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新通知,55家药企开始复工复产,涉及百济、丽珠、扬子江、天士力...
上海最新通知,55家药企开始复工复产,涉及百济、丽珠、扬子江、天士力...
来源 | 赛 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撰稿 | 颜色
01 又一批药企,复工复产
近日,一份《关于下发第二批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的通知》在业内流传,据统计涉及300多家企业,其中药企55家(具体见“附件”),包括丽珠制药、创诺制药、现代制药、合全制药、百济神州、再鼎医药、扬子江、和记黄埔、天士力等。
距离微信公众号“上海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批)》已经过去近10天。
在上海第一批666家重点复工企业中,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的企业占了近百家,涉及上海恒瑞医药、上海和黄药业、国药集团上海血液制品、上海莱士血液制品、上海凯宝、上药新亚、上海君实、复星凯特、上海罗氏制药等知名药企。
根据《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要求,企业制定疫情防控和闭环管理方案,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做到核心关键岗位和环节“人到岗、车能动、疫防好”,将方案报市/区疫情防控部门审批。实施双否决,对疫情防控不完善、安全生产不到位的企业,坚决不能复工复产。
赛柏蓝今日从上述多家药企了解到,复工复产一直在有序推进。不过,每家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不同。
进入复工名单的一家药企的高管对赛柏蓝表示,目前部分员工已经进入企业,开始重启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五一节后会逐步启动生产。不过,复工复产仍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员工的生活如何保障等。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通报,3月1日至4月26日,上海全市累计报告53.56万例新冠本土阳性感染者。
据微信公众号“健康上海12320”消息,今日(4月29日),上海市有29家医疗机构暂停部分医疗服务。
罗氏制药对赛柏蓝表示,其园区内部的生产部门和一些核心部门同事一直在岗,其它部门同事目前还是居家办公;恒瑞表示,子公司上海恒瑞已经启动复工复产程序,逐步召回员工后,将按照政府有关要求进行闭环生产。
上海市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对未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继续坚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检测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全程查漏补缺”等综合防控措施。
复工复产在有序进行,但对医药人的影响却难以统计——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分布在上海的各区,就要遵守执行各区的防疫要求,一方面,是否能进入公司无法确定;另一方面,即使进入了公司,还需要落实每个园区的防控政策,企业全面复工,依然是难题。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创新药企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尤其大,一些药企不得不面临研发和生产都停下来的局面,而创新药企的研发生产本身运营成本就很高,停工停产后损失更大。
停工停产的疫情防控要求之下,药企成本的支出仍在继续。
02 药企、医药人双双遇阻
众所周知,上海是我国的医药重城,拥有多个知名医药产业园——包括张江创新产业基地、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东方美谷、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徐汇枫林园区等。
根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1416.6亿元,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409家。
汇总两批复工复产企业名单,药企约占150家以上。到底有多少药企还未复工,仍未可知。
上述药企高管进一步表示,疫情对药企供应链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是长期的。疫情严重的时候,供应链基本都断了,很长时间内恢复不过来。即使能恢复生产,也是用之前的库存,因为重新购货难度太大了。
“有的制造商会把产能转移出国内,有的供应商将不再在国内采购。即使供应商不变,运输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进口或国产的货从哪里来?谁来运?多长时间能到货?”其认为,一切都还没有着落。
目前上海在公路方面于4月18日正式启用全国统一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严格落实省界道口“通行证+48小时核酸阴性”“即采即走即追”制度,并推出上海港集卡电子通行证,集成车辆、货物、驾驶员核酸及抗原信息,后者失效通行证即失效等措施。
今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包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安徽、吉林、河北、广东等在内的10余个省市高速管控封闭,部分收费站出入口、服务区关闭。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今年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已经处于2020年3月份以来的历史低点。
物流不便,人员减少,企业流通端的问题凸显。
医院、药店等终端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因接诊感染者等原因,不同地区的医院涉疫、停诊此起彼伏。
比如,今日(4月29日),广州卫健委通报,广州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例。
据赛柏蓝梳理,这些新增感染者涉及的重点场所包括位于越秀区农林街道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和位于白云区的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
4月28日消息,北京朝阳医院发现一名初筛阳性人员,根据北京朝阳医院官微 消息:即刻(4月28日)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本部(朝阳区工体南路8号)门急诊暂停接诊患者,本部院区实施封闭管理,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北京发布停诊公告的医院还涉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地坛医院顺义院区等。
至于零售药店,据山东省济南卫健委消息,目前济南市药店已暂停销售“四类药品”——通常指,退热药、止咳药、抗病毒、抗菌素药品。
“四类药”反复停售导致其销量不断下滑——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中咳嗽和感冒用药销售额同比下降37.96%。
由此可见,目前生产这类药品的企业在零售端销售很难再有突破。伴随销量下降的可能是企业药品产量的缩减。
疫情下,药企的生产、研发、流通端、零售端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