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医师费制度是以医师贡献为导向,促进医疗、教学及科研综合发展的主治医师绩效分配制度。
01、“十四五”期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重点领域与对策探析
辜耀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级中医学
文章标题 :“十四五”期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重点领域与对策探析
文献来源:唐昌敏,周思彤,方鹏骞.“十四五”期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重点领域与对策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08):564-566+601.
关键词:“十四五”期间;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重点领域; 对策探析
文献概述:
文章整体对“十三五”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概况进行回顾,探析“十四五”期间基层医疗机构发展重点领域与相关对策。
十三五期间,国家通过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医联体建设等举措,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医护人员数量、服务人次都有了一个提升。但是,基层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基层专业人才缺乏、诊疗水平有待提升、医保,信息化建设,医疗服务整体能力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因此,文章随后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人才激励政策等措施,并进行了相应的探析。
我的思考:基层一直是医疗能力相对薄弱的地方,甚者可能存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留不住医疗人才,也留不住患者的双重困境。基层人才培养和激励引进十分必要。这个团队,作为省级中医院的医联体读书团队,应该是站在顶层向下望,不论是从医疗背景或是医院管理背景出发,都应当多望向基层。医联体作为分级诊疗措施落实的重要载体,对提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期待基层的医疗能力能逐渐提升,这对于普通居民的日常就医需求和就医理念的改善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02、医联体协同治理的生成路径与实现策略
谭姝慧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级中医学
题目:李雪,熊季霞,王兆娟.医联体协同治理的生成路径与实现策略[J].卫生经济研究,2022
关键词:医联体;协同治理;治理机制;路径
摘要:医联体建设与运行具有跨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治理。医联体协同治理包括政府主导的纵向协同、利益相容的横向协同、责任共担的内外协同三条生成路径,但面临政府权力让渡困难、激励约束落实困难、自主治理参与困难、协同精神培育困难的实践困境,基于此,提出医联体协同治理的实现策略。
我的思考:关于文章中提到的政府主导的纵向协同治理生成这一路径,政府在医联体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既是政策制定者,却又是影响医联体发展的一大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组织自身或制度设计的失败,更多是治理机制不健全,对放权与监管之间的平衡点的把握是政府需要不断改进及落实的重要工作。
03、我国互联网+健康医疗法治现状及制度建构研究
李冰伶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医院管理2020级
文献题目:张宏彩. 我国互联网+健康医疗法治现状及制度建构研究[J]. 卫生软科学, 2022(010):036.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卫生;健康;法治
文章内容:发展状况:
1、用户数量不断增长,消费需求趋精细化:大众消费从免费一次性咨询试探逐渐向付费式问诊、健康数据监测、健康保险、医药器械网购等全能全链条式拓展。
2、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加剧:具有垄断隐患。
3、制度化进程加快,法治刚性需求增加: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健康医疗主要依靠政策性文件、行业标准,并不能适应当下需求。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存在行政强有力监管和技术标准规范特有属性,需要建立其特有的市场准入、信息安全、医疗安全、数据规范、算法运行等监管机制和行业规范机制,以包容审慎的态度,规范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为的同时,为互联网+健康医疗创新发展留有余地。
发展面临的问题:
1、服务同质化和优质化竞争法治的问题:国内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及内容几乎相同;一些领头性互联网企业和三甲级以上医院强强联合,将给基层、个体、专科等小型互联网企业和医院带来市场垄断竞争局面。
2、医疗卫生市场化对行政法治的挑战:公共卫生法治和全社会事件,需要国家和地区构建包括政府、企业、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多元治理共同体,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法律体系来调整国家政府部门行政行为,以及公共医疗服务和非公共医疗服务行为和个人健康医疗行为,是兼具行政法和民商法特性的复杂的法律体系。
3、互联网+健康医疗技术性立法规制问题:现行医疗卫生法律体系只能提供原则性可参考援引依据,不能起完整的法律规范作用,也可能为科技缺陷提供逃避法律追责的借口。
个人思考: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医疗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不同于传统医疗,互联网的影响力远远强于传统医疗的宣传,如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若不及时整治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业,任凭医疗与企业结合发展,医疗的公益性质将收到损害。受技术限制,当前互联网医疗没有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管,因此也难以寻源、追责,患者受蛊惑、欺骗的可能性增强。总体而言,互联网医疗属于社会技术发展的新兴产业,因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应尽快在实践中逐渐完善相关法律规章,推动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
04、区域学科联盟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刘兴雨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医院管理2020级
文章题目:区域学科联盟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关键词:区域学科联盟 医疗联合体 医疗集团 整合型卫生服务
文章概述:为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构建区域内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深圳市南山区因地制宜首创了“区域学科联盟”建设新模式。将区域内不同级别医院之间资源深度整合,充分发挥各联盟单位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打破医院之间学科发展壁垒,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区域内卫生健康服务整体水平,助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力促医疗机构从以疾病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发展。
个人思考:区域学科联盟这一新型医联体形式以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打造资源共享、技术水平同质的区域医联体,进而达到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这一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目的。建立以来区域学科联盟不断在分级诊疗服务、人才培养渠道、基层服务能力、区域医疗同质发展方面下功夫,实现了阶段性成果,创新了医联体模式,为其他地区医联体发展打了样。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以健康为中心需要预防加持。仍以医疗服务为主要活动的医联体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医防、专科与全科服务融合将成为所有医联体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核心工作。
此外,医联体纵深发展需要提高基层岗位吸引力,提高经费上报下达效率、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进而实现分级诊疗的真正落实,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守护老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05、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践与分析
李欣滢
双流区中医医院事业发展部主任
文献: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践与分析
文章概述:城市医疗集团是医联体的重要载体,能够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本文介绍了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依托医科院校附属医院的整体实力,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并提出相应策略与建议。
我的思考:全国多个成都市医疗集团的成功案例都有共性特征,那就是“人财物统一管理”,高效的托管不仅仅是科学管理体系和质控体系的构建,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融合,而促进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必须破除信念上的壁垒,心往一处、力才能使到一处。
06、公立医院导入PF医师费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杨文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研究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中心
文献:李梦滢,王克霞,沈际勇.公立医院导入PF医师费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国医院,2017,21(06):10-12.
文章概述:PF医师费制度是以医师贡献为导向,促进医疗、教学及科研综合发展的主治医师绩效分配制度。作者以实施PF医师费制度的公立医院为观察对象,分析PF医师费制度的实施经过与成效,指出导入PF医师费制度面临的挑战并给出应对策略:①PF医师费制度打破“院科两级”分配制,对管理者而言,需要提升对医师人力成本及运营成本的管控以及医院经营管理能力,平衡医师医疗服务量增长与成本之前的关系。②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导致PF医师费无法准确反映技术难度与风险,公立医院在引入PF医师费制度时,就需要慎重测量医疗收费标准不匹配带来的影响。目前可借鉴、得到普遍认可的有美国的“以医疗服务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方法。③传统公立医院固有的理念与文化冲突需妥善处理引导。④F医师费制度下会出现突破公立医院工资总额的情形,需要公立医院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充分尊重医院的自主经营权与分配权,在合理成本控制前提下,去除工
资总额控制,鼓励多劳多得,通过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获得与之匹配的薪资收入。
个人思考:PF医师费制度根据医疗服务项目、医生投入、风险程度确定医师费金额的基本理念符合国家医改的政策方向,不仅体现了医生的专业技术价值,又符合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有利于激发医生的积极性,提高医院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引用过程中也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
文字:成都中医药大学岐黄之星读书团队
排版: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刘兴雨
审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中心医院管理学博士 张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