建了精准、快速早期诊断策略,对晚期肺癌建立驱动基因阳性肺癌一线治疗新策略,驱动基因阴性肺癌确定化疗联合抗血管、免疫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新标准,改变了我国肺癌整体诊疗模式,显著延长我国晚期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主要贡献和成绩如下:

1、实现肺癌早期诊断和分⼦分型关键技术突破,创建了“精准、快速”的诊断体系。成功研发肺癌⾎清⾃⾝抗体谱和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诊断新技术,将肺⼩结节肺癌诊断阳性预测值从69.0%提⾼⾄95.0%,2 款辅助诊断试剂盒获CFDA 批准上市,填补领域空⽩。⾸次证实1 天内快速诊断ALK 基因融合的RT-PCR⽅法可替代5-7天的FISH 法;建⽴了肺癌分⼦分型关键技术平台和“精准、快速”的诊断体系。在Ann Oncol等高水平杂志发表IF>10论⽂10篇,多项研究成果写⼊2018-2020年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

2、国内⾸先开展ALK/HER2基因精准分型指导下的晚期肺癌精准治疗策略,显著延了患者的总⽣存期。开展亚太地区多中心分⼦标志物指导下的随机对照研究(Alesia研究),国内首次证实ALK阳性肺癌阿来替尼的显著疗效优势,成为我国优先推荐治疗ALK阳性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进⼀步开展II期临床研究,证实吡咯替尼治疗HER2突变肺癌有效率⾼达55.6%。相关成果发表于肿瘤学区杂志Lancet Resp Med,Ann Oncol,写⼊国际NCCN以及中国CSCO原发性肺癌诊治指南。

3、探索驱动基因阴性肺癌化疗联合抗血管,免疫联合治疗方案,确定免疫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新标准,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国内首次证实化疗联合抗血管显著提高晚期肺癌的生存,改写我国肺癌诊疗指南。国内首次正式低剂量血管联合免疫达到协同疗效,基础研究结果发表于Cancer Immune Res,Clin Cancer Res。首次开展针对中国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证实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11.3 vs 8.3月,p=0.002),成为我国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标准,写入CSCO肺癌诊疗指南,成为我国肺癌第一个获批的国内自主研发的PD-1单抗。

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团队在肺癌精准诊疗领域开展了大量临床和基础转化研究,多项成果写⼊美国NCCN、欧洲ESMO和国内CSCO等指南,在全球推⼴应⽤。获批12 项专利和2个诊断试剂盒,主编专著5部,发表Lancet Oncol, Lancet Respir Med,J Clin Oncol,Annal of Oncol,J Thorac Oncol,Clin Cancer Res等论文200余篇,受邀在欧洲癌症协会官方杂志EJC以专刊形式详细介绍了项目创造的肺癌精准快速诊疗体系,被称之为肺癌诊疗“中国速度”。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和华夏医学一等奖,相关诊疗新技术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应用,提高我国肺癌诊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

23491679009130522

任胜祥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肿瘤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肿瘤科副主任

国际肺癌联合会(IASLC)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常委/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新药研究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委员会常委/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老年肿瘤防治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青委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肿瘤组副组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呼吸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研究方向:

晚期肺癌的靶向与免疫治疗。

科研业绩: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申康中心等10余项课题资助, 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计划、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人才发展计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10)、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10) 、US-CACA 学者、IASLC 学者奖、IASLC 肿瘤治疗团队奖及上海市医疗系统“银蛇奖” 等,致力于晚期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耐药机制以及免疫联合治疗模式的研究。已发表SCI学术论文200余篇,以通讯或第一(含共同)作者在Ann Oncol、STTT、JTO、JHO、 CCR、Molecular Cancer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H指数41。

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立足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和同济大学肿瘤研究所,学科带头人周彩存教授一直致力于肺癌靶向治疗、抗血管治疗、免疫治疗及临床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Onc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Annals of Onc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著100余篇,所有发表论文被他引超过16,000余次。作为主要研究者负责的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17项,5项研究成果改变国际肺癌诊疗指南。肺癌个体化治疗取得的部分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89481679009131421

苏春霞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肿瘤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肿瘤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美中抗癌协会USCACA执行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者教育专委会副主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转化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肿瘤免疫治疗学分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肺癌专委会副主委;泛长三角胸部肿瘤联盟专委会秘书长;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青委

研究方向:

肺癌免疫治疗、精准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及耐药机制与对策,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协“十三五”前期研究课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局等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PI或Sub-PI主持参与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20余项;作为执笔人撰写《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及《上海抗癌协会肺癌筛查指南》,主编/主译专著7部,获得专利2项。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Lancet Respir Med, J Thorac Oncol,Eur J Cancer,Int J Cancer,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Transl Lung Cancer Res,Lung cancer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相关成果在世界肺癌大会、CSCO年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近20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7)、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4),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二等奖、上海市抗癌科技奖(科普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二等奖、上海市抗癌科技一等奖、第四届上海“医树奖”临床医学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21年度肿瘤科研专家提名榜·呼吸系统肿瘤榜·卓越创新奖等。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获上海市优秀杰出青年医师、上海市卫生系统五四青年奖章、苏州大学“杰出校友”、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评为“人民好医生(肺癌领域)金山茶花优秀典范专家”。

团队简介:

肿瘤科是集临床诊疗、转化研究、基础科研为一体的肺癌研究团队,在肺癌早期诊断、晚期肺癌的精准领域国内领先,是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多学科协作能力提升项目牵头单位、上海市卫健委肺癌协同创新集群牵头单位。苏春霞教授担任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及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分管肿瘤科教学和科研任务,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立肺癌液态活检的精准技术和方法、创建基于肺癌分子分型的快速诊疗体系、阐明EGFR突变免疫微环境特征、免疫治疗相关肺毒性的精准诊治和机制探索,以及肺癌不同转移部位(脑、骨、肝)的治疗策略探索。

82901679009131637

何雅億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肿瘤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青年智库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学者奖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35 under 35 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上海市曙光学者

上海市浦江人才

上海医术奖青年科技创新奖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8)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2)

上海抗癌科技奖二等奖(排名8)

CSCO 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 秘书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罕见病专委会 副秘书长

CSCO 青年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 委员

CSCO研究基金会评审专家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指南组成员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 期刊编委

CSCO、ASCO、ESMO及IASLC会员

研究方向:

1.肺癌的临床、转化及基础研究

2.肺癌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相关研究

3.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细胞治疗相关研究

4.肺癌转化研究及医理工交叉研究

科研业绩:

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纵向及横向课题十余项,以第一/通讯(含共同)在Nature Cancer、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Engineering和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等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5篇,其中IF>10的论文15篇。参编中英文论著Lung Cancer(2021,副主编)和《肺癌》(2021,副主编)2部,还应邀参加《临床研究经典案例分析》(2021,副主编)和《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2020,编委)的编写工作。

应邀参加中国临床肿瘤学年会(CSCO)、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欧洲临床肿瘤学年会(ESMO)、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日本肺癌学会年会(JLCS)等学术会议,进行了口头汇报及壁报展示,获得了参会同行的认可。目前担任CSCO研究基金会评审专家和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期刊编委。

作为指南专家组主要秘书参编了《2019年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及2020年至2022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参与了《2019年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和《2019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工作;入选了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青年智库、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学者奖、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35 under 35 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和上海医术奖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8)、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2)和上海抗癌科技奖二等奖(排名8)等奖项。

团队简介:

肿瘤科拥有住院床位231张,年收治新诊断肺癌病人7000例,开展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诊疗中心,目前为同济大学肿瘤研究所所在主要机构,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参加或主持国际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研究40余项。医院同时具有同济大学肿瘤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转化中心、肺癌免疫研究室和中心实验室等基础研究机构,进行胸部肿瘤相关的基础和转化研究。

何雅億教授团队专职科研人员3人,技术员3名,指导在读博士生4名,硕士生2名。该团队长期聚焦肺癌的临床、转化及基础研究、肺癌精准诊疗、肺癌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早期诊断和转移机制探索和肺癌诊治的新材料研发。聚焦以上研究方向,采用 “临床-转化-基础-临床”模式,团队成员完成多项肺癌基础及转化研究,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临床工作中,每年诊治患者2000余例,其中新诊肺癌患者600余例。每年完成肺穿刺500余例,气管镜200余例。在临床工作的同时,团队成员主持并参与多项基金及课题,并进行肺癌转化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ASCO、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世界肺癌大会(WCLC)、日本肺癌学会年会(JLCS)等国际会议上进行口头汇报及壁报展示,并获得2016年ESMO、2019年ESMO ASIA和2019年JLCS的Travel Grant奖项。

导师对临床和科研抱有极大热情、工作中积极和学生沟通、乐于指导学生、尊重并支持团队学生的研究思路和想法、希望学生能通过学习工作有所收获和提高;课题组与国内多所高校知名团队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广泛的交流合作机会;团队成员年轻,气氛轻松活跃,具有人文关怀;讲求平等合作,互利共赢。

13011679009132137

 陈晓霞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肿瘤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慢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初保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肺癌微环境、肺癌免疫治疗

科研业绩:

聚焦肺癌精准诊治和转化研究,申请者及其课题组长期从事NSCLC免疫治疗的转化和临床研究工作,在NSCLC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耐药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首次报道了KEAP1在泛瘤种中的表达率及其对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2)率先报道了抗生素的使用对中国晚期肺癌患者接受抗PD-1/PD-L1抗体治疗疗效的影响;3)大样本研究分析确定了PD-L1高表达与EGFR突变的关系,及其对EGFR-TKI治疗疗效的影响;4)荟萃分析明确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可以预测晚期NSCLC患者接受抗PD-1/PD-L1抗体治疗的疗效;5)利用在线数据库分析报道了ARID1A在泛瘤种中的表达率及其对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6)回顾性研究分析确定了PD-L1和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7)开展了NSCLC免疫治疗单药或联合其它治疗策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多次在世界肺癌大会、欧洲肺癌年会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和壁报交流;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含并列第一/通信)在J Thorac Oncol,Cancer Biol Med,Transl Lung Cancer Res和Lung Cancer等SCI收录期刊10余篇,以合作作者在Cancer Immunol Res,J Hematol Oncol等杂志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20余篇。

团队简介:

团队现有博士生2名,专职科研人员2名,临床医师3名。

27991679009132375

吴凤英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肿瘤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肺癌专委会办公室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委会常委

CSCO Young青年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靶向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女医师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专委会会员

研究方向:

肺癌微环境、肺癌免疫治疗、肺癌靶向治疗

科研业绩:

聚焦肺癌精准诊治和转化研究,首次系统描绘我国晚期肺癌单细胞图谱,从单细胞层面描绘我国晚期肺癌免疫微环境特征,揭示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个体异质性,发现髓样中性粒细胞亚群在肺癌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免疫新靶点探索提供方向,相关研究以一作发表于Nat Commun;首次发现磨玻璃结节样肺癌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单细胞水平明确T细胞浸润少是其原发耐药关键机制,为早期肺癌免疫治疗精准筛选获益人群提供依据,相关研究以一作发表于Clin Trans Med。 阐明肿瘤微环境中分子、细胞间的复杂调控关系,为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相关研究以共一/一作发表于Clin Cancer Res和Mol Cancer Res。发现IGF-1通过MEK/ERK调控免疫检查点B7-H4分子表达,重塑免疫微环境,为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相关结果以共一/通讯发表于Oncogene,Cancer Lett。

团队简介:

团队现有博士生3名,专职科研人员2名,临床医师3名。

10451679009132518

许亚萍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肿瘤学、肿瘤放射治疗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放疗科主任;省部级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

兼任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及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肿瘤放疗质控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及SBRT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放疗专业委员会肺癌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放疗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华人医师协会放疗协作组(CRTOG)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人医师协会CRTOG肺癌工作会员会副主任委员; CRTOG放疗免疫工作委员会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靶向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及《肿瘤学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肺部肿瘤精准放疗、肺部肿瘤放疗与免疫/靶向等的联合治疗。

科研业绩:

主要从事肺部肿瘤的精准放疗和以放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早期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及局部晚期肺癌以放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放疗与化疗、放疗与靶向、放疗与免疫等)的临床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中华系列刊物论文60余篇。多次在WCLC、ASCO、ASTRO、ESMO、ISDE等国际学术大会上作学术交流。主编/副主编专著4部《肿瘤精准放射治疗临床要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策略》、《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精要与临床实践》、《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译专著4部《肿瘤放疗最新进展—IMRT、IGRT、SBRT》、《放射治疗计划策略》、《肺癌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的理论与实践》、《肿瘤再程放疗》。牵头执笔发表了《放射相关性肺炎中国专家诊治共识》,并参编《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等专家共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校局级及院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或作为分中心PI参加多中心临床研究20余项。作为项目组牵头人,以“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得2020年度“上海市抗癌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一)、“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放疗技术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得2021年度上海市医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一);作为项目组参与成员,以“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五),其他多项科研成果参与或为首获国家教育部科技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自然科学学术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

团队简介:

放疗科始建于1993年,年收治肺部恶性肿瘤患者5000余人次。科室拥有由6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7名,博士生导师2名。目前在校学习的有博士后1名、博士生6名、硕士生5名。放疗科设备先进,有国际最顶级放疗模拟定位机GE的Discovery RT和飞利浦的Philips CT Big Bore,以及瓦里安的高端肿瘤放射治疗加速器TrueBeam和Halcyon等;还具有强有力的软件设备为放射治疗的精准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如瓦里安的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和VelocityTM肿瘤多模态影像管理及放疗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利用高度整合、高度自动化、高度智能化的放疗技术的优势,将放疗从传统“精确放疗”进一步升级到了“智慧精准放疗”。近年来,放疗团队在学科带头人许亚萍教授的带领下在肺癌放疗方面发展迅速。2020年,放疗科放疗质量控制顺利通过了IROC国际机构的质量认证。同时科室还是全国肺癌放疗靶区勾画的培训基地,每年主办本学科国家级医学继续再教育项目2项。自 2018 年开始,放疗科每年主办“肺癌精准放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叶园论坛’”,备受国内同行关注。

77311679009132615

宫晓梅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肿瘤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放疗专委会青委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分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肿瘤学,放射治疗学,肿瘤放疗抵抗与免疫微环境,肺癌脑转移,肺癌靶向治疗,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

科研业绩:

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肺科医院优秀骨干计划。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肿瘤放疗抵抗与免疫微环境,肺癌脑转移,肺癌靶向治疗,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长期从事肺癌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治疗理念先进,注重放疗新技术的研发运用,擅长肺部小节结、肺癌早期诊断,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肺癌同步放化疗。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上海市人才发展资助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课题6项、上海市卫健委课题2项。曾参与“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重大课题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单篇SCI影响因子20.12分,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经常受邀在欧美肿瘤年会上做学术交流,相关摘要被国际顶级杂志JCO、JTO等收录,参编《新编肺癌综合治疗学》和《肺癌生物靶向治疗》等著作4部。

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肿瘤放疗抵抗与免疫微环境,肺癌脑转移,肺癌靶向治疗,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长期从事肺癌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治疗理念先进,注重放疗新技术的研发运用,擅长肺部小节结、肺癌早期诊断,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肺癌同步放化疗。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主要证实PD-L1促进肺癌放疗抵抗,放疗联合抗PD-L1抗体提高放疗疗效。其相关研究已在J Thorac Oncol、Front Oncol、Transl Lung Cancer Res及J Immunother Cancer等杂志发表。获得了肺癌放疗抵抗细胞株,建立了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平台及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

18091679009133151

徐金富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呼吸病学(临床);微生物或生物化学、生命科学相关学科(基础)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国家杰青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领军人才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感染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慢病管理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和新型干预措施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科研业绩:

聚焦以支气管扩张症和肺部感染为代表的重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揭示他汀类药致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促进药物说明书的改写(AJRCCM 2012)。在国际上定义支扩哮喘重叠综合征新亚型(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2016)及支扩合并铜绿感染的相关研究(ERJ 2022, ERJ 2023, EMI 2022, CMI 2021);率先报道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致病基因表型及机制(Nature Immunol 2018)。揭示肺干细胞携带基因工程抗菌肽干预肺部感染与损伤的作用和转化前景(EMBO Molecular Medicine 2019)。早期针对新冠肺炎临床特征及其防控策略撰写发表重要学术论文(ERJ 2020,Lancet Digital Health 2020)。

团队简介:

同济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是同济大学医学院设立的,依托于肺科医院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和研究机构,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及研究工作。团队成员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20项,人才计划22项。所长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卫生系统优青、浦江人才、曙光学者等荣誉称号,是3项国家指南及8项专家共识核心执笔人。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委,兼任Frontiers in Medicine、Respiratory Research、Clinical Respiratory Journal等多家国际学术期刊副主编,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编委。

团队始终把培养高质量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作为目标,开展创新性研究。研究所占地面积400平,目前有全职研究人员4人。注重学生国际视野的开拓,积极组织研究生报名并参加国内外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议,展示自身科研成果和实力。

78001679009133336

褚海青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呼吸病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专委会 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 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内科专科分会 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 委员

上海市医院协会重症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专家库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与病原微生物特性的研究,主攻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科研业绩:

针对临床面临的NTM与结核感染难以鉴别、部分NTM治疗困难甚至无药可用、少数有效药物耐药频发的巨大困境,展开了系列研究,取得多项成果:(1)原创建立GenSeizer等分枝杆菌早诊新技术,提升质谱等现有技术的诊断能力,显著提高了NTM的快速精准鉴定效率;(2)率先提出针对基因型的NTM精准治疗方案,牵头聚焦NTM肺病精准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将疗效显著提升,确定了以大环内酯和阿米卡星为核心的抗NTM方案,筛选出康替唑胺、西他沙星、AR-12等新型药物作为抗NTM新药治疗方案,改善了NTM治疗方案匮乏、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困境;(3)深入挖掘NTM的耐药机制,揭示了“基石药物”克拉霉素全新的核糖体保护耐药机制,并发现治疗药物的多个耐药新靶点。成果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篇,近3年发表在I区杂志AAC、JCM、JID等JCR I区杂志共13篇,并被国家指南“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等顶刊引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共9项,课题总经费累计500余万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优秀导师,上海市优秀发明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第二届仁心医师提名奖,上海市“最美女医师”提名奖等市级荣誉10余项。

团队简介:

团队依托的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专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示范单位、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全国首批呼吸危重症专培基地,上海市首批呼吸专培基地、同济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单位。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呼吸病学)排行榜全国第五,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呼吸科声誉排行榜获提名。团队致力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部感染的研究,尤其以NTM肺病诊疗和NTM耐药机制的研究为特色,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导3人;临床医师8人;在读研究生11人,每年新招录研究生≥3人,在研课题经费500余万元。

29471679009133784

梁硕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内科学(呼吸内科)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慢病管理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青年委员兼感染学组成员

上海市药学会抗生素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呼吸病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卫健委临床研究面上项目、中央高校专项资金等研究。先后获得中华医学会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中华医学会全国中青年呼吸学者论坛优秀英文论文奖、上海市药学会抗生素优秀论文奖。已授权国家专利3项。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奖。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呼吸医师、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首届“明日之星”、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之星”等称号。

58631679009133887

李冰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呼吸病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内科专科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IF 2.557) 副主编

研究方向: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与病原微生物特性的研究,主攻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科研业绩:

致力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部感染的研究,尤其以NTM肺病诊疗和NTM耐药机制的研究为特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获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上海市卫健委“新优青”、“医苑新星”优秀青年医师等人才项目。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20篇,JCR I区杂志12篇,单篇最高他引148次。

团队简介:

团队依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专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示范单位、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全国首批呼吸危重症专培基地,上海市首批呼吸专培基地、同济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单位,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呼吸病学)排行榜全国第四,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呼吸科声誉排行榜获提名。团队致力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部感染的研究,尤其以NTM肺病诊疗和NTM耐药机制的研究为特色,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导3人;临床医师8人;在读研究生11人,每年新招录研究生≥3人,在研课题经费500余万元。

7051679009134175

周瑛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呼吸内科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间质病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院协会临床研究专委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间质性肺病和结节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科研业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3项,局级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HEST等呼吸领域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结节病临床研究成果被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2项国际指南引用。担任《Respiratory Medicine》国际期刊编委。以副主任出版《现代呼吸内科学基础与临床》专著,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69731679009134772

沙巍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呼吸病学、结核病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结核科主任,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结核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业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防痨协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防痨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医疗促进国际保健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防痨杂志》副主编

研究方向:

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精准诊治策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结核病科)、申康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在研经费4千余万元。

主持和参与制订国家级指南十余部,主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80余篇,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1项,在缩短初治敏感肺结核疗程、提高复治肺结核治愈率、耐多药患者综合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治新技术研究中均有突出贡献

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包括临床研究团队和基础研究团队。

临床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结核病临床诊断新技术和优化新方案的治疗,和UCLA、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同研发基于纳米技术、生物控制反馈系统(FSC)、基因编辑技术等,对现有的结核病诊治技术进行优化,并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获得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等课题资助,提高结核病诊断的准确率,及难治性结核病的治愈率。

基础研究团队致力于耐药分枝杆菌病免疫和遗传特征和相关机制的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及组学技术,发现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免疫缺陷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等,为疾病的辅助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支撑。

2991679009134870

范琳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呼吸内科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结核科副主任、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糖尿病合并结核病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相关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分会副主委、中国医促会结核病防治法防治分会秘书长兼常委、上海医学会结核病学专科分会副主委委员、上海防痨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科研业绩:

在呼吸内科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及临床相关的基础研究20余年,2006年通过中国防痨协会选拔考试赴德国柏林访问学者,2010年受人才计划资助赴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感染实验室从事结核病免疫学研究1年,正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创新研究科委课题、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及院内重点课题8项,长期进行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80篇,其中SCI论文35篇。主编出版结核病专著2部,参与编写结核病专著15部,执笔编写全国结核病的专家共识3部,参与编写专家共识或指南1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

团队简介:

团队聚焦结核病的临床诊治研究及免疫研究两大主线进行。团队中现有在读博士生6名。团队近年在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及治疗方面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SCI论文10余篇,在结核病临床免疫学研究方面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4691679009135092

孙勤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免疫学、分子细胞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结核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临床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重症专委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防痨协会感染控制专业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结核病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研究方向:

1. 结核病发病免疫学机制;

2. 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与治疗新策略;

3.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发病易感基因及其机制。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课题多项;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9MC1910800)项目骨干兼中心副主任;国家“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主要参与人。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得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颁发的“中国结核病创新研究青年学者奖”。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国内外结核病论著30余篇,参编结核病相关著作2部,申请专利3项。

团队简介:

团队由结核中心实验室和转化研究中心研究员1人、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研究员1人、实习研究员2人、技术员1人、科研助理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人组成。

87591679009135440

王岚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呼吸病学、肺血管病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肺循环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上海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会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肺血管病专业组成员;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等顶级SCI杂志审稿人

研究方向:

肺血管疾病尤其是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准诊治策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浦江人才项目等各类项目4项。发表代表性论著5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0.53。

团队简介:

肺循环科于2008年率先在国内建立肺血管疾病的诊治平台。在科技部、卫健委、教育部、基金委等资助下逐渐发展为国内最大的肺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之一,被认证为国家标准化肺血管病卓越中心、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心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组长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单位、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优秀单位。目前年收治肺血管病人量1500人次,年肺血管介入手术1000人次;牵头完成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1项,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4项,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42项,其中作为核心成员参与18项。以中国唯一代表身份参与三届世界卫生组织(WHO)肺高压研讨会制定专家共识,改变国际同行临床实践;并牵头制定我国首个肺动脉高压指南。本中心累计发表SCI论文173篇,包括Circulation (1篇)、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5篇)、Eur Respir J (5篇)、Sci Adv (1篇)、Chest(3篇)、Hypertension(1篇)、Thorax(1篇)等呼吸领域内顶级期刊,被包括Lancet、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他引949次,单篇被引>100次4篇,2021年度全球医院肺血管研究论文影响力综合排名第22位。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21项,其中国家级11项,总资助金额1325万;获批专利19项;主编专著17部;培养国家杰出青年1名,长江学者1名,领军人才1名、百千万人才1名,浦江人才3名。举办肺血管病诊断与治疗进展学习班10届,培养国内外人员2万次。项目组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药学奖三等奖等奖励。

24341679009135508

吕欣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麻醉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麻醉科主任、针麻研究室主任、同济大学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副所长。先后入选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中国研究型人才。现任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麻醉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常委、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胸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模拟教学联盟气道管理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麻醉与围术期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术期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刺麻醉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委员。担任教育部、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评审专家、等各类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通讯编委等。

研究方向:

围术期脏器保护、急性肺损伤保护、胸科手术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科研业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省部级、上海市科委、卫健委、申康课题等15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SCI及中华Top 100收录论文100余篇。主编/主译/参编主编当代麻醉学、麻醉学高级教程、胸外科手术围术期管理指南等著作10余部。作为导师指导学生获得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基金青年项目、科委扬帆计划、上海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泰禾奖学金、全国年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等各类奖项等30余人次。

团队简介:

作为全球最大的肺部疾病专科医院,胸科手术20000余例/年,气管镜下诊疗操作26000余例/年。麻醉科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开展无痛气管镜技术,每年完成胸科手术麻醉,无痛气管镜业务量国内外领先,肺移植手术麻醉、疑难复杂气管隆突手术麻醉、无痛舒适化气管镜诊疗、复杂气道管理等专科麻醉管理和技术具有高水准。现有麻醉医师43人,麻醉护士23人,手术室护士72人。医师系列有博导3人、硕导4人、教授及副教授3人。近5年学科骨干先后入选上海医务工匠、卫健委学科带头人、卫健委优秀青年、浦江人才、扬帆计划、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院校优秀青年及骨干人才等。先后获得国基金10项,上海市科委、卫健委、申康临床研究重大项目等30余项。在Anesthesiology、J Neuroinflammation、Redox Biology、STTT、Antioxidants、Front Immunol 、Cell Death & Dis 、Respir Res、Anesth Analg及中华系列等权威期刊发表SCI及TOP100收录论文100余篇。主编/主译及参编著作、指南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50余项、获上海市优秀发明奖等多项。

92551679009135576

鞠立霞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中西医结合医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曾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各访学一年。目前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女医师协会肺癌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兼任Lung cancer等多家SCI杂志审稿人。

研究方向:

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科研业绩:

出版专著一本,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SCI多篇,多篇文章被国内外知名肿瘤大会如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欧洲肿瘤年会(ESMO)、世界胸科大会(WCC)、中国临床肿瘤年会(CSCO)等收录并做大会演讲交流。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及医学引导项目等。

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由中西医结合科、肿瘤科及中心实验室等科研人员组成,主要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研究,包括中医药在靶向或免疫药物治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机制,中医药在肺部结节治疗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已在Front Oncol、Lung Cancer等杂志发表。

54701679009135760

余方友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技师

招生专业:

临床检验诊断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检验科主任

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基础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人兽共患结核病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感染疾病实验室诊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临床微生物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感染性疾病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细菌耐药机制及致病机制的研究

科研业绩:

先后主持科研课题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2项在研,5项结题);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100余篇;主编、参与编写著作6部;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等奖一次、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次、二等奖2次、其他厅市科技奖6次。先后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第二及第一层次人才以及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团队简介:

团队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7名。因公留学在加拿大学习者1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项。团队近三年累计发表SCI论文近40篇。

59201679009135942

史景云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委员、中国防痨协会影像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分会呼吸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分会急诊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放射学会委员心胸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影像委员。

研究方向:

肺部疾病影像诊断与分子影像学

科研业绩:

从事临床影像诊断工作30年。在临床研究方面侧重于:肺部疾病的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放射组学、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侧重于肺部疾病的分子影像诊断研究。近年来承担省部级课题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先后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Clin Cancer Res》、《European Radiology》、《Small Methods 》、《CHEST》、《lung cancer》、《Clinical Lung Cancer》等国外本领域较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篇,最高影响因子12.13。主编专著5部。 

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现有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3名,海外攻读博士1名。依托上海市肺科医院放射科及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免疫实验室,临床及基础研究各项设备齐全、科研经费充足。多年来团队一直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及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等研究团队进行良好的合作,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曼海姆临床中心保持多年的科研合作关系。

46561679009136110

孙希文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招生专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互联网+影像专委会委员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项目评委

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评委

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

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委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分会委员

上海市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影像专业评委

上海市教育人才中心高校教师资格评委

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评委

上海市医师学分会放射与核医学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人工智能学组委员

上海市肺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

上海市肺科医院联合教研室副主任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委

《lung cancer》 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肺癌影像与人工智能的医学应用 科研业绩:

先后主持科研课题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3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 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9篇,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3篇,与其他研究者合作在Radiology、Cancer Letters等著名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奖2次。

61111679009136177

王茵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

超声新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包括介入超声、超声造影、医工交叉(人工智能、材料)等在肺部肿瘤中的应用。

学术任职:

亚太基层卫生协会超声分会重症超声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超声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委员兼超声学组 副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超声医学专科分会委员兼介入学组 副组长;

上海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兼介入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协会超声医学专委会常委兼心肺超声学组 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超声介入专委会胸部介入学组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重症超声学组 常委;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分会远程及移动超声专委会 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专业委员会重症超声学组 常委等

科研成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共7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其中SCI 25篇,单篇最高29.146(Radiology)。副主编《新冠肺炎肺部超声检查诊断规范》专著1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带教多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获全国执业医师考官聘书,曾获评第二军医大学A级优秀教员称号。

97931679009136347

戈宝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免疫学

现任职务:

教育部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上海市结核病 (肺) 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系主任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专业学术任职: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副主编、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编委、Tuberculosis编委、Pathogens 编委、Microbes & Infection编委、Animal Diseases编委、中国防痨杂志编委、肺部健康与疾病杂志编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常委、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基础研究组组长。

研究方向:

免疫通路分子的新功能和机制研究

科研业绩:

长期从事免疫通路分子在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和肿瘤中的新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和ESI高被引论文。共在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其中以最后(含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2篇)、Nature Immunology (3篇)、Cell Research、Cell Discovery、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Microbiology、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 (3篇) 、Autophagy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3项,获授权8项,开展IIa期临床研究1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团队简介:

由戈宝学教授领衔的固有免疫信号转导团队和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团队是同济大学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追求卓越教师奖、追求卓越学生奖和同济大学“十三五”科研工作先进团队。团队拥有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启明星计划、晨光计划等在内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主持承担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集成项目等。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受邀在全球结核病疫苗大会、美国Keystone会议、美国免疫学大学、亚洲冷泉港国际会议、美国白细胞学会等国际会议和全国免疫学大会、全国细胞生物学大会、全国微生物学大会等国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交流。

67411679009136511

刘海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招生专业:

免疫学、肿瘤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现任职务: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兼临床转化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结核病快速检测与药物筛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主任

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委会青年委员、上海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常委、上海市免疫学会感染免疫专委会委员等 

研究方向:

肺部肿瘤干预新靶标的发现与机制研究

1、固有免疫分子调控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靶向干预

2、肺癌免疫治疗新靶标的发现与干预研究

3、早期肺癌的发生演进机制及干预研究

科研业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

团队聚焦肺部肿瘤干预新靶标的发现与机制研究,近年主要以广受关注的cGAS-STING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系统解析其与肺部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进行靶向干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阐释了核内cGAS抑制DNA修复的全新功能与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与重要靶标(Nature,2018;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与Cancer Discovery亮点报道,ESI高被引论文)。发现cGAS对细胞外环核苷二磷酸(CDNs)的识别作用,将cGAS识别的配体从dsDNA拓展到CDNs,对于将CDNs精准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具有指导意义(EMBO Reports,2019;F1000推荐)。发现cGAS行使微核自噬受体功能,阐明了微核清除机制,为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微核稳态调控提供了干预靶标(Autophagy,2021)。最近发现cGAS是PARP1的重要底物,明确了PARP1介导的PARylation修饰是阻断cGAS活性的重要机制,为临床上PARP1靶向抑制药物应用于增强肿瘤免疫提供了理论基础(Molecular Cell,2022)。此外,运用高通量筛选平台,发现了靶向调控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小分子药物(EMBO reports,2022;Cell reports, 202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2023)。

团队简介:  

主要聚焦肺部肿瘤干预新靶标的发现与机制研究,依托医院学科优势,与临床科室紧密合作,开展创新性前沿基础与转化研究。团队负责人刘海鹏教授获得/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上海市科委等省部级项目7项。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于Nature、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EMBO Re ports、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2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参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研究团队朝气蓬勃,现有助理研究员1人,博士后2人,研究生6人,联合培养研究生4人。团队成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在站博士后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上海市扬帆计划等人才项目。

99911679009137339

王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免疫学

专业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青年组候选委员。

研究方向:

感染免疫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科研业绩:

长期从事感染免疫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尤其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病。研究揭示了结核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为抗结核药及疫苗开发提供新的有效作用靶点。相关工作以(共同)第一作者相继发表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和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部分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6项目,获得授权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和晨光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2871679009137408

沈洪波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招生专业

免疫学,微生物,基础医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中国防痨协会转化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基础研究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宿主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研究,结核病的免疫辅助治疗研究以及新型结核病疫苗研发。

l 科研业绩:本课题组主要基于临床样本和灵长类动物模型,寻找宿主针对结核杆菌感染的有效保护性免疫应答。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Angew Chem Int Ed Engl,  Immunol Rev, Emerg Microbes Infect.,J Infect Dis., Cell Mol Immunol., J Immunol., Front Immunol., Eur J Immunol.等主流学术杂志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 申请专利6项,其中3项获得授权。获得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传染病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基金,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基金,上海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资助。

团队简介:

本课题组是结核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紧密结合的团队,致力于从结核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寻找科学问题,并且将免疫学基础研究成果服务于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临床研究人员主要是来自结核科的主任医师和优秀青年医师。

32621679009137900

翁东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招生专业:

内科学(呼吸病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专项评审专家

ATS member 2014-

中国生理学会会员 2016-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间质性肺疾病研究室副主任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Guest Associate Editor)

研究方向: 肺部感染、损伤及纤维化的免疫调控分子机制及干预方法

科研业绩: 已发表ERJ、Autophagy、Bioactive Materials、Theranostics、Chest等SCI论文52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26篇(总IF>180),3篇IF>10,18篇IF>5,JCR一区18篇,累计被引用次数超过1000。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2项,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课题多项。

31931679009138420

杨华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招生专业:

基础医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科学研究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基础学组秘书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 结核杆菌感染与免疫

科研业绩:

先后主持承担了“十三五”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央高校专项基金,上海市医学引导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 Discovery、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Cellular Signalling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7项获得授权。参编专著5部。多次在国内外结核病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交流。

74391679009138532

郑瑞娟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招生专业:

基础医学 现任职务及专业学术任职:

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业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科技创新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学组委员

研究方向: 结核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 

科研业绩: 长期从事结核病遗传易感性和结核病免疫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973”专项等多个项目。在Nature Commun, J Infect Dis,EMBO.R等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与其他研究者合作在Nature、 Nature Microbiology等著名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编专著3部。

供稿:人力资源处

编辑:宣传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结核病,导师,肺癌,肿瘤,科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