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援沪重任下达,面对着传染性远超于前的奥米克戎,他走上了最前线。
为了遏制暗流涌动的病毒,喧嚣繁华的上海已经缄默了数周时间。而在这座巨型城市的“血管”里,奔涌着来自全国各地前来支援的医疗人员,如白细胞一般四处扑灭奥米克戎的威胁。其中,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自3月31日起,已连续派出三批医疗人员援沪,作为台州医疗队的主力担当,他们的任务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与艰辛,而在他们自己视野之中,这场“战役”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收集了部分援沪医疗队员的日记和感悟手记,为大家展示在援沪一线的一些可能并不为人知的故事。
王赓歌讲解防护服穿脱
王赓歌,台州医院院感科主任,台州首批援沪医疗队感控专家。
作为台州地区的院感权威,王赓歌的行程伴随着疫情起伏几乎没有停歇。而当援沪重任下达,面对着传染性远超于前的奥米克戎,他走上了最前线。
院感工作是保护医疗队员生命安全的底线,落实于严格的规则和严谨的细节,是最不能“感情用事”的职责,但通过他的日记,我们能感受到“无情”的背后还包裹着更多细腻的情怀。
3月31日 出征
从三门回来参加下午的防控组会议。会议没开10分钟,张锐利书记叫我到办公室,收到紧急通知,台州市要派核酸采样队去上海,需要总领队和院感专家各一名。在三门已待了1个星期多,接着去上海好了。上次错过武汉,这次不能错过上海。况且科里都是女同志,有各自的家庭要照顾。冯杏君主任已经带队去过三门,对这支队伍的运作了如指掌。去食堂吃了个晚饭,回家收拾行李,和丹晖说了一下情况,嘱咐妈妈问起来就说我还在三门。返回医院,等车时间里给队员培训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间向省人民医院援沪队伍的感控员李海薇老师请教了上海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意外地得知她是台州人。给队员们分享了刚得到的信息,最大的挑战是长达5-6个小时的工作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4月1日 首战
大概凌晨2点到达湖州驻地龙之梦酒店。我绕了圆桶形的电梯间两圈,才在服务员阿姨的指引下找到属于我的通道(尽头有个海狮图像)。匆匆洗漱就睡下了。
天还未亮,就被外面大巴车的声音唤醒了。因为第一次出任务,特地让队员们穿一套备一套防护用品。在车上吃过简单的早餐(这是一个感控风险点,后来在我的要求下改送餐了),酒店还给每人提供了一份午餐。就这样穿着防护用品,怀着忐忑的心出发了。
第一站嘉定安亭。到集散点(镇政府办公楼)后,由社区的同志开车送我们分批去采样点。
到社区后选择上风处调整采样队员的位置,拉开两张采样台的距离到5米左右,使同时采样的居民至少间隔3米,兼顾了工作流程和交叉感染防控的问题。
工作结束后脱掉防护用品,仅戴防护口罩上社区的车回集散点是有风险的。队员们带了备用的防护用品,我教她们在脱卸结束后互相配合用打开无菌包的方式取出包装里的清洁物品换上。
回到集散点,在空旷的大街再次脱去防护用品,上车返回。每个人都困得要命,完全没有胃口吃准备的简单午餐。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集中采集后王赓歌独自整理医疗废物
4月3日 练兵
计划突变,连续两天休整待命。不少队员以为驻地酒店就是放松休息的地方,检测核酸时穿着酒店的浴袍和拖鞋就下来了。迎战奥米克戎这样的对手,需要严格的纪律。在驻地还有多支省级医院和其他地市的队伍,我们应该展现出台州医疗队的风范。我整理了驻地酒店感控管理制度和核酸采样现场感控要点,经领队和各医院队长讨论后分发执行。在冯杏君领队的支持下,布置了防护用品使用的分级考核。我逐一点评各分队长的穿脱防护用品视频,并结合自己心得录制了脱防护服和手套的视频发到各个群。
4月4日 会战
凌晨3点25分我们从驻地出发,到达松江区时一轮旭日东升,目光所及,一片生机。今天是上海的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据说汇聚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医务人员。能和这么多的同道一起携手奋战,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希望。在车上抓拍了一张照片,发了个朋友圈,期盼日出疫散!
完成工作后,和冯主任领队在马路上等待队友陆续归队。对面的公寓楼里有个小女孩(大约5岁的样子)不断和我们打招呼,还用双手比心。爸爸一声口令,一家三口突然一齐喊“感谢浙江!上海加油!”。这样的镜头在武汉抗疫的电视上经常看到,但身临其境,刹那间热泪盈眶。左邻右舍也纷纷探出窗户,挥着双手或者小国旗对我们说:“谢谢!” 冯主任也赶紧向他们挥手致意,并用双手比心。我用手机记录了这一珍贵的情景。
深夜接命令,海宁疫情紧张,明天转战斜桥。
4月5日 清明
从斜桥回来,看到哥哥的留言,跪拜了父亲的照片。
4月8日 中暑
今天天气预报最高气温26度,要在平时,可谓风和日丽,正是踏青郊游的好天气。但在淞南采样现场,尽管搭着凉篷,裹着防护服的队友们仍然顶不住午后室外的高温,陆续出现恶心、头昏等中暑症状。我们赶紧让这些队友就近撤到社区外面阴凉的地方,一边脱卸防护用品,一边联系大巴来接。经过及时散热、补水休息等处理,队友们幸无大碍。
晚上向秦杰主任请教了防中暑的经验。在高风险的环境里要兼顾救治和感染防控是很困难的,重点在于预防,万一出现急需救治的情况,优先处理中暑。我把想法给徐颖鹤书记留言,他回复说:“我支持你这个选择,中暑会危及生命,生命至上原则。”
仔细学习了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其核心要点是:补水和散热。急诊科同志对中暑救治有丰富的经验,请成琼制订了《核酸检测医疗队预防和救治中暑注意事项》。我加了个原则:重在预防,互相照护,及早撤离。
4月15日 家乡
队友们说今天开始我们的行程卡上看不到台州市了。那是因为我们面对上海,家乡在身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