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三生制药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合作,获得了艾塞那肽和艾塞那肽微球的中国独家商业化权益。
药物研发进展
1. Reata Pharmaceuticals共济失调药物omaveloxolone获FDA批准
3月1日,Reata Pharmaceuticals宣布,FDA已经批准Nrf2激动剂Skyclarys(omaveloxolone)的新药申请(NDA),用于治疗16岁以上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症(Friedreich’s Ataxia,FA)患者。新闻稿指出,这是FDA批准的首款针对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症的药物。Omaveloxolone曾在2021年11月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并在2022年5月获得罕见儿科疾病认定。
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遗传性共济失调类型。大多数患者在青少年时期被确诊,在确诊后的10到15年内,便需要轮椅辅助生活,且通常只能活到30岁左右。FA是由于FXN基因的突变,限制了共济蛋白(frataxin)的产生,进而导致各种衰弱的症状和并发症,其中包括失去协调和平衡能力,肌肉无力,视力受损,听力和言语障碍,脊柱侧凸,糖尿病和心肌病等。Omaveloxolone是一种口服的Nrf2激动剂。Nrf2是一种诱导多个分子通路的转录因子,这些分子通路能够通过恢复线粒体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抑制促炎信号而减轻炎症反应。
2. 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黑色素瘤在美国、欧盟申报上市
2月28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FDA已经受理了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Opdivo,nivolumab)单药辅助治疗IIB或IIC期黑色素瘤患者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sBL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经验证了相应的上市申请。在美国,PDUFA日期为2023年10月13日。在欧洲,EMA对该申请的验证确认了提交材料的完整性,并意味着开始EMA的集中审查程序。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最严重的一种,其特征是在正常皮肤或原有的痣上,色素生成细胞的生长失控,造成皮肤上出现不规则扁平或隆起的斑块,伴有颜色不匀的斑点或坚实的黑灰色肿块。Opdivo属于抗PD-(L)1肿瘤免疫疗法,这类疗法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来帮助检测和对抗肿瘤细胞。目前,Opdivo已经被批准用于一系列的黑色素瘤适应症。
3.中国生物制药3个产品获批上市
3月1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其开发的乳腺癌治疗药物“哌柏西利胶囊”与抗感染药物“磷酸特地唑胺片”及“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哌柏西利是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细胞週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DK4/6)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CDK4/6,恢复细胞週期控制,阻断肿瘤细胞增殖。
此次获批适应症为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应与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作为绝经后女性患者的初始内分泌治疗。特地唑胺是第二代恶唑烷酮类抗生素,用于指定的敏感细菌引起的成人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磷酸特地唑胺作为前药,能在体内被磷酸酶迅速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地唑胺,特地唑胺和细菌的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4.再生元/赛诺菲IL-6单抗获FDA批准治疗风湿性多肌痛
2月28日,再生元和赛诺菲联合宣布,FDA已经批准sarilumab(商品名:Kevzara)治疗对皮质类固醇(CS)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皮质类固醇减量的风湿性多肌痛成年患者的上市申请。这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FDA批准治疗该疾病的生物制剂。
风湿性多肌病是一种可导致肩部、颈部和髋部僵硬和疼痛的炎症风湿性疾病,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并且以女性较为多Sarilumab是一款直接靶向白介素-6(IL-6)受体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由再生元与赛诺菲合作研发,2017年首次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5.科州药物妥拉美替尼上市申请拟优先审评
2月28日,据CDE官网,科州药物MEK抑制剂,妥拉美替尼上市申请拟优先审评,适应症为治疗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的NRAS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黑色素瘤NRAS突变是我国黑色素瘤的常见亚型,约占黑色素瘤基因突变的15%-20%左右,在肢端型黑色素瘤和黏膜型黑色素瘤中尤为常见。NRAS基因突变的下游通路是MEK和ERK通路,与BRAF V600突变不同,NRAS突变不仅通过Raf/MEK/ERK和PI3K/Akt途径发出信号,还通过其他几种具有可变致癌潜力的途径发出信号。
HL-085是一种新的针对NRAS突变的ATP非竞争性MEK抑制剂,研究发现,与传统MEK抑制剂相比,HL-085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蓄积性。在国内一期临床中显示出对NRAS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良好的效果。针对NRAS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目前仅有HL-085在研。期待HL-085(妥拉美替尼)早日获批上市,惠及更多患者。
6.马赛替尼关键3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公布
3月1日,AB Science宣布其口服疗法马赛替尼(masitinib)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关键3期试验积极结果,发布于国际知名期刊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当中。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较,马赛替尼能够显著减缓患者的认知恶化情形。根据新闻稿,这篇论文提供首个临床证据,显示靶向先天免疫细胞是治疗可能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较晚期痴呆的有效治疗手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痴呆的主要原因,估计全球有5000万人患病,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3倍。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神经病理学特征是存在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和细胞内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沉积。获批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主要是针对早期患者,目前尚无用以改变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疾病进程的获批药物。
马赛替尼(AB1010)是一种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肥大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性,可能重塑神经元微环境,将神经免疫系统从神经毒性状态转换为神经保护状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表现出神经保护作用。马赛替尼目前已在三种具有挑战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表现出神经保护作用,包含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进展型多发性硬化。因此,调节神经免疫系统可能是跨越广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策略,马赛替尼具有实现这种治疗的潜力。
7.新码生物HER2 ADC II/III期研究成功
3月1日,浙江医药发布公告,其子公司新码生物研发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抗HER2-ADC)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随机、开放、对照、II/III期多中心临床研究(ZMC-ARX788-211或ACE-Breast-02)期中分析结果经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IDMC)审查后认为该研究已经达到期中分析的界值,可以停止研究。ARX788是一款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浙江医药于2013年6月14日与美国Ambrx公司达成合作,共同研发的新一代单克隆抗体偶联药物,用于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和胃癌等,属于创新生物技术药物。
8.荣昌生物泰它西普启动 III 期临床
2 月 28 日,荣昌生物泰它西普启动 III 期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 IgA 肾病患者。IgA 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在我国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25%- 50%,其中 25%-30% 在 20 年内会发展成终末期肾病 (ESRD)。它西普是由荣昌生物 CEO、首席科学官房健民教授发明设计的一个抗体融合蛋白药物分子,通过同时抑制 BLyS 和 APRIL 两个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双管齐下」阻止 B 细胞的异常分化和成熟,从而治疗 B 细胞介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
2021 年 3 月, 泰它西普首个适应症获得国家药监局在国内的附条件上市批准,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该药由此成为治疗 SLE 的全球首款双靶标生物新药。2022 年 9 月,荣昌生物宣布其已完成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患者的国内 Ⅲ 期确证性研究,并获得初步数据结果。
9.潜在“first-in-class”眼药水具有改善视力潜力
3月1日,Aldeyra Therapeutics宣布,其在研干眼症疗法reproxalap在为期12个月的安全性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未在任何患者中观察到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干眼是眼表的一种多因子疾病,特征是泪膜稳态的丧失并伴有眼表症状,其病因包括泪膜不稳定、泪液高渗性、眼表炎症与损伤和神经感觉异常。
近年来,全球干眼病发病率都在逐年上升。从世界范围来看,干眼病发病率处在5.5%-33.7%,其中女性、老年人、亚洲人的发病率普遍较高。国外的流行病学报道显示,在30-40岁人群中,干眼症的患病率为20%,70岁以上人群中,干眼症的发病率高达36.1%。就我国而言,干眼病发病率高达21%-30%。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干眼症的治疗需求呈逐年增加态势。
Reproxalap是一款有潜力成为“firet-in-class”的在研小分子活性醛化物质抑制剂,活性醛化物质含量会在眼部或系统性发炎时上升,造成眼睛发炎、泪水分泌降低、眼睛发红以及改变泪水内脂质组成,许多干眼症患者具有较高的活性醛化物质含量。Reproxalap的作用机制得到了在多种生理学上不同的晚期临床适应症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相关活性的证明的支持。
10.补体介导疾病RNAi疗法早期临床结果积极
3月1日,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靶向补体蛋白C3的在研RNAi疗法ARO-C3在1/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中期结果。最高剂量的ARO-C3将C3蛋白水平平均降低88%。新闻稿指出,这一RNAi疗法有潜力治疗多种补体介导疾病。补体介导疾病包括IgA肾病、C3肾小球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其他肾脏和血液学适应症。
虽然目前已经有靶向C5蛋白的疗法获批上市,但是这一领域仍然具有未满足医疗需求。ARO-C3是一款RNAi疗法,通过与编码C3蛋白的mRNA结合,抑制C3蛋白的表达。由于C3蛋白在补体信号通路中位于C5蛋白的上游,Arrowhead认为它在治疗多种补体介导疾病中具有潜力。
行业资讯
1.首付款1.88亿美元!艾力斯引进和誉医药新一代EGFR抑制剂
2023年3月1日,上海艾力斯医药宣布和誉医药签署《许可协议》,和誉医药授予艾力斯医药就ABK3376在中国(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区域研究、开发、制造、使用以及销售的独家许可。艾力斯医药有权在达到行权条件时选择行使海外权益,将授权区域扩大至全球范围。
艾力斯医药将就此项授权向和誉医药支付最高不超过18,79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开发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比例净销售额的许可提成费。ABK3376是和誉医药独立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选择性、可入脑的新一代EGFR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可高效抑制三代EGFR-TKI耐药后产生的 C797S突变,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
2.瞄准具持久性治愈潜力的tRNA疗法,Vertex达成长期全球性合作
3月1日,Tevard Biosciences宣布,与Vertex Pharmaceuticals达成一项长达4年的全球性研究合作,目标为开发基于tRNA的创新疗法,用以治疗因无义突变所导致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DMD是一种致命的X连锁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主要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的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这种突变通常会导致抗肌萎缩蛋白的缺失或缺陷。
Tevard所开发的另疗法是增强子tRNA,用以治疗因单倍剂量不足(haploinsufficiency)所造成的疾病。通过病毒载体在靶标细胞中过度表达一组独特的内源性tRNA,使得细胞内靶标基因mRNA的稳定性增加、半衰期延长,进而增加此基因所表达的野生型(功能性)蛋白至正常水平。
3.三生制药终止与阿斯利康签订的艾塞那肽独家许可协议
2月28日,三生制药发布一则公告称,由于相关许可产品的进一步精简,将与阿斯利康于2023年2月28日签订终止协议,同意自2023年12月31日起终止独家许可协议以及其项下许可产品的商业化将终止,除第三方分销商在终止日期前收购的艾塞那肽许可产品的分销(将于2025年8月31日停止分销)。
2016年,三生制药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合作,获得了艾塞那肽和艾塞那肽微球的中国独家商业化权益。艾塞那肽为GLP-1受体激动剂,需每日皮下注射2次,于200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艾塞那肽微球则为艾塞那肽的缓释剂型,每周皮下注射一次。2018年,艾塞那肽微球在国内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GLP-1受体激动剂长效制剂。
情报来源: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