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青春逆行 急诊精神在抗疫中闪光

2023
01/07

+
分享
评论
北大口腔医院
A-
A+

在这个特殊时期,急诊人用白色的霓裳为清冷的城市平添了丝丝的暖意。

医德医风讲评

- 2022年度 急诊科事迹 -

从2022年的料峭春寒走到2023年的寒冬,面对一轮又一轮的疫情,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和敬畏,在这场战斗中,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炙热的青春逆行而上,谱写了坚毅、勇敢、生命至上的赞歌!

抗疫阻击战中的坚定勇敢

2022年的春夏交接,让人们体会到了新冠疫情防控的焦灼时刻。

4月26日,急诊科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外派医护人员支援核酸采样任务,足迹遍布院内及马连洼、农科院、军艺家属院、钢研等多个社区。

急诊科三班轮岗,为了保证科室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急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置,保证核酸采样工作的顺利完成,科室医护人员主动要求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安排外出采样任务。

有的同志在下夜班后第二天就参加到采样队伍中;有的同志为了不影响夜班工作,不给科室其他同事增添负担,主动请缨,要求在上夜班当天上午参加核酸采样;还有科室50岁以上的老同志,均全力以赴,克服高温天气,多次参加核酸采样,无怨无悔。

随着科室内有部分医护被封控以及气温的升高,外出采样任务对于仍在岗的职工来说也显得越来越重了,但大家都从没叫苦叫累,纷纷主动请缨,全科医护共同为首都的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781673048101447

91141673048101585

闭环管理中勇毅前行

伴随着封管控区患者来院人数增加,甚至经常夜间来急诊就诊,需要按防疫要求闭环管理接诊,并对诊疗环境和出入通道进行消杀隔离,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急诊科的医护经常需要加班、拖班,夜间二线听班也常被叫来参与抢救或接诊急症。

但科室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从闭环管理流程、防控物资准备和使用、合理性规划、接诊医护规范化培训等诸多方面进行科学设计,为诊疗期间的精准的疫情防控打造了坚实的后盾。各个岗位上的急诊人以其特有的勇于担当的韧劲儿与科室共克时艰。

35171673048101657

45401673048101768

95311673048101881

非常时刻的守护健康

11月初,北京本土疫情袭来,多个小区临时封控,科室很多同志被迫封控在家,科室人员的突然锐减和庞大数量的初诊患者形成巨大反差,为了不影响科室诊疗工作,科主任、书记和护士长闻令而动,以身作则,带头加班顶替受封控不能到岗的医护人员,党员同志们更是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普通党员潘雪等年轻护士为了不影响工作,放下小家主动留宿科室加班几个月不回家;张亚旭等跨区上班的同志主动请缨,申请“医护白名单”坚持到岗工作。

12月,医院职工逐渐开始感染,急诊科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发烧,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轻伤不下火线;医生们更是坚守岗位,没感染的同志放弃休假,感染的同志不顾发烧和嗓子的刺痛一直坚持完成当天班次才回家休息;在家康复的同志刚刚退烧转阴就返岗到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中来。

虽然嘴上不说,但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捍卫“以病人为先,生命至上”的精神,在大爱中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在这个特殊时期,急诊人用白色的霓裳为清冷的城市平添了丝丝的暖意;

急诊人用面屏下坚定的目光为你我增添了必胜的勇气,

急诊人用无畏病痛折磨的身影诠释了使命与担当!

这就是急诊人,用执着和坚守翘盼⻛雪过后的鸟语花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护人员,急诊科,抗疫,疫情,防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