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体发生反射或受刺激时,如排便、提肛、缩肛、站位、蹲位等,盆底肌群都会产生舒缩变化,肛直肠角也发生变化,肛直肠偏角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导语:灌肠时插入肛管就ok了?这些细节还得注意!
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软化粪便,促进患者排便、排气、清洁肠道,或由肠道灌入药物或营养,达到协助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小蓝,38床患者还拉黄色粪渣,医嘱马上清洁灌肠”,负责审核医嘱的护士又催了。
护士小蓝满头大汗,怎么办?该患者有精神疾病病史,今日拒不配合肠道清洁,患者收紧双大腿,肛门紧闭,肛管插入紧涩,稍退出肛管后再插入仍受阻。对于不配合的患者,护理人员只有加强技术能力,才能提高灌肠效率及成功率。那灌肠操作中有没有一些技巧呢?
其实,大家只需要掌握“肛直肠角和肛直肠偏角”变化角度,就能有度自如地进行灌肠操作了。下面我向大家一一阐述:
肛直肠角
生理状态下,肛门与直肠在盆底肌群的结构中形成一个向后开放的角度,直肠尿道肌与肛尾韧带反向牵引固定使直肠下段向前弯曲成角‚经有关专家统计,该角度的大小在静息屈髋位时平均为112°(图1)。
图1 肛直肠角
肛直肠偏角
是肛道偏离直肠的角度。沿最后一根尾骨前面划一平行线称为直肠轴,该轴线与肛管轴线相交的前下方夹角,称为肛直肠偏角。
肛直肠偏角=180°-肛直肠角,即180°-112°=68°(图2)。
图2 a-b 直肠轴 c-d 肛管轴肛直肠偏角
当人体发生反射或受刺激时,如排便、提肛、缩肛、站位、蹲位等,盆底肌群都会产生舒缩变化,肛直肠角也发生变化,肛直肠偏角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灌肠时,肛管是经肛道插入再到直肠,肛管插入长度约7~10㎝,假如没有掌握上述角度变化,肛管一经肛道就一直向前插入或者插肛管困难时仍强行插入,就容易将肛管前端刺入直肠下端前壁黏膜内导致黏膜损伤出血,甚至穿孔,所以操作中护士要充分地利用这两个角度的变化来进行操作,即当肛管伸入肛道后(插入肛内3~4cm处有松落感,通过肛肠环)后停止推进, 这时要分三种情况进行后续操作:
(1)对于表现正常患者,操作中肛直肠角无太大变化,将肛管向前移68°(操作者手持肛管向偏离操作者方向移动)后再插入直肠。
(2)对于婴幼儿及年老患者,操作中肛直肠角变大,将肛管向前移小于68°即可伸入直肠。
(3)对于敏感及紧张患者,操作中肛直肠角变小,肛管插入紧涩,盆底肌上提,两臀间裂明显加深,肛管进入肛道后需向前偏移大于68°,偏移至接近平行于尾骨长轴方向即可插入直肠。
临床上应有技巧地进行灌肠操作,这样不仅使肛管能顺利进入直肠,使灌肠液灌入不受阻、不外溢,重要的是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避免直肠黏膜撕裂、穿孔的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向阳,冯莉苹.基础护理学 第2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2] 吕毅,董卫国,兰平作.消化系统与疾病 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作者:麦妮 / 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