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能药”出来之前至少还需疫苗能够努力保命
看了下美国的变异株情况,发现中国面临的新变异株只是Omicron的BF.7,而美国预计今年冬季要面临多达7种不同的亚型,目前虽然BA.5(68%)还是优势株,但是BQ.1、BQ.1.1和BF.7(三者一共17%)的占比在上升当中,BA.2.75和BA.2.75.2约占3%。
在之前谢晓亮院士团队的研究中发现,在毒种变异株中BQ.1.1和BA.2.75.2的免疫逃逸最强(部分媒体称之为“最强”逃逸毒株,我觉得说早了),因此研究者在提出需要疫苗诱导更广谱的中和抗体外也需要更有效的药物,比如小分子药物和单抗。
之前谢晓亮和曹云龙发表的预印本研究也提到一种中和抗体的制备思路,即选择针对冠状病毒(不是新冠病毒)的保守位点制备单抗药物,这个位点还得是灌装病毒的核心结构。
简单来说就像一个坏人一直在伪装,可以换衣服可以换发型,甚至可以整容,但无论如何丁丁部分都是不能随便乱切的,否则会影响生命安全和繁衍能力,而希望做成的单抗药物专门打丁丁部分,既要让病毒的作案工具失去能力,又让病毒不能开心舒适的繁衍后代,所以打击面很精确,恨不得找几万把加特林瞄着一个人的丁丁射击一样。
不过理想是理想,是否能成功需要验证,在“万能药”出来之前至少还有疫苗能够努力保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