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p-Overlapping技术可减少TAVR起搏器植入

2022
07/31

+
分享
评论
我爱瓣膜
A-
A+

本研究表明,与Classical Implantation Technique相比,Cusp-Overlapping Projection可显著降低自膨式瓣膜TAVR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亚青结构前沿速递》(结构速递)是由亚太结构青年俱乐部发起的一档专题栏目,旨在为行业传递最新的结构性心脏病前沿信息。栏目每周从全世界顶级刊物中选取一篇代表性的文章,翻译其摘要,配予精美图片,并进行解读,于每周六发布。

特邀嘉宾:张海峰

本期题目:TAVR中使用Cusp-Overlapping投照技术可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

文章来源: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Volume 15, Issue 2, 24 January 2022, Pages 150-161

【摘要】

目前,TAVR适应证已逐步拓展至低龄、低风险人群,然而其术后传导阻滞仍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既往研究已证实瓣膜植入深度是TAVR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然而很少有研究去对比不同投照体位对瓣膜植入深度及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影响。近期JACC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探讨了经典投照和Cusp-Overlapping这两种投照技术与瓣膜植入深度及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关系。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   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倾向评分匹配控制所有基线变量;   

入排标准   :  

  • 纳入标准: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Evolut自膨式瓣膜)

  • 排除标准:年龄<18岁、既往永久起搏器植入、非股动脉入路、瓣中瓣

图1. 研究设计    

 20671659223522126   

研究终点   :  

  • 主要终点:植入深度及30天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发生率。

  • 次要终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

图2. 不同投照体位在MSCT和DSA下成像示意图  

1101659223522218

图3. 瓣膜植入深度的测量  

51351659223522357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至2021年2家中心444名植入Evolut自膨式瓣膜的患者,倾向评分匹配所有基线特征后共161对患者被纳入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出血、瓣周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同时,与经典投照技术组相比,Cusp-Overlapping Projection组瓣膜植入深度明显更浅(4.2±2.1 mm versus 5.3±2.6 mm,P < 0.001),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发生率也更低(P=0.03;relative risk:0.54;95%CI: 0.32-0.91)。

表1. 入组患者基线资料

90531659223522465 

表2. 术中相关数据和术后30天结局对比

19141659223522986

本研究的Central Illustration

72961659223523166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与Classical Implantation Technique相比,Cusp-Overlapping Projection可显著降低自膨式瓣膜TAVR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专家点评 张海峰教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房室传导阻滞及其所带来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是使用自膨式瓣膜进行TAVR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已有研究显示瓣膜植入深度是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如果如何减少瓣膜植入深度同时不至于瓣膜过高是目前面临的一大困扰。瓣膜释放时的投照体位是影响瓣膜最终深度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显示,与经典投照体位相比,Cusp-Overlapping(即左右窦重叠)作为释放瓣膜的投照体位,可明显减少瓣膜最终植入深度,从而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需要。

减少TAVR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方法算是老生常谈,所有该研究创新性算不上太高。但是,该研究设计严谨,样本量较大,尤其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减少TAVR术后高度房室传阻发生率及永久起搏器植入需求的易行办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意义较大的参考。

专家介绍

68231659223523231

张海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介入心脏病学组副组长,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湾区心脏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心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曾获北美中华心脏学会(CAAC)青年研究基础与转换医学青年研究者优胜奖(2017年),长城青年医师奖二等奖(2018年),第五届羊城青年好医生(201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中山大学及院内等各级基金项目十余项,近年发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发表SCI期刊论文近30篇,影响因子累计170左右,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

来源:APSH青年俱乐部

编辑/排版:医心网协助编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TAVR,起搏器,瓣膜,研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