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一社区卫生中心70多人被辞退

2022
07/11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在别无选择中活下去,像一块顽石,就是我们这代医务人员的英雄主义!

近日,华中某省会城市一社区卫生中心向医学界透露,因为难以支付新招聘核酸采样人员的工资,他们一次性将招聘的70多人全部辞退了。

据悉 ,因财力难支而裁员的并非他们一家,当地不少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有。

疫情三年,抗疫压倒一切,以疫情防控为主,临床医疗这一块因人力资源捉襟见肘,无法满足,收入骤减。财政也困难,补贴难到位,但医院防疫成本不能缩减,反而加大,欠药款、防疫物资等等负债压力很大。但真正压死基层医疗机构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常态化核酸检测。

疫情三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医疗卫生机构。

特别是常态化核酸检测这一块,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口难以言说的痛。江淮医学曾经发文一大半人被抽去核酸采样!乡镇社区医院快瘫痪了,专门对此作出过深刻剖析,引起了强烈反响与共鸣。

那篇文章阅读近六万,留言五百多条,因微信公众号最多只能精选一百条,许多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建设性的留言,未能得到精选。在此,我将一部分摘录发布,与大家共同探讨:

@ms.lee: 疫情3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苦苦撑着,就像笔者所说,一开始以为疫情不久就会断,去年全民接种,没日没夜的,都追到田埂上去接种了。今年开始到现在,就是不停的全民核酸检测!自从疫情开始后,医院收入大幅度缩水,去年年底院长都说绩效考核奖金要减下来了,大家职工说累了一年,别说要加班费了,这个年底绩效还是别少了,不然真的寒心了!领导有领导的难处,我们也能理解,但是医务人员也是人啊,也要养家糊口啊!听说,今年的绩效奖金减少那是必然的了,因为实在发不出了啊!国家有难,我们应当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但是有谁能理解理解,基层医疗工作者的苦和累呢?

@任医师: 2019年11月份入职卫生院,2020年三月份开始,一直是这种状态,加班和防疫常态化,开会领会上级精神文件,无休无止,轮转样工作,身心俱疲,临床工作已经是附属。上公路,测码,测核酸,下村测核酸,外出抗疫。我们外出支援抗疫,连一线证书也没见过。

@A: 有的科室就三个人,还得抽两个去采核酸,医院还得预检分诊,你说这活怎么干?不要求有补贴了,油费车费不算啥,热点累点没什么,就是去采核酸的时候人家那个态度!永远都记得有一个男的,带孩子来采核酸,采完了他凶我说就是走走过场,你认真干什么?说完就一直在我旁边清嗓子吐痰,我让他不要随地吐痰,他说我又没吐你身上去,我希望大家能理解理解我们的工作。

@smileagain: 我们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路口执勤,返乡人员采样,支援其他城市一样不落。人手严重不够。这些都是我们的本职工作,都没有怨言。但是疫情稳定了也没有一个领导敢于做出决定,撤销执勤点,都怕担责任,怕丢了乌纱帽。就这么耗了两年半!补助什么的就别说了,疫情控制了能把执勤点及时撤了,就最好了。

@微熏海棠: 我去年在隔离点呆了差不多两个月,开始说一天400,后来变成200,最后又变成100,等到年底该兑现的时候,领导居然说没有接到文件要求发补贴,敢情去年白干一年,一天24小时守在那里,说白天上班是应该的,不发钱,节假日呢?怎么不按一天算三天?休息都是自己的本休,要不是为了疫情平息,说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空城旧梦: 哎,真的无语了!基层单位真的快垮了!干了三年了,不说有补助,正常工资都欠了几个月,医保社保欠了两年半没交,医院没钱啊!其他事业单位社区工作者,参与活动一天几百的补助,看着眼红!基层医疗单位还得倒贴,医生护士也得倒贴钱,开着自己的车,烧着自己的油,没得一分报销!就是坑死基层医疗单位了!

@愿随心动: 我们归入公立医院一年余,没有身份,没有补助,只有增加了各种公卫工作,卫生院的核酸也要我们去采,更别说高速口、全民免费核酸、学校、政府各个单位、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入户采集………下夜班照样要出去,单位加班加点效益下降,收入减少,没人管,我们才更惨!

@听心: 基层医院的工资待遇即将成为压死基层医务人员的最后一根儿稻草!疫情当前大家无怨无悔,工资待遇让大家彻底寒了心,理由就是没有业务,所以肆意克扣工资,不让休班,大家有家有口,如何生存?

还有很多,大同小异。就不一一贴出来了。

鲁迅说,人类的悲伤并不想通。但很奇怪,看到这些留言,我也会感同身受,心里憋屈。不用说,我想你们亦是如此。

人生豪迈,人生其实也是妥协,疫情之下,想回到从前,恐有些天山路远了。时代有着断裂的规则、轮转的命运,时代江水流淌至此,你我譬如蜉蝣。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不开始裁减临聘人员。而这些临聘人员不少原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用于临床或者公卫的。但因为疫情之下医院业务量下降,收入难支他们的工资,不得不予以辞退。而他们的工作量,无疑转嫁到其他在编医务人员身上,负重前行。这就是后疫情时代,基层医院的水面之下,不被人看到的状态。

不含蓄的说,中国的医院,哪怕是基层医疗机构,其实都是半市场化。你不想谷贱伤农,那么,就是谷贵伤谁?

我就不好再往下说了,大家自己想一想。

毫无疑问的是,想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吃饱饭更吃好饭,靠情怀是没用的,一个医务人员的价值,必须交给医疗市场去评判,由患者的脚去投票。医院终究是要靠医疗技术实力站稳脚跟的,医疗市场评判一名医护的标准,并不是价值观,而是实实在在的临床技术力量。

这是最公平正义的评判标准,因为代表了患者对医院水平的认可。医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是摆出说自己多么道德高尚,而是患者的选择。医护人员的价值,说俗一点,终究体现在你为医院创造的利润中。否则,你就会被院长画大饼,或者忽悠望梅止渴。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可以艰苦奋斗,可以共度时艰,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这些都没有错,牺牲是为了未来更美好。但是,付出不怕,就怕付出的一切,忽然之间就没有了价值。

说实话,动不动就把正能量挂在嘴边,劝大家要砥砺前行,医者仁心,要么是门外汉,要么是道德婊,非蠢即坏!

我特别恶心这类人!

正能量挂在嘴上,负能量潜伏心里,嘴上的正能量很光鲜,心底里阴暗成性!

要认清君子和小人。看清一个人的嘴脸,不要看他对领导的态度,要看他如何关心爱护底层的普通人。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不仅需要工作,还要有尊严地工作。人不仅要努力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更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没有人天生就要其他人做牺牲,哪怕是再崇高的目的,哪怕他再卑微再渺小。

人不一定非要有强烈的善恶是非,但人一定要拎得清,要学会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

光喊加油,是没办法驱散新冠病毒的,不管是加92号汽油,还是加95号汽油。得实实在在的加油,把钱给到位!

《盐铁论》里面桑弘羊就对儒家明确指出,道德不可依仗,好听的话谁都会讲,具体怎么做,要看行动。

医生你喊白衣天使可以,但不能真的把他们当作神,有超越自然的力量,吹口气就能治好病,就能把病毒吹跑。

疫情之下,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渴望》里的刘慧芳,《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活着》里的徐福贵,《人世间》里的周秉昆。医务人员就像他们一样,勤奋、善良、老实,肯吃苦也肯吃亏,面对现实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和如山压力,他们以强大的韧性默默消化痛苦,顽强地坚挺地活着。

在别无选择中活下去,像一块顽石,就是我们这代医务人员的英雄主义!

我们的泪水,应该为他们这样的人而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疫情,核酸,医院,医务人员,基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