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水教授《弘扬科学家精神:以老一辈麻醉学家为榜样》

2022
03/29

+
分享
评论
古麻今醉
A-
A+

科学家精神

彭云水教授

44301647126918150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首届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与编辑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期刊分会常委等

古麻慕课·精粹

2017年,熊利泽教授在《中华麻醉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述,其中提到麻醉人应以“从麻醉大国到麻醉强国”为使命与担当,并对麻醉强国提出了明确的定义。

33701647126918619

建设麻醉强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提倡科学家精神蔚然成风。

科学家精神即: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树立科学家精神,就要树立榜样,以老一辈的科学为例,弘扬科学家精神。彭云水教授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曾经相交过的三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尚德延教授、谢荣教授、金清尘教授。

精诚所至的开天辟地——尚德延教授

中国麻醉学界首位奠基者是尚德延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成立便得益于尚教授,他也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

65231647126920262

上世纪80年代,因为毛主席身体问题,尚教授被调至中南海负责主席的身体健康。主席去世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到尚教授家中征集要求。尚教授没有为自己提出要求,转而讲述了麻醉学科的重要性,此前成立麻醉学学术组织的提案一再被否,因此尚教授希望能得到中央批准。不久之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正式成立。

尚教授将学科的发展时刻放在心上,用自己七年特殊使命任务促成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成立。麻醉学逐渐有了自己的科室,队伍从几个人壮大到十几万人。这就是老一辈科学家精诚所至的开天辟地之举。

格局至高的原始性创新——谢荣教授

谢荣教授认为,如果进行创新,一定要进行原始性的创新。

谢教授老家正骨时需服用锡生藤汤剂,他猜想:这其中是否含有肌松药成分,能否将其提取出来用于手术当中?于是谢教授带着科研团队到云南深山老林中寻找锡生藤。当时条件艰难,需自备帐篷干粮,露宿野外。有时雨落成河,山洪爆发,若非在地质队员建议下将帐篷安置高处,团队凶多吉少。

50251647126921298

彭云水、谢荣、王东信(由左至右)

谢教授团队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从锡生藤中提取出锡生藤碱甲,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它具有良好的肌松效果: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组胺释放作用小。

这是中国麻醉学界的原始性创新,从0到1的突破,几十年磨一剑,谢教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十年磨剑的执著成事——金清尘教授

1994年,金清尘教授从谢荣教授手里接棒,成为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时兼任《中华麻醉学杂志》总编辑,在艰难的条件下,为奠定中国麻醉学界基础贡献了至关重要的力量。

341647126922372

2000年,台湾学者来大陆造访,双方交换了各自主办的杂志刊物后,台湾学制主动提议替写英文摘要,金教授闻听顿感羞愧难当,英文摘要作为杂志脸面,怎能让人代笔?

金教授当即决定从总编位置上退下来,他说,之后我只干一件事,就是把《中华麻醉学杂志》英文摘要办成国际水平。自那之后,《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发表的英文摘要都出自金教授之手。

22871647126923008

金教授手稿

在金教授主持下,2004年《中华麻醉学杂志》成立了英文摘要编审小组,2007年招聘英文专业毕业生送医学院培训,在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金教授等编著的《麻醉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

95971647126923555   

从几位教授的事迹中可以体会到,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就是:

格局至高 眼界宏远

立足岗位 脚踏实地

家国情怀 无私奉献

勇于创新 善于成事

虚怀若谷 实事求是

持之以恒 止于至善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老一辈科学家们用他们的足迹与精神为麻醉学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一辈科学家们不仅留下了丰富的麻醉学科知识、理念、技术,在创造过程中还留下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学术不端等风气将荡然无存。彭教授最后表示:这种精神将在麻醉强国的建设中行稳致远,指日可待。

提问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徐国斌

武汉市新洲区

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基层医院在缺乏硬件、技术、人才的条件下,如何写出好的论文,被杂志社采纳?

基层科研在有限条件下可从两个大方面入手:临床药理学研究与病例报告。临床药理学研究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病例报告则需要体现出个人的临床思维,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以及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在哪里。

做科研是为了发现并解决科学问题,因此科研并无大小之分。科研并非要做一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研究,可以从小的问题着手做微型科研。大型科研与微型科研固然存在着价值上的差异,但是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二者并无区别。结合情况,调动有限条件为自己的科研服务,能解决一些临床上的问题就是有价值的科研。

631647126924326  

彭云水

(内容来源于彭云水教授2022年3月5日《古麻慕课》,有改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麻醉学家,科学家,彭云水,老一辈,锡生藤,谢教授,原始性,麻醉学,弘扬,教授,精神,科研,谢荣,强国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