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各种互联网社交平台上也迅速聚集了一批网红医生,各种社会办医蜂拥而至,其实早已预示着医疗市场化的改革迹象,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医生不再是属于医院,而是属于自己,那些具备个人品牌的医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完全靠着医院平台的影响力而没有个人品牌价值的医生逐渐往冷板凳上靠边坐。
最近南北两件事,无不预示着这个进程的加快。
南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华南区排名第一的医院,也是老百姓心中技术实力强大的民生医院、公立医院,早在两年多前,就开始大力在推崇市场化医疗服务,2018年11月,妇科生殖医学中心及精准医学研究院正式启用,与中山一院总院只有数百米之隔,启用后的妇科生殖医学中心全面提升了硬件软件服务,新增了近100个床位,并设置VIP诊室,提供的是市场化的贴心服务,当然与之相匹配的,也是高于公立医院统一收费标准的市场化收费机制。
2019年9月,中山一院特诊医学激光美容中心成立,这也是按照市场化收费模式正式进军医美领域的例子,优质的医疗资源加上市场化的高端服务,换取更多的高收费。
2021年4月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2019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院成绩大幅提升,获评A++,排名全国第四,这也得益于中山一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接下来,中山一院将重点打造广东国际精准医学中心。国际精准医学中心的服务内容决定了其瞄准的就是高端患者人群,普通医保患者是无法享受这么高端的医疗服务的。
几乎与此同时,北边也有了新变化。
2021年4月,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和国际医疗服务管理的通知》,明确北京市将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用于特需医疗服务的床位数,其不得超过医疗机构登记床位总数的10%。医疗机构开展特需医疗服务情况要向社会公示。背后的含义就是北京市将放开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促进国际医疗服务发展。 医疗机构内设的国际医疗部在完成政府委托的涉外医疗服务任务外,为社会提供的医疗服务属于特需医疗服务,根据《通知》,确定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从事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的比例,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变化实行动态调整,选择特需医疗服务坚持患者自愿原则。
我不禁要问:作为医生,没有个人品牌,患者为什么花高价在国际医疗部选择你?既然可以在院内高价问诊,为什么不到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去?还有那些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去不了国际医疗部,难道去互联网医疗平台不香吗?舞台是广阔的,只要你具备技术实力和个人品牌,这些限制都不是藩篱。
公立医院医生市场化速度加快,医生主导医疗服务的本质永远不会变,具备个人品牌的医生永远是主导者,就怕你甘于坐冷板凳。
*文章转载《医友Plus》公众号* *图片均已获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