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照顾4000万失能人?智能护理机器人
据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超过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其中1200万完全失能,“如何照料失能老人”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一题。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国际上公认的失能评估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失能老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作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面临的照护服务压力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已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现在失能老人护理大部分还是靠家庭解决,而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
护理失能人的床需要具备这些功能,就是缓解以上问题的问题,减轻护理人工的劳动量,提高失能人的幸福指数。
1、床垫具有智能恒温功能。可设定在8°到48°范围内,根据患者个人感受,可自行控制床垫温度,(恒温制冷、制暖,20℃-48℃之间任意调整),解决了身体散发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进而导致身体发痒、生疮等问题。有利于患者伤口在亚低温状态下舒适正常康复,亚低温治疗对于脑缺血、脑缺氧和脑出血病人,脑炎高热昏迷和中枢性高热等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床垫具有仿生按摩功能。可减轻护士繁重的体力劳动。(通过采用脉冲气囊原理,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分为颈、背、腰、臀、腿五个区段进行仿生按摩,重新分散压力和增强血液和氧气流向高危组织,辅助治疗和预防压力性溃疡,可缓解消除患者痛苦的功效,对患者术后护理有很明显的舒适康复效果。)仿生按摩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胃肠蠕动,快速排气、可有效避免肠粘连等手术后遗症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3、整体起吊功能。俯卧位通气改善通气血流比例(V/Q)失调,促进全肺通气情况好转、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有利于气道分泌物流出。方便换洗床单被褥,有助于更好的铺平床单,防治压疮。
4、智能翻身功能。定时翻身可有效的减少褥疮的发生率,对于患者身心康复有具有积极作用。夜晚患者入睡时,可以调整到自动翻身功能,通过定时切换睡姿获得更加舒适的睡感,同时还能防止压疮的产生。
5、吊装排便清洗功能。让患者排便更轻松快捷,关键部位可以用移动花洒进行卫生清洁。
6、吊装洗澡功能。在床上可以轻松的完成洗头、洗澡等全流程操作。一个护理人员就可以轻松的给卧床患者洗澡,患者经常用温水洗澡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7、智能推背抬脚功能。白天患者在推背功能做一下可以自主坐立,夜晚抬腿功能使脚部略抬高,让血液快速回流心脏,减轻脚部肿胀。
8、杀菌功能。采用新材料和高新技术,对卧床患者周边空气进行杀菌、净化空气功能,在病床就可以享受负氧离子的包围。床垫释放动态负氧离子,可消烟、除尘,改善病房空气质量,消除患者散发出的体味。
智能护理机器人将是应对老年社会难题的解决方案之一,让更多的智能护理机器人代替人完成护理失能人的工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