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匠王科:礼之滥觞

2022
04/19

+
分享
评论
吴帅
A-
A+

喜怒哀乐之未发,而敬诚于心,是谓“中”;若发,须依礼而发,发而皆有往来,是为中了礼节,礼成谓之“和”。中,是天下的大本,须臾不可忘本。和,是道的发挥与达致,所谓天下之达道也。   

礼,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或许有太多太多礼数,一时难于全部熟悉,更难于践行到位诸礼。人人只要每日用心在意,知一礼,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积少成多,就堪称“日日新”。 

习礼而不忘却,源于心中对礼的忠诚向往。 笃信,礼是成就的不二途。 这个笃信,高度概括为一个字“敬”。 

心中有敬,乃能重礼习礼,若无敬,则于礼轻慢,终无礼成。有人说,真诚待人,谦卑待人,云云。其实,若问其人何谓真诚,何谓谦卑,其人往往张口结舌,大约也许可能如是,马马虎虎说不清楚。空话大话虚三套,自以真诚为真诚。真诚,不是待人的法则,法则尽在礼中。真诚,是对礼的心态。   

真诚待人,而人有千千万,真诚如何应付。真是精神的根,真如不动,以不动待世人变动,是脱俗离世的节奏。诚然人生的终极方向是真谛,然而,修身的途径,先入俗习俗,乃能言及离脱。先拿起,乃有资格放下。真诚,体现在精神的专注力,人事繁华,不与专注匹配。真诚,须意念集中,于一点处发力。这一点,直指“敬心”。 

敬,是一切礼的基础。礼有万千貌,俱发乎心。若无敬而习礼,是为舍本逐未。礼,是处世之智,并非本根层次。礼智信,信,是根本所在。真理一成不变,变动的是余九成。九成的变动,成就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世界是变动的,只可以智取待。所信的,是那不变的一成,于世界万象中并不显示。信,不在外象的世界,信,只在心中。 

信,任之以心,且惟有其心,乃能承载信,所谓信任,任物者心也。 信任,即信心,二说近义。 

天覆地载,于众生中,最贵者人也。敬的方向,于人众中寻心。“登高者必自卑,行远者必自迩。”己心为迩,他人为远,先由己心发起。敬,乃真诚指向,诚以待己,敬己而后敬他。   

这里,尚未致于敬,以爱代言,爱己而后爱人。爱人之心,从自爱始,直至泛爱众,如此过程,总结为”亲仁“。亲近仁,最初由身体力行所感知,是在家庭中与亲人相处而获取的体验。离我最近的,除了我自己,是父母,其次为兄弟比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孝悌,不仅是亲人相处的法则,也是亲人关爱所得成果,因为父母兄弟爱我,所以孝悌回报。 

仁,包括爱己与爱人。爱己又有两项,接受供养与自食其力。爱己是实践个人生存的义务,也是生存的权利,总结为一个字“义”。义,从羊从我,我从手从戈。义为象形兼会意,意为“手执武器以获取羊”,又有主动获取与接受供养两个指向。   

人自弱小长大,先接受爱人的供养,从接受中获得爱的感知,感知人情可贵,及至长大,有了主动获取供养能力,即是成人。男子二八,行成人礼。   

礼是一切行为准则,是天地法则在人际间的体现。天地阴阳,相依相对,阴来阳往。礼也遵从阴阳交替法则,所谓“礼尚往来”。天地生养万物,利益众生,礼,是利益人际的准则。天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先得爱的供养,以利我生,乃尔爱人,以回向。由义而习礼行礼,是自然秩序,并非人为规定。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欲,施于人。这是先己后人的法则。有人以为这个先己法,属于自私心。其实,人在弱小时,若无自私,怎能长大成人?所以,自私并不为耻,耻在无礼。少弱时讲义,大壮时讲礼,此乃礼义。   

得到爱的供养,是少弱时的己所欲,待到得了所欲,长大成人,又须将爱的供养施于少弱之人,这就是所谓“己所欲,施于人”。少弱时的己所欲,便是天下少弱人的所欲。虽我已大壮,不欲奶酪,而当下少弱者却欲奶酪,故而又有“己所不欲,施于人”。因时因地而观,何为宜,何为不宜,经典并不拘泥,见仁见智。己所欲,却未必是他人的所欲,所以,己所欲,勿施于人。   

若要知识到他人的所欲抑或所不欲,须立于他人的位置以观,根据他人的情况而施之,此为“同情心”。他人情况与我的情况不同,则不同情,不同情的情况下,往往欲不同,这时候,就不可以己之欲或不欲而施之。   礼,立于义的基础,先得而后失,先取之,然后予之,先拿起,再放下。吃饱了饭,有了气力,再谈减肥。一个人病泱泱孱头,哪里还有济人的能力。仓禀实而知礼节。勿忘所得,以报得所。此为知礼。   我所欲,而他人不欲;他人所欲,而我不欲。如此,各得所欲,而无争,即为妙境,共产主义就是这个妙境。以令己与天下不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若要致此,须有妙法,此妙用,简称“智”。   

我从幼稚时与人相处,得到供养,期间感知被爱,于心灵深处植种可贵的人情种子,相信他人以挚爱待我,渐渐培养亲近于人的习惯,仁的规模初具雏形。成长历程中,不拒绝爱的供养,感悟个人的所欲,完备七情,从而“有情有义”。成人后,以己之情之欲,以与他人同情,减少自己的纵欲,以回向所得,此为“克己复礼”。有所克,有所复,实为仁心的自然导向,也是天地法则的美现。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且看后一句,有个?,这个?,不是疑问,而是果断的论语:仁是由己而后由人,由私而公!    

礼往,回向于亲人,准则概括为“孝悌”。随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配合为夫妇。夫妇非亲,婚姻里承载最重要的礼则,体现非亲二人相处的法则。圣人总结为“夫妇有别”。这一别,世人解读了千年,尚未透析。别,象形字,刀对骨。骨在内,肉在外,见骨,意为分解骨肉。未婚未嫁时,男与女各自得家庭亲养,及至婚配,二人各各离家而自成一家,与亲人别离,是谓骨肉之分解。   

夫妇关系,是非亲二人相处的典范,自从二人各自与骨肉分别,同时就始入了博爱的漫途。这人生啊,渐远从前的亲情,而转入扯淡。亲情被婚姻扯淡,娶了媳妇忘了娘,当然,有无量多的孝子,依然亲情如昔,以至或多或少冷落了夫妇对方。   博爱的进步已始,自从有了婚姻,这人生啊,陡然出现了岐路。一边是继续着的骨肉亲情,一边是非亲夫妇的伴随。婚姻扯淡了亲情,夫妇相处,阴阳相谋,勾心斗角,阴谋,阳谋。夫妇相处,二人相谋。吾日三省,与人谋,忠乎?忠,则孝减;不忠,则孝仍。真可谓“忠孝无两全”。多少人彷徨于岐路,何去何从,至死不能堪破。圣人昭昭,俗人察察,察了一回又一回,仍旧昏昏。圣人昭昭言“夫妇有别”。   

夫妇既配,须有别,与亲情有所分解。于儿女私情,无谓于不舍。儿女,不是卿卿我我的一对,儿女,是父母的儿,父母的女。私情,也非款曲,而是骨肉亲情。无为在岐路,儿女共父母泪沾巾湿,断舍离啊!君子之道,博爱伟大,私向公开启。君子之道,造端于何向?依昔时亲情之向,还是向夫妇的端向。

子曰:“造端乎夫妇”!不要怀疑。   天下大势,所谓天下,即万物。大势,大在不可抗拒。万物不可抗拒的,是分分合合。亲亲分分,而非亲合合,非亲的合合,是为博爱。儿女与父母分分,乃有窈窕好逑。从此,亲亲不再掌管,改由天地大管,所谓天作之合,地成之美。天地,君,亲。君子之道,远亲而向天大地大。   

儿大避母,女大避父。所谓大,父母大大。儿女结成夫妇,继以成就了父母的令名,是以儿大女大,言指夫妇。儿大避母,而向女大;女大避父,而向儿大。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这里重点在“定亲疏”。亲与疏,是为两极,若要定两扱,须以中正,以使亲也不亲,疏也不疏,定在亲疏之间,如此,是为公。若亲者自亲,疏者自疏,何来泛爱众,何来君子中正之名实。   

有人以为,人生若向夫妇造端,我的父母岂不寒心!我说,这是多虑了。造端夫妇,是成就君子的光明大道。天下失一儿女,而多一君子,失万千儿女,而多万千君子。君子事天下众人为父母,父母失了一儿一女,而得万千儿女,此失而复得,失之寡而得之众,何忧之有哉!   夫妇有别,直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圣人大成事业,岂是后学管窥得!   

天地、君、亲,于我人生何其贵重。若无亲,我断不能长大成人;若无君子,我的精神失却引领,难免迷于纵欲;若无天地孵化,无这有情的种子,根本无我。所以,我依亲,依君,依天地,师于亲,师于君,师于天地。天地君亲师。   

真谛,是世界的源,关于源,无人能说个明白。相对而言,源居世界的正中,简称“心”。譬如长江的源头,貌似在长江的上游更上,其实这是人的印象。长江只是源的部分,江水入海,海纳之,海也是源的部分。海水蒸腾为汽,从空中为风气所吹嘘,复归西行,西行的风汽,也是源的部分。水汽极西,折向下行,凝聚为冰,冰之大,以成冰山,冰山也是源的部分。冰山的顶部不断积阴,山底相对下沉,名之“藏”。藏至阴极,复为少阳,少阳从薄土地方震破,汩汩而生,以成源源流程。如是思索,乃知长江的源,果然是居于气流的中心。   

源源不断,似有无穷无尽的“水藏”。现代说法为“地下水”,若问地下水量,海了去。所以,源之藏,也是海,西海。又有东流大海,而西海隐隐,东海澜澜。   再思索,源水之汩出,源下必有升气推托,即“少阳”。少阳是一团升发之气,少阳的源又从何处来?源头的水向上喷涌,可征兆少阳气向,升上,谓之“向南”,少阳之气必然是从北方来。前文讲,汽到了西极,不再向西,变为冰,折向下向内。向内向下,谓之“向北”,向北的力量来自南,所以降水的源来自南。气从阳动转为制动,称作“少阴”,这里少阴的概念,通俗讲吧,就是稍绡有阴气凝,而后积少成多,阴气大凝以后,这个少少的阴被深藏到底了。如此,源处聚了南来的少阴与北来的少阳,少阴少阳聚为一处,名之“源”,中医名之“肾”。   

少阴来自南,南方阳极之地,阳极,征兆为火,是火之主管,谓之君火。所谓“少阴君火”。少阳来自北,北方阴极之地,阴极,征兆为水。阴有征兆吗?阴没有征兆,更莫说阴极。阴者无形无象,以阳为之相,所以阴极以君火为相。少阳来自北,以君火相映。所谓“少阳相火”。   

阴者无形无象,所谓“阴成形”,其实是阴成全了阳的形象。有无相对而生,无阴之隐形则无阳之显形。所谓阴成形,实为“阴促成了阳的形象”。鲜花的鲜,是绿叶的映照。水火者,阴阳之征兆,这句经典妙法无穷。征兆,意为“显明”,阴者隐形,何来征兆!然而若无阴之隐隐,又哪里有阳的显明。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征兆惟火,而水又是成火的必须条件,故而“征兆是阴阳共同生成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如是。   

唯物二元论,割裂以观,以致离心离德,背道而驰。以唯物惯性学习中医,吾未知其可也!相对论,是唯物观进步的上限。唯物观的最高层次,到了相对论,就再也无法前行。爱因斯坦恁么高级的头脑,也不过是止于相对论,而已。   

唯物辨证法很利害,而利害共生,很有利,同生很有害。譬如核心能量,核能量很有利,也很有害。唯物科技这把锋利的双刃剑,利害!如果大利伴生大害,那么宁无利,勿有害。天下大势,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之利害,以致无利无害。若难于做到全无,则微利微害,也归上善。世界,是万物交易的集场,万物生生不息,换言之“生意长久”。薄利多销的生意,或可长久。   长江自源头发启,滚滚向东,走的是地表路线。地表,居于天地中间位置,长江的水道,行于中。天上有风回向西行,地下有气回向西行。天风阳行,地气阴行,一左一右,左旋而回,右旋而回。太极。上有天风,下有地气。风行者巽,气行者震也。雷风相薄,阴阳交易,恒也!   

少阳的力量来自地气,即“压抑在潜底的那股阳气”。以三爻指事,二阴压一阳,震卦。震生少阳,然而这个“生”却非简单的自下向上托举。震卦的一阳,是被阴压抑而促成的位置。说来话长,自源头起,少阳把少阴托出地表,少阴行于中土位,渐渐向卑位下流,卑为阴,少阴渐卑,至东海时,少阴已成太阴,少阳已不能行太阴,反被太阴压制,直至潜底。源头之初,少阳出于山,山为艮,艮之上爻,即“少阳”;源成泉,泉成水,水象坎,坎卦一阳已从上位转为中位;水到东海,一阳又被下抑,乃成震。   

少阳从艮至坎,又从坎自震,少男,中男,长男。震无上出的路,只能随地气运转,太阴西行,震便从东向西。太阴从东向西,地势渐升,升为阳,阳多而太阴势减,太阴减势,直到不能监押潜底一阳时,震中一阳急转直上,又生少阳。   东西南北,实为一气周流,若西为气始,则东为气终。若东为源始,则西为气终。大象以观,东海为纳,博大有容,仁也;西山为静,源之水出,灵动活泼,智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异趣而相辅相生。仁义礼智,四象也,仁与智,阴阳在人界之征兆也。信也者,恒也,心也。 道生气,气聚以成万物,万物生万法,物法成象,乃有气象万千。万千变化,不变的是法身,是道,是心。

过去心不可得见,现在心不可得见,未来心不可得见,三心俱不得见,无象。虽无象而处处又是心的象,故而“无象无不象”。 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吾不知心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在焉!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三心不在象焉,听也不得,闻也不得,于是惟其“敬”,敬以守心,以统大局。天下大势,惟敬以对之,是为无上大局观。以下开篇敬之细则,细者,曲也,虽曲而准于法则,礼也。曲礼开篇。  

勿无敬。敬天地,敬君,敬亲,天地君亲,生我,养我肉身,养我精神,是为尊。以敬对待尊位者,所谓“尊敬”。   

人人都是天地造化抟成,得圣贤精神滋养,得父母物质供养。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它变化的品类;在圣贤看来,人人都是圣贤精神的承载者,人类的精神,是圣贤的再现;在父母看来,人人都是自已的体现。基于以上三,可知:人人都是天地君亲的具体、细节、再生衍续。   人是天地君亲的承载者。我敬天地君,具体实践在“应人”。

以敬为基础,以爱人为实践,所谓“敬爱”。有敬无爱,嘴把式;有爱无敬,必不久矣。孟子曰“人恒敬之,人恒爱之。” 彼为尊,则我为卑。安于卑位,定其尊位,以敬尊。又有庄严安然的言行表达,与敬相和,所谓“毋无敬,俨若思,安定辞。”尊位既定,若如“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兆民生有所资,是以“安民哉!”   

礼,是自然法予人的思想行为准则。人得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遵从天地四时气运而运,是为顺应,不遵为逆。“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礼以天运为榜样,本乎天,即“师于天”,是以礼之首,拜天地。其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精神人格,受之祖先,是以再拜高堂,父母代祖先受拜。 天地昭昭,圣人昭昭,故而“祭如在”。因其昭昭,万物莫能隐其私,俱在天看。虽纤纤之恶,难逃天眼炯炯,人莫不有小大之恶,受小大之苦而保命存续,只缘上天有好生之德,姑妄之,姑观之,若人不以上天怙恶而自察自省,久则逆,逆则难免于亡。故而,畏罪之心不可无,又加以敬,是为“敬畏”。   

掌握世界的,那个本源所在,太上,不知有之,惟以敬心事之;其次,以爱事之,亲而誉之;其次,常以法则观照自己,见己有恶,受天地君亲之爱,感念其好生恕己之德,从而畏之;其次,有所悔改,以从其德,所谓侮之。这是天地人和的法则,依礼而行则是,人而悖道失礼,是因为信不足焉?我认为,是有不信焉!   

天地虽生万物,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以天地不仁。圣贤以无事取天下,是以圣人不仁。亲养我,赞育我,非亲者毁我谤我,是以亲有情。亲者誉我,爱我不知我之恶;非亲者憎我,憎我不知我之善。亲不见我之恶,故而誉我。受之誉,若敖长、欲纵、志满、乐极,于己恶处疏于检点,则堕入逆天。故而“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天地之法,圣人则之,一以贯之。要言不繁:一得一失,一进一退,毁誉半参。得不足喜,誉不足傲,失亦无忧,辱亦不惊。天地与圣人不宠一人,亦不辱一人,宠辱参半,终归平常。天地与圣人以平常心看顾人人的成败,从而“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俱为天命使然。“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审美,而恶已,看不见恶了,这怎么能行。铺张而谬赞,这怎么能行。堪得称赞的,惟天地圣人配享。英雄辈出的时代,其实大道已废。道之不行,是圣人之过欤?抑或无敬乎?英雄之于圣人,差之千里,谬之万千里矣!   天地不仁,大道如如,亦不仁。若大道废,则有仁义;若智慧出,则有大偽;若六亲和,则孝慈为小孝小慈,尚未大孝慈;若国家无事,则并无忠臣,亦无英雄英雌。义而礼,先得之而后予之,来而往,往而来,如是顺应天地消息,动静相推,阴阳相易,若有义,则知己所欲,知天地君亲供养之恩,及至长大,又以同情回报,如是渐入礼行。   凡属有礼,则行,无礼则止。行的久了,实践中体验满满,有余力了,就可以小结小成,以文言作小结,以志所成,以教后学。所谓“行有余力,则以从文。”礼之不行,甚矣!吾辈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先圣周公。厚物流而轻文,以致郁郁乎文哉!物欲横道,吾不喜,吾从周。   

圣人以无事取天下,天地之道,昭昭然,其要简,不必繁,百姓日用。有好事者问道,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譬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尽在天地掌握,以敬事之,心中有敬,是谓无事,亦即“无为”。人人善于挑剔他人之弊,而不善于指明,原因在于:弊病千千万,而明道惟一不二。我明明知道你错了,至于错在哪里,说不得道不得,文言不得,以至天下人人互相指责,却无人指明。我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吾地。究竟要怎样,吾不知道,总之“无为”罢了,至于何处发力而“有为”,我也估且模仿圣人的动作,“指其掌”。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惟“亲仁”。亲多誉而少毁,那么我却如何知己之恶?天地不言,圣人处无为之地,行无言之教,亲爱我,不教我知恶。如此,我却如何自知己恶?幸而,有非亲小人之众,谤我毁我,令我自渐悔,无地自容。万物皆为天地化身,天地不言,圣人不言,以化身为其代言代行。我便知了小人朋比的好,辱我磨我,使我傲不长,欲不纵,志不满,乐不极。有朋自远方来,不必忧虑,不但不须忧,更以乐待之,此为天使之来,度化于我,何乐而不为。   敬天地君亲,予我生长有情,又敬小人,辱磨我,使我亢而有悔。小人以毒补养我,令我有所避,有所戒。圣人曰:吾不在世时,以戒为师。敬小人而远己恶。   

尊比我者,敬之爱之;卑比我者,敬之畏之,退而悔之。毋无敬,敬事之。若朋比来害,毒欲我死,则不可迎之而死,我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亲爱我,不欲我死,我须谨遵,顺其亲爱,不死。天地圣人造化我,予我千金贵重法器,我须谨遵其命令,悟了复命归根之奥旨,乃能去。天生我材,务尽其用。来也轰轰,去也烈烈,是以不敢轻去。若有毒害,宜避之毒,退而自悔,惮小人,而不惮改。如此而已。   无敬,是谓无知,无知者无畏,无畏亦无悔,无悔则不受谤。你若批而评他价,他自视贵人,并无天地君亲教养,问其所从来,于故事,虚应则个,也有爹娘,也餐风吮露,数起典来,巧言多舌,却无些许敬畏同情,此等忘祖之辈,难免勾起子曰“吾衰矣!”   

圣贤无为,行无言之教,在众人看来,乏味无聊。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古来圣贤,莫不给人寂寞的印象,惟有贴近俗气的人,与大众同乐的人,或者可以令大众记念。譬如饮酒,王侯相将饮得,贩夫走卒饮得。饮食男女,百姓日用,以饮者示人的圣贤,可谓落地的圣贤。饮者与大众同乐乐,头象天,足践地,巨擘隐于市,饮者留名。饮者之智,智在众与乐乐,众与忧忧。智于俗谛的变化多端,以至舒畅于世,适于应变。幸福的生活二字,舒与适。   

与人同乐同忧,以与众情同意合。休戚与共,未来可期。同情心,从家庭中培养,先与亲亲同忧,与亲亲同乐。亲爱我,非亲爱不能长养我,故而亲亲为大。对幼稚的个体,仁待他,亲亲为大,父母为天地。及至成年,义已成果,须行礼,待亲亲的礼则,称作“孝”。所以,孝为礼先。先行孝礼,又以仁待小子,小子长大,又孝其父母,又仁待小子之小子。如此,仁义薪火相传。   仁义持家,孝与悌,礼备则家齐。家齐,乃能将齐家之礼治于一国之内,遂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国非亲之众,各各性情不同,所谓“不肖”。我不肖彼,彼亦不肖于我,众口难调,林子大鸟。   

天来万物,亦能安万物。亲亲为大,天大地大。生民亿兆,天覆之,地载之,上天有好生之德。师于天者,必有验于人,能以心胸容纳,是为肖天之子。   

君子与少人居,君心似海,胸罗品类,所谓君子,有容乃大。先存异,而求同的心一日不可失。异类之于我,苦我心志,劳我筋骨,饿我体肤,诸行种种,拂乱我的个人行为秩序,以使我臻于忘我。   

从亲亲始学,爱而知其恶。父母贤,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感父母生养之恩,历久弥深,爱我父母,然后。爱而知其恶,知父母之恶。知其恶,又以爱父母之心,悲悯同情之。吾挚爱父母,所以能容有其恶。为人子者,爱父母有多深,须以实践印证其深。容有父母的恶,证明你的爱。一个人口口声声爱父母,却不敢面对父母的恶,以为亲亲完美无缺,我说,这是虚伪的爱。   

爱,需要经受考验,爱是包容诸恶的手段,爱,不是目的。爱是包容力,或谓包容几分,爱就有几分。爱人在试验你的包容力,是欲知你有几分爱他。多少婚姻,因为不自信被爱而挑战到了对方的包容底线而破裂。包容力,是量化的爱。若问你爱父母有几分,且看包容有几分。包容力,从亲亲培养,及至对待非亲,仍以包容待之,则未来可期。   

君以仁恩待臣,臣受恩侍君。受恩谓之“义”,君有仁,臣有义,仁为先因,义为果后,所谓“君臣有义”。   

夫妇各各与亲亲别,以从亲亲处所得爱,施于对方,于是博爱。夫妇是博爱的立心,是重点。以夫妇之爱,发挥出去,对待公婆,对待大姑子小叔子,一是皆以夫妇为本。若如婆媳,非亲,其实是朋友。若无夫妇,焉有婆媳关系。夫妇之本固,则婆媳相安。以己待父母之道,对待对方的父母,符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公婆待媳如己出,即符合了“幼幼”。   

朋友相处,依礼待遇,来而往,往而来,若恪守礼行,是为有信。秉持敬心,发恭敬貌,谦以卑报之,卑以谦报之。若谦之卑之而未获回应,则慎之再谦再卑,仍复敬心恭貌。若卑以待人,不得彼人的谦应,又卑,又不得谦回,再三则渎,必然自取其辱,卑不为卑,是为贱。所以,谦卑待人,只可轻用,不可泥拘。对待无礼之徒,恭敬之,默而摈之。人而无信,其默足以容。当面宜默,移境亦宜默,当面不说,背后说,非默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而敬诚于心,是谓“中”;若发,须依礼而发,发而皆有往来,是为中了礼节,礼成谓之“和”。中,是天下的大本,须臾不可忘本。和,是道的发挥与达致,所谓天下之达道也。   

中而和,中之用也;中而未和,引而未发,跃如也。且等待,稍安勿躁。闻道有先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以直报怨,且慈悲为怀,乃言易怨为喜,我喜,他也喜。喜尔,又舍离他喜之回报,是谓功成而弗居,慈悲喜舍。持始终的敬心,不惊于宠辱。以直心开场,渐入曲折。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直而曲,曲而直,总之回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父母,少阳,夫妇,圣人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