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诊断以后,是整合治疗,按病种付费方式其实就是整合治疗啊。
把整合医疗、全病程管理比作万里长城。
拉长诊断、整合诊断是易忽视的第一步。
拉长诊断
明确诊断不容易,即便没有私心作祟的话,技术上也确实有些难题。
通过拉长诊断、整合诊断,有可能使供方、需方、支付方更放心些。
澄清:拉长诊断并非是指拉长时间,是指拉高意识,当然,也有可能会拉长必要时间。
举例:急性治疗期等不及拉长诊断,解决办法是整体推后急性治疗,或针对慢病管理。
整合诊断
整合诊断由必要的检测项目组成,因人因时而异。
每个检测项目不但是技术,更包括服务上的包装。
整合诊断的价格应有些关照,同时关照各利益方。
整合诊断多用于专科,从全科不断遴选用户对象。
整合诊断必须证明自己是效率兼效益的高效诊断。
市场上已提出的应用原则有:必要、准确、便利。
必要性期待2G背书,准确性期待2B保障,便利性期待2C体验。
市场经营
其一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诊断技术与诊断服务是萍水相逢、必然相遇。
彼此可以是持股或被持股关系,也可以纯粹是效率效益比较后普通合作。
其二
肿瘤早筛有,肿瘤晚筛也要。举例: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约两年。
已经确诊肝癌患者通过整合诊断,如能规避虚假治疗,很有意义。
其三
整合诊断不应落入俗套,不应只卖技术、服务,还要真正开展实施性项目。
假如有战略、有信心采取类保险方式销售技术、服务,妥妥是革命性颠覆。
其四
整合诊断不是以技术、服务论断一切,必要结合医疗专业人士意见行事。
为什么?这其中蕴含巨大的伦理风险,也蕴含巨大的临床健康服务价值。
其五
精准用药,与高端临床健康服务关系密切。
服务贵、药便宜,这样的商业场景会更多。
其六
临床医学创新技术,可能确实被很多外来因素影响。
但我们要自问:创新技术是为销售,还是为使用计?
是为自己,还是为患者计?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
千万不能走极端,利益中和既要看程度也要看方法。
其七
儿童安全用药,是常备忽视的,即使在常见病领域。
不能仅靠不良事故、药理管束,应用复杂服务复杂。
其八
大健康、保险行业颠覆正潜移默化。健康服务去保险业找大群患者。
保险业去健康业找大群医疗。门诊险以上产品、疾病险以上的产品。
这两类产品有希望获得快速发展,是采取小保险责任加大保险责任。
门诊险就是小保险责任,是为获客。主推产品是大保险责任及经营。
其九
整合诊断以后,是整合治疗,按病种付费方式其实就是整合治疗啊。
各种筛查与医院医生不是对立,恰恰是合作、管理,梅奥就是例子。
感谢廖敏夫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