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是症状,而不是疾病。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一般日间排尿次数为5-6次,夜间为0-2次,每次的排尿量大约在200-300ml;而当白天排尿超过8次,夜尿超过2次则视为尿频。
“尿频尿急”
很多人对它不以为意
但却暗藏“杀机”
不少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
认为尿频尿急是绝经“后遗症”
常常选择默默忍受
却没有从根本上重视
或者并不知道
可以通过医疗技术得以改善和治疗
热问一
什么情况就算是尿频?
尿频是症状,而不是疾病。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一般日间排尿次数为5-6次,夜间为0-2次,每次的排尿量大约在200-300ml;而当白天排尿超过8次,夜尿超过2次则视为尿频。
热问二
什么是“排尿日记”?
想要准确地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有尿频、尿急症状,单靠自我感觉往往是不够的,张晓薇主任提出要学会记“排尿日记”,将自己24小时内每次饮水和排尿的量及时间记录下来,通常连续记录3天,然后带好这个小本本去看医生,医生根据每天记录的总尿量、每次排尿量、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等数据,更准确地做出判断。
热问三
夜尿症和夜间尿频有什么区别?
夜尿症有很多原因,通常关注就寝至夜睡后起床这一段时间排尿的次数和排尿量,它包括入睡前和睡醒后时段排尿的次数和量,受睡眠障碍因素的影响会更多。
而夜间尿频是指进入睡眠状态后起夜上厕所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增多;夜间排尿次数在2次或者2次以上,尤其是老年人,夜间尿频次数可达到7-8次,甚至10多次。
热问四
尿频跟哪些因素有关?
导致女性尿频、尿急症状的因素有多种:
生理因素有饮水过多、精神紧张等,此种情况导致的尿频、尿急多为短暂性的,无需过度担心;
疾病因素如尿路感染、腺性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或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尿频是由于肾虚或者感染引起的,盲目自行用消炎药或中药导致病情延误。
张晓薇主任建议,在排除生理因素导致的尿频、尿急症状后,就要考虑疾病因素,尿频、尿急症状的病因查找和治疗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盲目治疗不但耽误病情,甚至加重疾病进展。
热问五
尿频的临床分类有哪些?
临床上尿频可以划分两大类,分别是非神经源性和神经源性,非神经源性尿频较为常见,主要包括炎症(急性膀胱炎,尿道炎)、肿瘤(盆腔肿瘤)、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结石、膀胱粘膜的病变等;神经源性主要是中枢系统和周围神经的病变。
而对于找不到病因的尿频为特发性尿频,称之为膀胱过度活动症,主要表现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尿频、尿急、夜尿症状和/或伴有急迫性尿失禁。
热问六
临床上有哪些查找尿频原因的方法?
当考虑为炎症时,可取中段尿行尿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有盆腔B超、泌尿系统超声检等,必要时行膀胱尿道镜检查。
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盆底疾病诊疗中心引进了影像尿动力系统,能较为精准地鉴别是膀胱功能问题还是尿道功能问题引起的尿频。
热问七
尿频是中老年妇女的“专利”?
很显然不是,年轻女性主要以白天尿频居多,中老年女性主要以夜间尿频居多。很多办公室白领女性由于饮水习惯问题,经常分次小口小口喝水,想起来就喝一点,无形中出现尿频的症状。
张晓薇主任建议,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要正确看待尿频这个问题,不能因难以启齿、尴尬而拖延病症,出现尿频症状可以到正规医院的盆底专科就诊。
热问八
所有的尿频都需要治疗?
张晓薇主任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尿频都需要药物治疗,有些可以通过生活习惯改变及膀胱训练的方式改善,例如
年轻白领在办公室喝水时应该一次定量饮水,切勿分次少量饮水,同时减少饮用咖啡、浓茶等,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另外,膀胱功能训练指不要在自己一出现尿意感时,就去上厕所,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排尿的注意力,通过适当的憋尿和提肛运动,改变膀胱的敏感性,这样可以逐步地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对于改善尿频症状也有较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方面有M受体阻滞剂(伴有青光眼、膀胱功能欠佳禁用)、β受体激动剂两种,治疗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物理治疗包括盆底肌磁刺激、生物反馈,针灸疗法,胫后神经刺激。
经药物治疗3个月仍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膀胱肉毒素注射、膀胱灌注或骶神经调控治疗等。
热问九
大笑、咳嗽漏尿怎么回事?
尿失禁通常分为四大类:
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咳嗽、大笑、打喷嚏、提重物时,是由于女性腹压增加,尿液失去控制不自主地流出,是产后妈妈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
急迫性尿失禁指的是当有强烈的尿意时不能由意志控制而尿液经尿道流出,临床特点为尿急、尿频、夜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控尿时间极短;
混合性尿失禁指压力性尿失禁同时存在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症状间有相互影响、相互加重的倾向;
充盈性尿失禁常有少量尿液自充盈膀胱间断流出,膀胱没有感觉,临床特点为尿频、尿淋漓不尽、尿残留,像水缸水满了往外溢出,呈持续性可间断性的漏尿。
热问十
出现尿失禁会自行缓解吗?
答案很显然不会。许多患者对尿失禁的原因和治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漏尿”不是大病没必要治,或害羞不愿说出口,有的女性甚至认为这是正常现象,生好孩子的女人都有的,往往延误治疗时机。事实上,尿失禁并不是生育或年龄老化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它是一种既可以治愈也可以预防的疾病。
专家介绍
张晓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盆底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盆底中心妇产科学术带头人。
专业方向:擅长妇科肿瘤、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与子宫脱垂的诊治和妇科肿瘤和女性不孕症的微创手术治疗、尿失禁与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
徐丽珍
副主任医师,妇产科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
出诊时间:擅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科宫、腹腔镜技术、妇科肿瘤、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陈礼全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
专业方向:擅长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病变、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微创治疗,尤其擅长子宫脱垂、阴道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及手术、物理治疗。
主持人
王苏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专业方向: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盆底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治及女性盆底物理康复治疗、女性尿控等。
编辑: 禾安、美娟 责 编: 阿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