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谈是把双刃剑,患者要减负,企业要回本,掌握好二者平衡才能使患者源源不断地用上性价比更高的创新药。
来源 | 赛柏蓝
特约作者 | 张自然博士
医保谈判正酣,结果如何?本文从历年国谈新药纳入比例、纳入时间间隔、罕见病和抗肿瘤药占比等方面逐一分析。
01新药比例
新药纳入医保才能快速上量,以尽快回本,医保谈判倍受新药企业及投资方关注。但鉴于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和临床实际需求,只允许一部分新药进入医保。
2017年国谈,获批上市的新药有65%成功纳入了医保;2018年和2019年国谈,新药纳入的比例基本持平,分别有80%和81%的新药成功纳入医保。
其后,这一比例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下降到了76%和50%,即2021年有一半的新药无缘医保。(详情见图一)
一则上市新药数量不断增多,二则也与部分企业放弃国谈有关,今年已有13款本来有资格参与的国产创新药放弃了国谈。
延迟到2023年才开始的国谈共有343个药品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比上次(2021年)的增加了72个,谈判者增加的情况下,今年还能有一半以上的新药谈判成功吗?
02时间间隔
新药进医保等待时间太久一直备受诟病,如2009年和2016年两次医保调整相隔7年之久,若从新药上市开始算到纳入医保,时间间隔就更长了。
2016年开启医保谈判后,大幅加快了药品进医保的速度。如获批3年以上纳入医保的新药比例由2016年的100%下降到了2021年的11%,相应的,于获批当年即纳入医保的新药占比由2018年的18%增加到了2021年的39%,三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早期上市的新药大多已参加过往期国谈,今年国谈成功的新药,从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的平均时间间隔将进一步缩短。(详见图二)
03罕见病药
国家一直在设法减轻罕见病人的用药负担,2021年医保谈判“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的金句进一步体现了这一关切。
2017年和2018年国谈分别纳入了3个和2个罕见病用药,2019年之后国谈纳入的罕见病用药均超过6个,其中2019年8个,2020年6个,2021年7个。
历年国谈的罕见病药占谈判成功药品总数的比例都在6%以上,2021年占比10%。
今年医保谈判明确鼓励罕见病用药参与,对其申报条件也放宽到了2022年6月30号之前获批的罕见病药品,并不限在2017年之后获批。因此,今年将有更多的罕见病药成功纳入医保。(详见图三)
04抗肿瘤药
近年来,药企研发立项、获批上市以及纳入医保的抗肿瘤药都是最多的,2017年谈判成功的36个新药中,抗肿瘤药有14个,占了近四成(39%)。
2018年国谈是抗肿瘤药专项谈判,纳入医保的17个新药全部是抗肿瘤药;2019年略少,只有8个;其后增加到了2020年和2021年的13个和17个抗肿瘤药,抗肿瘤药占当年谈判成功药品总数的比例也由2019年的11%提高到了2020年的13%和2021年的25%。
在2021年纳入医保的17个抗肿瘤药中,有9个国产、8个进口,国产数量首次超过进口。(详见图四)
今年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的各治疗领域药品中,抗肿瘤药仍是最多的,所以今年仍将有较多的抗肿瘤药经谈判成功纳入医保。
国谈是把双刃剑,患者要减负,企业要回本,掌握好二者平衡才能使患者源源不断地用上性价比更高的创新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