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上海120救护车事件,先要弄清的法和理

2022
04/08

+
分享
评论
律师维钦
A-
A+

一个人,很难做出超他认知范围的事情。

61751649384163138

首先,对疫情下所有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逝者,表示深深的悼念。

如果严控疫情,还是一场战争

那么疫情严控下的人性、法律、秩序仍面临巨大挑战

疫情这种交织的矛盾和决择,置身事外的人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本来不想写这篇文

怕被说蹭疫情的流量

但还是按捺不住内心

或许这就是我

还不太成熟的我。

我认为:当我评价上海120救护车事件前,我想可能要先分清楚:我们的评价是法律评价,还是道德评价。以及法律评价的前提道德评价的标准。

01

法律评价的前提

法律评价,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评价。法律的评价或审判,不是通过事件去评价法律,而是通过法律来评价事件。

法律评价的前提,是弄清楚法律的规定。

我们先来看下120急救的法律规定,也来看看法律是要求120医师怎么处理急救的。

为写本文,我专门查阅了《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2020修正)。阅读后我得出一个120急救的规定120急救必须统一受理、统一调度。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是指由急救中心、急救站(以下统称院前急救机构)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疗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和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

第十七条本市设置的院前急救呼叫受理和指挥调度中心,实行全年二十四小时急救呼叫受理服务,统一受理急救呼叫,合理调配急救资源。

另外,我认为《民法典》《医师法》等关于医师紧急救治的责任和义务,不适用120外出救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120救护接诊,是统一调度。

意思就是:120急救是点对点的执行任务,定点接诊是法定义务

这也是120救护医师接受的法律认知和教育。一个人,很难做出超他认知范围的事情。

当一个120医师被调度派遣去急救A,但途中发现有B来求救,我们设身处地,120医师的大脑里,在短暂的时间内可能会闪现几个法律问题:

1、120统一调度,是否只能接诊A?

2、即便A同意,能不能把救护车配备的除颤仪借给另外的B?

3、即便A现在不要用,如果A路上要急用怎办?

4、如果借给B会不会违反规定?

5、B要借多久,如果救护车没有除颤仪,就不叫救护车,会不会影响后续的整体调度?

6、如果B也打了120,是不是应当由其他120与其对接?

从法律上评价,本文认为:

120医师没有将除颤仪借给B,符合《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律的规定。120医师如果将除颤仪擅自借给他人,反而可能违反规定

再来一起设身处地想两个问题:

如果,我们作出一个行为可能违法,我们要不要做?

如果,一个行为,做了可能违法,但不做可能违背道德,我们会如何选择?

02

道德评价的标准

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答案。

但当我们把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进行比较,可能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法律是对行为的评价。

道德是对思想的评价。

某人做出某个行为,不能代表他就是不道德。

好比:张三杀人了一个人,不能说张三就是坏人,有可能张三是正当防卫,张三在生活中可能是一个富有爱心、道德高尚的人。

上海120救护车医师,不出借除颤仪,是不是就代表他是坏人,或者道德不高尚?

扪心自问,如果我们自己是当事医师,疫情严格管控的高压下,那一瞬间,会如何选择,我们会不会做出比他更高尚的选择或更正确的处理方式?

当我们评价上海120事件,评价这个医师时,我们是否真的看见了:这个120医师当时内心的阴暗或邪恶。

或许,当120医师在车上听到求救呼喊,当他在现场感受生死呼喊,比我们更挣扎、撕裂、彷徨,比我们任何人都想救治。

或许,他听到这个人最后没有得到救治,比任何人都难过。

或许,那一刻,他也觉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面前,我却不能停下来去救你。

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心善,不是外观行为。

不能通过一个行为的外观,来认定一个人的道德,因此指责。

03 

改进的思考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上海120事件,并不是一个医师可以造成的,显然不能让一个医师来背负,一个医师也背负不了。

如果这是法律规定的滞后或错误,应由立法机关及时调整

如果这是疫情管控方式错误,应由管控机关及时调整

如果120医师的沟通表达方式不够人性,也可建议改进:

比如:120医师可以现场与各方沟通好的情况下,根据轻重缓急,尝试与调度中心联系,调整调度。

比如:120医师即便拒绝,可以先表示抱歉和遗憾的语气。让这个拒绝变得更有温度和人性,可能就不会引发这么强烈的争议。

当然,

现在所有的如果和比如,都是上帝视角,在道德的的至高点。

现在所有的如果和比如,都应为了改进,不应是指责或谩骂。

疫情之下,死亡,让我们难过

疫情之下,事件,我们要反思

疫情之下,评价,我们可能也要审慎。每个在前线的医生,都是为我们冲锋陷阵的战士。

以上是关于上海120救护车事件,几点不安分,不成熟的思考。

最后,祝愿:

祖国安好

上海安好

我们每个都安好。

作者简介:吴维钦,现居厦门,律师。

写,是更深刻的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法律,我们,医师,评价,急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