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室外春寒料峭,医护人员每结束一次采样都要用酒精消毒双手,强忍着汗水被夜风吹过的凉意,耐心、细致,坚持再坚持着……
从3月30日零时许到31日夜幕再次降临,两批次共465名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精锐骨干医护人员奔赴在支援沈城区域核酸采样工作的路上。队伍里不仅有中国医大一院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各科室高年资的骨干医生,还有各科室主任、教授、副教授等。“资深白大褂”变身“大白”,他们的到来赢得了浑南区、和平区居民的点赞。
对于中国医大一院的医护人员来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两年多来,已习惯了深夜的紧急集结。3月30日零时许,医院再次接到应急任务,随着“支援浑南”的一声召唤,众多经验丰富的医护凌晨集结。天亮后,由265名“大白”组成的战队整装待发,奔赴浑南区52个小区,分头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中国医大一院核酸采样护士长刘莹说:“从凌晨吹响集结号,到早上6点出发,所有参与支援的医护人员几乎一夜未眠。有的从家中匆匆赶来,有的正在医院值班,所有队员都需要在医院集合,进行出发前设备、操作流程等准备。”从2020年起,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紧急任务,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准备着随时出发,保卫城市。
3月30日早上,首批支援的医护随机分配到了浑南区白塔街道9个社区的52个小区。“大一点儿的小区四五组医护人员,小的只有一组队员。去到哪个采样点就像‘拆盲盒’,需要医护靠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及时处理。”刘莹说,“来支援的队伍中不仅有护士,还有66名医生。”据悉,这些医生基本都是副教授以上的高年资医生,甚至包括肿瘤内科副主任、肿瘤内科二病房主任赵明芳教授这样的专家。“可以说,这是医院能派出的最强大团队了。”
在支援队伍中,有很多青年骨干医生,家里孩子尚小,还有老人需要照顾,但大家都毫无怨言。有人表示:“身为医生,在这样的时刻就有责任冲到一线。”得知前来采样的是来自中国医大一院的专家,居民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并向他们点赞致谢。截至3月30日15时许,265名医护人员共采集样本84000余份。
3月31日,紧急任务再次到来,这次是支援和平区。31日15时许,中国医大一院第二批200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再次走上支援核酸采样的岗位。刘莹介绍,此次支援的点位是和平区南湖、沈水湾、长白、太原四个社区,每个社区点位10到20个不等。
夜色渐深,室外春寒料峭,医护人员每结束一次采样都要用酒精消毒双手,强忍着汗水被夜风吹过的凉意,耐心、细致,坚持再坚持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