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的痛点与移动医疗的机会

2022
12/06

+
分享
评论
高灵智腾
A-
A+

移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跨界融合将会演绎出五彩缤纷的创新故事,将会真正倒逼医疗改革进程加速,加快消除目前医疗上存在的种种痛点。

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6月份的数据显示,具备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医院共计1600家左右,到今年为止已超过1700家。实际绝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都有依托互联网开展各种服务。而据《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互联网医院真正能实现有效持续运营的不足10%,大部分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状态。那如何突围呢?陈金雄主任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书中深入简出的探讨了当今互联网时代移动医疗的困境与机会。

一、积重难返|浅析当前医疗的现实困境

开篇中,陈金雄主任以朋友圈刷屏的一篇文章——湖南一家著名医院的一位进修生写给该医院院长的一封信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浅谈了目前医疗存在的诸多痛点。

在信中,该进修生详细阐述了同学母亲因消化系统疾病,在当地县医院住院治疗多日无果,后委托自己在本院帮忙联系床位,入院后治疗8日最终无奈出院的经历。在整个过程中,主管医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不足,整体治疗费用高昂,未通过专家阅片和多学科会诊提供最优治疗方案,导致患者体验差,最终流失至其他医院。

该进修生通过这次就医体验引发深思,认为随着交通及信息的发达,患者的就医体验必将成为今后的就医导向,如不引起重视,在不远的将来,医院必然会走下坡路。并在信的结尾处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建议——改进医患沟通模式,建立医患对等协商的沟通机制;逐步降低药品比例,减轻患者负担;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加强网络建设,巩固医疗联盟建设成果。

陈金雄主任认为,这封信之所以能在朋友圈刷屏,正是因为它说出了就医者的普遍感受,刺到了医疗的真正痛点,那就是看病难、看病烦、看病贵、质量差和矛盾深。

痛点1:看病难。看病难是当前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欧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不例外,预约专科通常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时间。中国的看病难想必老百姓都更有体会,要预约重点医院的床位非常不易,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尤其突出。

痛点2:看病烦   与不少国家比起来,我国看病绝对时间更短,但由于我国普遍缺乏预约就诊的习惯,特别是医疗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比较落后,检查、检验等辅助流程也很烦琐,导致患者就诊体验不佳。

痛点3:看病贵根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增长速度超过社会发展速度和多数家庭收入增速。另外医疗服务不规范,医院不合理和不规范使用大量自费药品和医疗器械也造成患者医疗负担重。

痛点4:质量差根据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的报告表明:医疗差错的数量惊人,每年因医疗差错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44000~98000人,相当于每天发生1次或2次波音737空难。考虑到我国的医疗发展水平,国内医疗差错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痛点5:矛盾深  现在每天朋友圈都充斥着伤医伤护的新闻,说明医患矛盾已经不是一个小问题,已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二、 追根溯源|深入分析医疗痛点原因

著名学者张中南教授在《唤醒医疗》一书开篇中说到,“最近数年,我国的医疗规模几乎与GDP等速递增,这无疑是件好事。但同期我国的医患纠纷数量居然以高于GDP的速度增加。因此,我们很难将过去的医疗规模扩张称为‘科学发展’。医疗纠纷此起彼伏,至少折射出一个问题——病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深究其原因,陈金雄主任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医疗模式出现偏差

1、重临床轻预防

近年来,医学模式逐步向5P医学转变。但在实践中,医院的趋利的属性必然导致重临床轻预防。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但现有的医疗体系仍以注重发病后治疗为主,缺乏对慢性病的长期管理与跟踪。

2、重医疗轻护理

医院往往会重视临床诊疗而忽视护理工作,重视医学人才的培养而忽视护理队伍的建设,导致床护比不达标,专业化护理程度低,护士积极性不高,护理队伍稳定性不强。此外还存在个性化护理不足、缺乏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等。

3、病本位医疗

所谓“病本位医疗”,即以疾病为中心的一种医疗性质。在其驱动下,医院像是一个大企业和大团队在运营,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设备器械、化学分析和药品,一项又一项检查化验、处方和销售药品、付款住院、理疗手术,越来越像流水线上的生产。

4、利本位医疗

利本位医疗最显著的特点是只关注盈利,怎么盈利就怎么运营,采用大量过度治疗追求经济利益,将必要的诊断和治疗抛之脑后。


    (二) 诊疗过程缺乏规范

    1、医疗碎片化

    现代医疗专科越分越细,其好处是某一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会更加到位,但过度细化也会导致医学知识碎片化。另外还体现在医疗连续性差的问题上,不同机构间的信息缺乏共享,过程缺乏协同。以上两类问题很容易导致服务上的推诿和误诊,让患者无所适从。

    2、信息采集落后

    根据研究表明,医生在临床决策时经常有很多疑问和信息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导致延迟和欠缺信息的决策,这是医疗差错的主要原因。诊断对证据的要求是真实、全面、及时、量化和动态,目前由于信息采集手段落后,信息共享程度低,显然无法满足以上5个要求。

    3、智能化程度低

    面对种类繁多的疾病、呈几何倍数增长的生物医学知识,医生不可能掌握所有临床知识,解决所有可能遇到的临床情况。如果临床医生不能掌握足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医疗信息,就有可能带来医疗风险甚至造成医疗差错。

    (三) 医疗资源总量不足

    与欧美国家对比,我国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每千人注册护士、每万人全科医生、每万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均存在较大不足。在我国不多的卫生人员中,高层次人才更少,导致看专家难、看好医生难、看能解决问题的医生难。

    (四)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医疗资源不仅总量不足,分布也不均衡,先进地区资源相对充足,落后地区相对欠缺。地区、城乡之间差距极大,呈现富庙与穷庙的巨大反差。

    (五) 分级就诊机制欠缺

    “看病难”实质上是无序就医的外在表象,是医疗资源的高度垄断和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现实中分层级医疗的措施始终未跟进,医疗水平有限、人才缺乏、公信度不高等短板的存在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守门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六) 就诊流程不够合理

    医院的就诊流程烦琐,挂号、化验、检查、治疗、取药等就诊环节需要多次重复排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服务模式不够到位、服务流程不够优化、服务手段不够先进等。

三、  势如破竹|移动医疗的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医疗的这些问题和痛点,各国除了从政策和机制上做出应对外,也都高度重视信息化的作用。近年来,在政策、技术和需求的强力推动下,互联网医疗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在陈金雄主任看来,移动互联网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连接一切,患者、可穿戴设备、医生、医院和智能机器人随时随地实现连接会给医疗行业带来哪些革命性的变化呢?

(一) 改变医疗模式移动医疗将在前端的诊疗和后端的康复上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非常契合当前慢性病管理的需求,从健康数据的掌握到诊疗后的服药、运动等一系列的流程,为其提供很好的管理模式。一个新的以病人为中心、医患共同决策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形成。

(二) 重塑服务形态远程诊疗、智能诊疗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互联网医疗依托其可及性强、便利性强、有效性强、协同性强、针对性强、管理性强、智能化强、利用率高等优势,逐渐成为诊疗新常态。

(三) 重构从业关系移动互联网重塑产品形态。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会出现云医院和云诊所。移动医疗平台还将线上服务延伸到线下,将改变医院的资本形态和运营模式。医生和医疗平台的合作,由线上拓展至线下,合作建立线下个人诊所,将线上服务延伸至线下,完成整个医疗服务链。

(四) 倒逼医院改革医院的中心化和垄断地位会被打破,这会倒逼医院改革,迫使医院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加注重患者的健康需求,把低频、偶发、被动的就诊行为变成高频、主动的健康行为。

(五) 再造服务流程就诊者可以通过移动手段挂号、缴费、远程候诊、查取检查报告等,就诊过程不再需要排长队,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完成。

(六) 降低医疗成本移动医疗的核心是预防性医疗,其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的疾病发生率,进而降低医疗费用。即使是疾病诊疗,线上问诊、远程诊断、智能诊疗和线上+线下诊疗模式也都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可积极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健康与疾病管理、线上诊疗与病后康复管理,全面降低医疗成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疗,医院,服务,导致,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