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医院、医护人员的恶意舆论该停了!医患关系经不起虚假信息祸害

2022
07/15

+
分享
评论
护理人.
A-
A+

不实信息以骇人听闻的标题,煽动性的话语,挑动公众本就脆弱的神经

这把“椅子”暴露出的问题应该被看见!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湖南某县人民医院,坐了医院内摆放的椅子竟然被收取了费用。有人向拍摄者解释,座椅费10元并需要押金10元,次日退还押金。 一石激起千层浪,“想钱想疯了”“掉进钱眼里”“吃相难看”……网友的质疑和批评之声顿时响成一片。但根据医院回应来看,所谓“坐椅子收费”其实是一个误会。

No.1

“坐”一次10元的椅子其实暗藏玄机

在院方的公开声明中,我们发现,事件中的“椅子”实为智能陪护床,具有陪护床及陪护椅双重功能。当陪护椅使用时不收取任何费用,只有根据提示扫码付费后才能打开当陪护床睡觉使用。

  71241657840244127  

“坐椅子收费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涉事医院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皮先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传的收费座椅系智能陪护床,扫码后可以展开成床,供患者家属进行陪护。

环球时报澎湃号   换言之,   仅仅是“坐一下”是不会收费的。同时,通过调查,医院为每位住院患者均提供了免费座椅,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9831657840244736

其实,智能陪护床并非新鲜事物,很多地方的医院都引进了类似设备。一个常见的智能陪护床为何会激起舆论的强烈反响?本是方便患者的好事,怎么成了医院的“乱收费”?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No.2

不实信息的传播加速了舆论风向的转变

此事一出,不少媒体争相报道,短时间内形成了舆论漩涡,将医院、患者、医护人员、物业等相关人员卷进“风口”,真相在这一刻显得微不足道,大家的言论也从一把“椅子”转向医患关系、医疗体系不健全、医疗与商业的界限等等。

这些敏感话题的加入,致使舆论风向形成一边倒的趋势,即使事件反转如期而至,依旧有部分网民认为医院的做法不合理:诸如“陪护设备属于公共资源就应该免费提供给家属!”、“智能陪护床是否属于有强制患者家属消费的嫌疑?”等说法依旧霸版评论区。

其实,不仅是“椅子收费事件”,还记得2010年深圳的“缝肛门”事件吗?媒体最开始的噱头是“助产士嫌家属红包太小,竟缝上孕妇肛门“。彼时,医院“伤天害理”的嘴脸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虚假新闻也曾掀起不小的舆论浪花,让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然而,如何阻断不实信息的迅速传播?这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作为舆论导向的风向标,这要求新闻从业者具备极高的职业操守和媒介素养,将事件的真实性放在新闻报道的第一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舆论导向。

而作为信息受众的人民群众,则应该具备独立的意志,拥有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新闻报道具备最基本的判断力,避免盲目跟风。

一位一线医护人员表示,媒体在传播不实信息的过程中,虽然应负主要责任,但是,最令人感到不安的还是舆论发酵过后,更多过激事件的产生。医院作为医护人员的执业主战场,应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给医护人员更多安全感。

No.3

杜绝“妖魔化”

医疗体系还需继续努力!

作为事件发生主体之一医疗机构,针对如何摘掉“妖魔化”帽子这一问题,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回溯相关舆情发酵与扩散的过程,不难发现,不实信息以骇人听闻的标题,煽动性的话语,挑动公众本就脆弱的神经。面对这类事件,医疗机构或许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从速、从实保障医院、医护人员的切实利益乃至人身安全。

建立、健全院内沟通渠道

 让我们将目光再次集中在智能陪护床事件上,对比院方发布的公告和此前部分媒体的报道评论,可以看出,院方公告事实更加明晰,对于舆论针对的收费、是否强制消费等观点做出了明确解读。针对医护人员未能及时解释清楚的情况,院方作出了诚恳道歉。

但是这份公告发布时间较晚,未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响应大家的疑问,可见院方在了解事件实情的流程上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针对虚假信息传播的问题,院方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就需要进一步打通院内沟通渠道。

同时,应有针对性的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将虚假信息传播问题从源头解决。

加强医务人员应急反应培训

 针对虚假信息散布可能衍生出的一些突发情况,医疗机构应全面考虑、周全处置。针对与患者、家属接触最密切的一线医务工作者,院方要及时组织应急陪训,避免意外事件的再次发生,保障医务人员执业安全。

做好信息公开及必要的宣教工作

 针对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医院运营模式产生误会这一问题,各医疗机构应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及时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院内公告等形式将必要的院内动态及时告知来院人员,避免因产生误会造成一系列后续问题。

同时,各医疗机构应做好和谐医患关系宣教工作,针对医护人员,要从服务态度、专业性、同理心等几方面落实培训,对患者及家属做到及时回访、落实宣传,以此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来源:华医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护人员,舆论,虚假,恶意,院方,医疗,患者,媒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