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允许发现可疑后同步进行抗原检测,无疑可以提高监测能力。
6月28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主要修订内容有四大方面:
主要修订内容
1)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核酸检测措施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采集口咽拭子”;
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
2)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
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
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3)完善疫情监测要求
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
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周2次;
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4)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其中完善疫情监测要求方面,提出了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具体看,第九版规定,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2 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也可同步进行抗原检测,尽早发现疫情。 基层医疗机构虽然作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之一,但也一直面临核酸检测人员、检测设施、检测能力等不足制约。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允许发现可疑后者同步进行抗原检测,无疑可以提高监测能力。 一位传染性疾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抗原最大的优势是实效性,其次才是方便性。 3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下称《方案》),提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至此拉开了抗原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有抗原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发布的第九版方案从政策面来看是再度强化了抗原的应用,但具体的实施细节还尚待细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