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医疗发展医疗 | 管理者话“国考”

2022
09/09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悦读
A-
A+

领航:“国考”优秀案例集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本文作者:蔡秀军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引领公立医院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持续改革创新,在三次“国考”中均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事实上,医院的目标并不仅是“国考”,更是追求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将高质量发展归纳为三个关键词:质量、效率和人才,这一理念在绩效考核指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前三次“国考”位列A++的医院中,浙大邵逸夫医院建院历史最短,仅28年。这一成绩的取得既令我们惊喜,也在情理之中。对标绩效考核四大维度,特别是26项国家监测指标,医院在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满意度等13项指标考核中均为满分,平均住院日为4.93天,药品比例为22.5%,抗生素使用率更是低至8.62%。

浙大邵逸夫医院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背后,离不开得天独厚的管理创新基因。

中西合璧 创新邵医模式

浙大邵逸夫医院自建院以来,一直在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在开院最初的五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参与管理,让浙大邵逸夫医院管理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邵医模式”。

邵医模式不是锦上添花式的创新,更多的是从零到一的突破,比如在全国首创门诊不输液、病房不加床、一人一诊室、入院准备中心、主诊医生(Attending)负责制、委员会管理制度等先进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与当下高质量发展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从而使浙大邵逸夫医院成为业内公认的管理典范与标杆。

2006年至2019年,医院进行了一系列国际认证,2017年成为中国首家MAYO CLINIC医疗联盟的成员单位。至今医院仍是亚洲唯一通过“磁性医院”认证的医院。国际认证对医院发展,特别是质量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有力证明。

与国内众多历史悠久、强手如林的医院相比,一家初出茅庐的“年轻”医院要想生存和发展,在医疗技术上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全国最早引入微创技术,结合“错位发展、精准微创、问题导向、交叉融合”的发展方针,首创了国际、国内多项腹腔镜技术和手术方式,成为引领中国及世界腔镜外科的一面新旗帜。

比如,医院在国际上首创了完全腹腔镜下采用绕肝带捆扎替代肝脏离断的二步法肝切除术,首创了姚氏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等,填补了国内完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完全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等技术空白。同时也让患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微创技术带来的“创伤小、恢复快”的更优体验。目前,医院微创手术占比提升至总手术量的80%,机器人单机手术量稳居全国前三。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1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等满分指标,正是医院在微创外科领域核心地位的直观反映。这样的发展势头正是“年轻”带来的红利,大家愿意接受新事物,快速掌握新技术。我们会紧紧抓住这个时机,发展属于邵医特色的医疗品牌。

早在“互联网+”的概念还未正式进入政府官方文件时,浙大邵逸夫医院就已下好了先手棋,从预约、挂号、检查、住院、手术、付费、出院等群众最急、最忧、最烦的“关键小事”做起,实现了在线预约挂号付费、院内导诊、健康咨询、在线报告查询、在线评估等全流程智慧功能,奠定了在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头雁的地位。目前医院智慧医疗预约挂号率超过80%,患者就医时间从原来的4~5小时,缩短为1.7小时,预约中心预约和门诊诊间预约率达97%。

针对我国医疗倒金字塔格局这一“难点”,浙大邵逸夫医院在2015年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以分级诊疗为核心、以实体医院为主体的“智慧医疗云平台”。持续创新便民惠民举措,让患者“最多跑一次”,智慧结算、智慧预算、电子发票、云胶片、云影像等流程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互联网+医疗健康”系列创新被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向全国推广。2020年,浙大邵逸夫医院再度创新引领,上线了国内首个以省级公立三甲医院为主体的区块链医疗应用,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区块链在医疗电子病历与科研数据领域应用的医院。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今天,针对疫情防控的要求,在做好全院日常防控管理的同时,浙大邵逸夫医院更是在全国率先试点“平疫结合”的快速切换病房,并在医院新建的医疗大楼中落地实现。这个设想非常巧妙,一旦疫情来临,只需在每个楼层加装一扇门即可达到“三区两通道”的传染病房要求。我们在2021年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上分享了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跳出医疗 医工信交叉融合

今天,浙大邵逸夫医院面对的更大压力是如何保持领先。在第一次“国考”之后,我提出了三句话:补齐短板,拉长长板,注重医疗质量。

对于医院的“长板”,我们要意识到,“国考”的指标不是静态的,今天的满分不意味着明天不会变成你的“短板”。一项指标当大家都做得很好了,它的要求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至于“短板”,这恰恰是一所“年轻”医院所面临的挑战——科研与人才。邵逸夫医院的特色就是医工信交叉融合,将临床上发现的问题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跳出医院发展医院,跳出医疗发展医疗”,这是我们的理念,所以必须在交叉学科方面去创新,无论是微创技术,还是近年来发展的互联网医疗、5G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始终走在科技的前沿。

在“错位发展、精准微创、问题导向、交叉融合”发展方针的指引下,浙大邵逸夫医院搭建了微创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基地,将医院、医疗企业、研究机构整合为一个集临床探索、器械设备、医学人工智能、新药研发及成果产业化为一体化的平台,进行手术器械及高端装备的研发。目前,多项成果实现转化,如3D高清电子腹腔镜,预计产业化后可促进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发展,每年增加千万元产值;高性能内窥镜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发-超高清胸、腹腔镜系统及超细径电子肾盂软镜系统研发,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内窥镜市场上也占据一席之地。

而今,医院的战略规划就是建成产学研一体、医工信结合的微创医学装备和核心技术研究全链条的创新平台。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浙大邵逸夫医院“微创器械设备创新推广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品牌,这表明医院在微创器械的创新研发方面成为了领跑者。

人文医院 以员工为主体

在一年一度的“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评选中,浙大邵逸夫医院已连续六年榜上有名,因为医院不仅看重“以患者为中心”,同样重视“以员工为主体”。

2013年,我上任院长后,在以患者为中心后面加了一句话——以员工为主体。患者是由员工去服务的,医院要服务好患者,先要服务好员工,所以我提出了这一理念。我们始终关注每一位患者的感受和每一位员工的成长,创造一切条件,用心提升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只有员工充分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快乐而充满热情地工作,才会在实施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将心比心,更好地把这份温度和关爱传递给患者。

在浙大邵逸夫医院,“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渗透在医院每个角落,在细微之处彰显着医院对患者与员工的爱与责任。临床一线的护士们会敏锐地抓住患者的需求,凭借其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医院强大的支持系统,发明多项源于患者又服务于患者的国家专利产品。比如,住院患者怕噪音干扰,她们便发明了噪音智能分析与提醒装置,打造无噪音病房;患者提出病区个性化温湿度的需求,病房护理人员便主动联系厂家,开发出低功耗的无线温湿度感应器,实现24小时温湿度监测;为了减少CT室的辐射暴露,为患者准备了铅围脖、铅方巾;为做超声检查的患者配备了耦合剂加热器,让患者感受细节的温暖……

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相互尊重、认可,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这种文化浸润在医院的每个角落和细节当中。无论是手术室里的一双拖鞋、智慧更衣柜、独一无二的康乃馨护士服,还是邵医讲堂、邵医教育学院、邵医之声、邵医咖啡,医院都努力从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个人晋升等方方面面为员工营造更加美好健康的成长环境。

接下来,浙大邵逸夫医院将继续按照国家顶层设计,持续用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这个改革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在优势上持续发力,在劣势上补足短板,持续改进完善院内绩效考核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实现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窗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邵逸夫医院,国考,绩效考核,互联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