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一家人都忙坏了,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是全家人一起行动。”
刘庆民今年60岁,严格算起来,他干村医已有44年,一直服务于自己的家乡——山东省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
从拥有手机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一直保持着24小时不关机的习惯,“这样,在村民需要的时候,我就能第一时间赶到他们家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的服务范围更宽泛了:不仅要满足村民的健康需求,还要保证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不出差错。于是,他经常在凌晨一两点被手机铃声叫醒,随后立即披上衣服出门“战斗”。
村医们的职责
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长期以来在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村卫生室成为农村防疫中最前沿的“哨点”,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隈泉村卫生室共有3名工作人员,其他两名是刘庆民的儿子与儿媳。“疫情发生以来,一家人都忙坏了,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是全家人一起行动。”
刘庆民介绍,他们会根据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等不同要求,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居家隔离对象的监督、管理、采样、消毒等工作,还要分发各种宣传材料,更要保障好慢性病、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就医用药需求。
“村里独居的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是我们照顾的重点,我们要定期到这些老人家中给他们检查身体,向他们宣传防疫政策和防疫常识。”
疫情发生以来,发生过多起以农村为源头的波动。“最开始,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和防护条件的确较薄弱,但随着防疫的不断进行,加上相关部门和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的帮助,农村的防疫已经逐步完善了。”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动员各级力量,发挥好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广大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力量,落细落实防控措施,强化群防群控。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及时动态掌握人员流入流出情况,加强对农村重点场所防控管理,避免人员聚集,并做好疫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刘庆民介绍,上级部门会帮忙制定各项防疫细则和措施,县医院会提供各项防疫物资,“我们只要严格落实这些措施,就不会出问题,泗水县各个村都没有发生过疫情。”
上述《通知》还提出,要广泛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掌握防疫知识,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及时接种疫苗,加强自我防护。
对此,刘庆民认为,宣传工作特别重要,“村里最常用的形式就是喇叭和微信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餐、不串门、不扎堆等这些基本的疫情防控常识大家都知道。”
此外,村民的配合度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因素。“村里所有居民已经按照要求接种了三剂新冠疫苗,每次进行常规性核酸检测的时候,大家也都很配合,喇叭一喊就都来了。”
村民们常说,“防疫是大事,国家这么重视,咱可不能拖国家的后腿。”
调研不停 筹备“两会”建议
除了是一名普通的村医之外,刘庆民还是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从2018年到现在,他已经提出了二十多条关于基层卫生工作的建议。这些建议的形成,离不开他在工作之余马不停蹄地调研。
就说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盲点和漏洞,刘庆民就在调研中发现了不少,他重点介绍了两项:
一个是工作人员执行力度。泗水县周边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每个村口都要求24小时有人值班,“白天的时候还好,晚上大家就容易精神麻痹。”他发现,有不少卡口的工作人员会喝了酒之后上岗,也有些人员会在站岗的时候打盹、睡觉。
因此,他认为,现在各项政策和措施都没有问题,最关键的漏洞往往出现在“人”的身上。“要想防疫不出错,各个关口的工作人员都要负起责任。”
第二项也是乡村振兴中常见的问题,刘庆民格外关注这一点,他叹了口气接着说:“就是垃圾分类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倡导垃圾分类,但很多措施在农村落实并不到位。“垃圾不分类首先是影响垃圾的高效处理,其次,也会造成疾病的传播。”
有不少村民都有收废品的习惯,他们经常需要从垃圾堆中翻出可回收垃圾。“很少有地方会对垃圾进行消毒,好多村民翻捡的时候都不带手套,也不戴口罩,这对他们的个人健康非常不利,也不利于疫情防控。”
村卫生室能力的提升
记者电话采访的当天,刘庆民非常忙:原本约定上午的采访一直到晚上7点才开始。“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领导来了,来我们这儿落实学生实习的事情。”
据了解,隈泉村卫生室是济宁医学院“大爱铸魂”项目实践育人基地。多年的基层从医经验,刘庆民探索出了“医疗+文化”农村养老新模式,即依托乡村卫生室医护资源,建设多元化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以缓解农村养老的问题。这些也都曾作为他的两会建议提交过。
他表示,未来,隈泉村卫生室将充分利用医学院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把“大爱”情怀更好地传承好、挖掘好、利用好,一方面为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做好立德树人提供更好保障,一方面,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当前,城乡医疗卫生资源还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特别是农村,孤寡老人多,很多老人都有慢性病,在心理方面他们需要有人关心,身体健康方面也需要格外关照。”
与这种状况相矛盾的是,村卫生室人才极度缺乏,常常青黄不接。
事实上,村卫生室能力的提升一直广受关注。今年5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中就提出,要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完善基层公共卫生设施,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持续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推进村级医疗疾控网底建设。
近两年,山东省也先后启动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万名村医进课堂”行动,实现村卫生室提档升级。
刘庆民说,他要尽力把村卫生室建设得越来越好,筑巢引凤,“希望乡村医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切实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