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人问世。
CCI二期学员、同济大学副教授齐鹏,在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创新平台的支持下,联合多家技术企业,共同开发了一款自主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人,这是国内首次发布此项完整技术验证方案。
该自动疫苗注射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人身上指定的疫苗注射位置,定位到需要扎针的肌肉部分;同时,多自由度的机械臂自适应地完成柔性自动化操作;然后,机器人的无针注射部分,能够通过高压的水柱,把药液注射到肌肉中,完成疫苗注射过程。
在机器人获取疫苗注射部位的空间位置信息后,自适应机械臂可运动至注射部位附近,应用精准力控算法确保无针注射器末端密切贴合人体皮肤、并与人体皮肤表面垂直,提升注射效果、降低痛感体验,有效解决人体表面不确定性的难点。在注射过程中,机械臂可对与人体皮肤表面的接触力与按压力进行精准控制,确保注射过程的安全。
无针注射是利用压力源产生的瞬间压力,推动药剂经过一个极细的喷嘴,形成射流,高速穿过皮肤直接进入到治疗部位。相对有针注射在使用安全性方面优势突出,消除恐针,没有针头划伤风险。更重要的是无针注射的注射方式增加疫苗在皮下或肌肉组织的扩散面积,提高免疫应答率。
针对该机器人安全性的问题,齐鹏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使用的机械臂具备安全的“人机共融”条件;同时,无针注射方式在注射时较为安全,结合机械臂的精准力控,可以有效完成注射操作。我们这些医疗装备最终要应用到临床上来,安全无害这是第一要素,是上市的前提条件,这是非常严苛的。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产品,上市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评估,从研发者到临床医生、专家,最后还有行政管理部门,都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论证,这就能够保证这个产品上市以后,将其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该机器人命名为“后羿”,寓意双关,我们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国神话中的射日英雄帮助人类抵抗劫难。该创新成果是CCI医工交叉创新模式的一次有效实践,将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打造后疫情时代“无接触”城市防疫样板,助力提升城市防疫能力和效率。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本期策划:沈雳
责任编辑:陈宝麟
本文作者:汪颖
后期制作:汪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