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情况可保留,4种情况必须拔除!

2022
05/16

+
分享
评论
中卫护研院
A-
A+

 CVC和PICC(无瓣膜、耐高压)均能满足重症患者的静脉治疗需求,皆可作为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

《共识》都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包括导管的类型及特性、置管及日常维护操作、导管相关常见并发症处理等内容。  

目前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都有哪些?

当下,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包括3种:  

 (1)   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

(2)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3) 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

       CVC和PICC(无瓣膜、耐高压)均能满足重症患者的静脉治疗需求,皆可作为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监测及治疗的需要、技术因素及并发症风险个体化选择。

与CVC比较,PICC具有哪些优势?

1、通过上肢更安全地插入,避免气胸。

2、便于由护士主导的血管通路团队置入。

3、在特定患者(如凝血病、病态肥胖症、头颈部损伤)中有临床优势。PICC避免了CVC穿刺相关的机械性并发症,还降低留置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是CVC很好的替代选择。

4、耐高压型PICC能满足多种治疗需求,置管风险小,CLABSI发生率低,适合重症患者使用。

耐高压适合行增强CT检查的导管有哪些?

行增强CT检查时,对注射造影剂导管的抗压性要求较高。目前可选择应用的静脉注射导管包括以下几种:耐高压静脉留置针(部分型号)、耐高压注射型PICC、耐高压IVAP等。不耐高压的CVC不推荐用于增强CT检查。    

重症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位置在哪?

重症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要权衡风险与获益个体化选择。其中锁骨下静脉发生感染和血栓风险最低,但发生气胸风险更高。对于以行血液透析为目的的CVC置管,首选经股静脉。    

常规超声检查引导下穿刺置管有何建议?

超声检查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相比传统标记法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穿刺及置管时间短、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实时定位可准确显示血管位置及血管的毗邻结构,引导穿刺对颈内静脉置管的安全性和成功性改善较大,而对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改善较小。此外,超声检查也可以检测目标静脉中血栓情况。穿刺置管人员应经过规范的超声培训。    

中心静脉导管管尖位置对中心静脉压有何影响?

导管尖端过浅,中心静脉压偏高,导管尖端过深位于右心房内,中心静脉压偏低。     

中心静脉导管是否需常规更换?

若无感染征象时,中心静脉导管不宜常规更换。

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预防CLABSI最可靠方法是避免不必要的血管内导管。同时,建议每天评估对中心静脉导管的需求,尽快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重症患者选择PICC的时机有哪些?

宜选择PICC的情况: 

  (1)  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出血风险高。

(2) 病态肥胖症。

(3)  头颈部损伤。

(4)  输液持续时间≥15 d。

皮肤消毒剂与CLABSI有相关性吗?

不同的皮肤消毒剂与CLABSI发生率有相关性,建议选择含醇氯己定进行皮肤消毒。若对含醇氯己定不耐受,可选择氯己定溶液或聚维酮碘溶液。    

封管液与CLABSI有无相关性?

封管液的选择与CLABSI有相关性。与0.9%氯化钠溶液或肝素封管比较,使用牛磺罗定、枸橼酸盐和酒精封管均能够降低CLABSI发生率。抗菌药物封管液也能降低CLABSI发生率,但其可能导致耐药菌的风险,不建议常规使用来预防CLABSI。    

敷料(无菌纱布、透明敷贴、新型敷料)与CLABSI有无相关性?

通常选择固定牢固,无需频繁更换的透明敷料;若穿刺部位渗液或患者大量出汗时,可使用纱布敷料;若条件允许,可对年龄≥18岁携带有短期非隧道式CVC患者使用含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

敷料的选择应根据血管通路装置的类型及预计使用时间,患者的皮肤状况、穿刺处渗血和渗液情况、对辅料的过敏史、费用承受能力等综合评估,尽可能选择无需频繁更换的敷料。  

发生CLABSI,哪些情况暂不移除导管?

  1、非复杂性的CLABSI,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微球菌、丙酸杆菌、真菌或者分枝杆菌感染。

2 、患者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高钾或容量过负荷等急诊透析指征,此时需利用导管进行透析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可以使用已感染的导管完成一次透析治疗后再更换。

3  、如果患者没有其他可以供导管植入的位置,如大面积烧伤患者,医师可以考虑延长全身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封管治疗,暂时不移除导管。保留导管情况下治疗CLABSI仍存在失败可能,在各类限制条件解除后,建议拔除和(或)更换导管。

诊断CLABSI在上述特定情况可暂时保留导管,但需密切关注保留导管情况下治疗CLABSI失败可能。

发生CLABSI后,哪些情况必须拔除导管?

出现下列情况,强烈建议立即拔除导管:    

 1  、持续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脓毒症。经过液体复苏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后,仍存在严重休克、难以逆转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持续>36 h,应立即移除导管以控制感染。

2 、转移性感染灶形成:如果已出现新发部位感染、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蔓延性血凝块应立即移除导管。

3  、穿刺部位感染:全身抗感染治疗不能解决穿刺部位感染,应立即移除感染源,更换部位置管。

4  、使用恰当的抗菌药物72 h后血培养阳性,难以清除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真菌)也是必须拔除导管的指征。

预防导管相关血栓都有哪些措施?

应针对其形成的风险因素。如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精确穿刺置管,尽可能使用最小口径和(或)少管腔数导管,确保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并在不再需要时移除导管等。除标准化导管维护,如0.9%氯化钠溶液/肝素冲封管,不推荐常规预防性抗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PICC,CVC,拔除,敷料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