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丰碑(第16期) | 朱昌国:倾满腔热爱,行一世仁心

2022
11/20

+
分享
评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A-
A+

回首朱昌国的职业生涯,如同翻开我院的峥嵘史诗,鲜活丰满,波澜壮阔,充满着艰难与荣光,尽管历尽艰辛,却始终精进不息。

35341668900451806

南岭苍苍,珠江泱泱,百年老院,似水流长。

我院作为中国首家西医医院,自1835年创建后,几经变迁,数度易名,风雨兼程,凝聚几代心血,终攀医学高峰。上世纪中叶,一批批医学泰斗投身我院。他们扎根在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上,面对着种种沉疴宿疾,决心要“除百姓之疫病,创医术之辉煌”。他们以岁月为笔,以热血为墨,书写着大医精诚的精神。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他们信念如磐,大爱仁心,将毕生精力倾注于医教研事业,铸就了一座座巍峨的时代丰碑。

43751668900452170

朱昌国简介

朱昌国,男,1937年出生于广州。196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分配到我院工作,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曾担任我院工会副主席、岭南医学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务。

广州市竹丝村一处寓所,内饰朴素而整洁。着装同样简朴的朱昌国,嘴边常常挂着和蔼的微笑。一眼看过去,似乎并不容易将朱昌国的形象与妙手仁心的济世医师、带领我院取得累累硕果的重要功臣联系在一起。

回首朱昌国的职业生涯,如同翻开我院的峥嵘史诗,鲜活丰满,波澜壮阔,充满着艰难与荣光,尽管历尽艰辛,却始终精进不息。

力学笃行,迎难而上

1937年,朱昌国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户医师家庭,家中共有八位兄弟姐妹。“最初走上学医这条道路,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大。”有着身为儿科医生的父亲,朱昌国自幼便成长于浓厚的医学家庭氛围之中,妙手仁心、悬壶济世的医生梦悄然间在年幼的朱昌国心中生根、发芽。朱昌国的兄弟姐妹中共有四人在日后成为了光荣的医护人员,朱昌国自己也放弃了当初读工科学习建筑的梦想,决定成为一名为国为民、治病救人的医生,投身医学道路。

1957年,正值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结束。也是在这一年,朱昌国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验——高考。回忆起考大学时的情形,朱昌国对当时自己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仍历历在目。“我们那一年考大学难度特别大,我高中全班54个人只有10个人考上大学和大专。”最终,凭借品学兼优,朱昌国顺利考入中山医学院,在全级400多人中名列前茅。

朱昌国所就读的中山医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创办于1908年春的广东光华医学堂以及创办于1909年春的广东公医学堂,师资力量雄厚,是受到国家重点关注与培养的知名医学院,享誉海内外。一年一个月放假,两个月下乡,九个月读书,在当时中山医学院“一二九制”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朱昌国不仅仅是读书的学生,还是经历“农村医疗卫生运动”等一系列运动的“运动员”。在每年两个月的下乡中,朱昌国的足迹遍布广东多处,也因此进一步了解农村与社会的真实情况。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增长了朱昌国的学识与能力,更坚定了他以医学为每一个有需要的人带来光明与希望的从医理想。

98701668900452427

1964年,朱昌国(第三行右二)参加医院青年组队和送医送药下乡

妙手仁心,为民无我

1962年毕业以后,朱昌国被分配至我院儿科担任助理住院医生。从此,朱昌国的人生轨迹与医院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我院对医生“三基、三严”的严格要求,即“基本基础、基本训练、基本技能”、“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让朱昌国铭记了一辈子。当时的医院,实行住院医生24小时制,即24小时内,助理住院医生和住院医生管理的病人无论出现任何事情都要回院亲自处理。朱昌国作为助理住院医生,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被叫醒去处理临床的医疗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朱昌国的正常休息,但却丝毫没有影响朱昌国慈悲为怀的医者仁心。在朱昌国看来,关心每一位病人的健康状况,是每一个合格的医生义不容辞、不容推卸的职责所在。

当时医院对助理住院医生和住院医生实行导师制,朱昌国遇到了他的导师李鸿汉教授。回忆起导师,朱昌国至今仍然感怀导师的知遇之恩。“李鸿汉教授医术精湛,平时也十分忙碌,但是每周都会关心我们阅读中外文的书目和数量,叮嘱我们好好学习,并且时常给我们医术方面的经验交流和指导。” 由于在中学和大学均学习俄文,但任职后晋升要求考英文,朱昌国只能从零开始自学英文。在李鸿汉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朱昌国克服了从俄语到英语的外语学习困难,终于在第二年顺利通过了助理住院医生的晋升考试,转正成为住院医生。

在朱昌国担任住院医生后不久,1963年的夏秋之交发生了一件大事:河南省东部的商丘地区遭遇了重大洪涝灾害,灾民流离失所,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河南省的医疗卫生系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保证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广东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迅速组建河南救灾医疗队奔赴河南商丘灾区前线进行救援。在中山医学院深造的日子里,下乡经历让朱昌国涵养了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爱。因此,当医院安排朱昌国前往河南支援时,他二话不说,服从命令立即前往。“救死扶伤,是我们做医生的天职,”朱昌国说,“哪里有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就应该去哪里。” 

河南救灾医疗队组建完成后,朱昌国抗起了队长的大任,带领其他医生向灾区进军。历经一路的艰辛坎坷,救灾医疗队到达后当即进入了马力全开的紧急救灾模式。朱昌国身为队长,一边深入一线救援现场救助灾民,一边统筹救灾医疗队的工作安排。沉重的工作负担,并没有能够压倒朱昌国。在朱昌国的坚定信念与全体医疗队成员的团结一心下,救灾医疗队顺利完成了使命,获得灾区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1963年11月8日,在救灾医疗队完成任务离开河南前,当地为医疗队举办了欢送大会。中共商丘地委、商丘专员公署更是为医疗队送上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感谢他们在河南的无私奉献与付出。作为队长,朱昌国后来被评为了“河南省劳动模范”。对于荣誉与褒奖,朱昌国只是付以微微一笑。在他的心里,个人的名与利,要永远让步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让步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8421668900452661

1963年,朱昌国(第二排左四)作为队长参加河南救灾医疗队,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摸范

从河南回到广东,朱昌国并没有满足于自己已有的贡献。为了将自身之所学用之于人民群众,朱昌国积极参加下乡活动,履行自己作为医生的职责。下乡讲课培训医生、和当地医生一起查房、带学生进行实习、帮助提高当地医生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朱昌国马不停蹄,与学生们分散到当地农民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足迹遍布韶关、肇庆、顺德等地。朱昌国的学生张幼伦说起老师昔日的谆谆教导,往事历历在目。“朱老师真的帮了我很多,当时还常常和我谈心。”时至今日,张幼伦都不忘时常探望朱昌国,延续与恩师谈心的“优良传统”。

“现在还有很多以前的病人会来联系我。”让朱昌国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曾患哮喘的孩子。每年这个孩子和他的父母都会专门来探望朱昌国,而且平时这个孩子都会打电话与朱昌国聊天。看到原来虚弱的患儿摆脱疾病的困扰健康成长,朱昌国感慨称,这可能是做医生最大的满足了。

回忆起自己的行医岁月,朱昌国坦言自己从中收获颇多。为工作而付出的汗水、为患者身体痊愈而感到的欣喜,共同构成了朱昌国这段终生难忘的峥嵘岁月,并在后来的日子里始终鼓励着朱昌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41668900452896

朱昌国为群众义诊

春风化雨,育人不倦

1984年到1987年,朱昌国从主治医生、讲师调任为儿科和儿科教研室、血液室副主任,负责科室管理工作。1988年,朱昌国调任办公室主任。自此,朱昌国逐步深入接触医院行政管理工作。

一所优秀的医院,必然离不开行政管理工作与医学治疗工作的完美配合。朱昌国深深知道做好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知道自己身上担负着医院所给予的重要使命。朱昌国所在的办公室隶属于中山医科大学,主要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宿舍管理、教学秩序建立与维护等。这些工作看似细枝末节,但事实上是医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每批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工作前,朱昌国都会亲自安排对学生的学前、岗前教育,安排好工作后还会多次检查以避免出现纰漏,事事亲力亲为。“医德和医术同样重要,没有好的医德,是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的。”

46411668900453694

朱昌国(后排左三)参与儿科硕士研究生答辩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导,朱昌国在医院提出了“以德育为主导,加强教育行政管理”的口号,在做好日常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在学术理论层面总结了前人对医学生德育教育经验、归纳并提出了新的医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理论与方法。在朱昌国的带领下,医院的医德教育风气更加为之一新,朱昌国及其所在办公室发表的《以德育为主导,做好临床管理育人工作》、《适应学校医学模式转变,抓好临床医学生医德教育》两篇论文,获得1993年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并登载在《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2期和1994年2期。朱昌国在医学教育上的突出贡献与成就,在推进医院医德教育工作开展的同时,还获得了国家的肯定。1995年9月,朱昌国本人也荣获了国家卫生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但朱昌国说,“是医院成就了我,而不是我成就了医院。”

高屋建瓴,鞠躬尽瘁

提到自己成为副院长的故事,朱昌国用一句话总结了他的感想:“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

1994年,摆在刚刚上任副院长的朱昌国面前第一个问题就是员工住宿问题。在当时物质条件仍属匮乏的情况下,员工住房数量十分紧张,有些员工兢兢业业工作多年仍然没能分配到住房,员工们对住房问题呼声强烈。为了妥善解决员工住房问题,朱昌国使出了他的“三板斧”:彻底改造全院单身宿舍居住环境、解决新宿舍楼产权归属问题、为刚毕业的硕士博士在新楼增修单间。在朱昌国的努力下,许多员工终于能够在偌大的广州获得自己与家人的容身之所。至今,他们依旧感谢朱昌国为之所做出的贡献。

其中,医院岭南楼的建设背后,也离不开朱昌国付出的努力。岭南楼建设时期,资金不足的问题让医院领导们为之头痛不已。钱,究竟应从何来?医院找到了香港企业家林百欣,经过一轮又一轮讨论与磋商后成功向林百欣贷款。朱昌国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节流开源”双管齐下的措施,成功解决了岭南楼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岭南楼的医疗服务能力,朱昌国召开了多次的岭南楼手术室设计专题会议,向社会各界邀请有关建筑和科室教授专家参与讨论,并最终成功邀请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室教授和香港棱镜公司合作完成设计、装修工作,建成了空气层流净化消毒的手术室。在当时,如此规格的手术室仅我院一家独有。

53121668900453959

朱昌国(左二)到督察岭南楼建设情况

卫生部特派遣专人前来调研与考察岭南楼建筑特色。岭南楼建成的短短一两年间,全国范围内便累计有20余个单位前来参观学习。在朱昌国看来,能建成岭南楼,是全体医院员工团结一心通力合作的结果,他不过是医院中的一份子。岭南楼的建成,是朱昌国在副院长任上交出答卷的一部分。南院区建成、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推进……短短数年间,医院日新月异,朝气蓬勃。朱昌国是医院发展壮大的参与者,更是医院成长的见证者、记录者。

1993年,我院获评定为广州第一家三甲医院。为做好评审工作,全院职工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朱昌囯接受了医院给予的任务,组织并和全院各科室147位专家、教授和医护人员,主编写了《疾病诊断治疗常规》上下册一书,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为提高医院医疗技术质量、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定添砖加瓦。

5111668900454141

朱昌国、刘惠生主编书籍

自朱昌国来到我院工作,他发现医院仅有简单的历史概述,缺乏一部完整的院史。完善院史的想法,逐渐在朱昌国的脑海中萌生。恰逢医院150年院庆,医院准备创办院史室、编撰院史。朱昌国接下这一光荣任务,在他的组织下,他和他的“最佳拍档”们走遍省人事档案馆、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医档案室等各大馆寻找资料,联系老一辈中山医人和他们的后代,先后完成了建院150周年《院庆纪念册》制作、第一代院史室的建设等,记录下了每一代逸仙人的精神与医院的峥嵘岁月。一直到退休以后,朱昌国仍然坚持投身院史修订完善事业。如今,医院的《院志》再版,正是一代代逸仙人一步一个脚印追根溯源而成。一代代逸仙人的优良精神传统,也因此得以赓续。

24581668900454859

朱昌国(后排左二)参与建院150周年活动

文案:黄钲善

责编:张阳 黄睿 刘文琴

初审:林伟吟

审核:欧阳霞

审核发布:古小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山医学院,朱昌国,医疗队,儿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