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占位一例

2022
02/28

+
分享
评论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A-
A+

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也称神经肠源性囊肿、原肠囊肿,以椎管内多见,颅内少见。

发病机制是胚胎发育第3周神经管与原肠分离障碍,残留或异位的中胚层组织形成,病理特点为囊肿内衬扁平、立方、柱状或假复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手术彻底切除为本病首选治疗方法,但常因与血管及神经粘连而难以全切,术后易复发,并有恶变倾向。

一般资料

患者,女,16岁。

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不适疼痛,长期低头时明显,四肢感觉活动无明显异常。

5个月前因疼痛加重,常常需要服用止痛药物,就诊于石家庄医院。

行MRI检查发现椎管内病变,就诊于天坛医院。

术前检查发现后纵膈占位,考虑麻醉风险,建议治疗后再入院手术。

患者颈部疼痛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急来北京天坛普华医院问诊。

术前检查

颈椎MRI:颈5-6椎体发育异常,C3-4椎体水平椎管内占位,后纵膈(C6-T3椎体前方)占位。

术前诊断

诊断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肠源性囊肿,后纵膈占位。

治疗计划

行“后正中入路椎管内探查术”。

椎管-脊髓探查术是通过有关部位的椎板切除术,探明椎管内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处理病灶,解除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

治疗经过

术中见囊肿位于髓内,囊液乳白色,囊壁与脊髓粘连严重。术后给予补液、脱水、止血、抑酸、预防感染等治疗。

患者术后曾出现高热,经腰穿以及调整用药后病情逐步平稳。切口拆线,甲级愈合。

病理分析

病理(C001330):涂片内可见红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灶状柱状上皮细胞,未见瘤细胞。

34461645417778871

83301645417792533

.术前及术后核磁检查影像对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治疗,椎管,患者,脊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