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产品的商业模式探索

2022
10/25

+
分享
评论
Ryan Partners睿安咨询
A-
A+

能否成功商业化,在强大产品力作为基础的前提下,还有很多政策面的牵制。

随着越来越多AI医疗产品的面市,AI医疗产品的辅助诊断能力已经慢慢得到临床的认可,当然,目前AI医疗产品还不能替代医生,但是对于临床辅助诊疗的作用已经在慢慢得到临床支持。然而,虽然临床医生慢慢开始接受AI的辅助诊疗,但是AI医疗产品的商业化在我国却一直缓慢且艰难。

AI医疗产品的商业化,需要首先解决注册准入的问题,即:人工智能产品需要获批NMPA注册证,否则只能与医院开展临床合作,不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其次,AI产品要有物价准入,才能在医院可以收费;再者,如果真正要大面积铺开使用,医保准入总是难以绕开的话题。

当前,很多AI医疗产品已经实现了第一步,获得了NMPA的二类证、甚至有些产品也获得了三类证。然而,如果我们看已经开展商业化的产品,比如Airdoc, 实现了按调用收费,按单收费,但同时我们也看到,Airdoc的主要买家是私立体检机构,私立机构收费上,相较公立还是灵活很多的。

公立医院,要实现按单收取调用费,首先伦理委员会应该就难以通过。当前即使获证的AI产品也只能被医院“买断”,不过如果只是被”买断”,AI医疗产品的营收规模总是会受限的,厂商最希望的营收模式大多不是被“买断。” 

那么除了一次性售卖给医院,还有别的模式吗?答案是有的。目前也有很多AI软件搭载在硬件上进行销售,此种模式也更容易被医院接受,医院买设备,再搭载附送AI的辅助诊断软件。

AI软件公司向设备商收费,同时,与设备商绑定,以设备作为数据的入口,也更能保证数据来源的稳定,最后AI产品的不断提升的基础也是数据,数据也是今后最宝贵的资产。设备商绑定AI软件能有一个数据收集的接口,也算是与AI软件公司达成双赢。

AI医疗产品在海外确实已经比较广泛的在运用,但因为我国医疗环境不同,医疗的强公益属性,伦理考量,都使得AI医疗产品的商业化道路更复杂了一些,很多时候确实不是产品有产品力就足够的。

能否成功商业化,在强大产品力作为基础的前提下,还有很多政策面的牵制。不过随着AI产品的产品力越来越强,厂商的不断推广和探索,真正提供价值的AI医疗产品在中国也将慢慢走出自己的商业化之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商业化,AI,医疗,模式,数据,设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