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黑白胶片背后的生命色彩

2022
01/07

+
分享
评论
晔问仁医
A-
A+

匠心就是你的专注和死磕,你要看到的后面是人,不是一个电脑,不是一张片子,不是一个黑白的图像,不是胶片,后面真的人。

  DOCTOR

刘明

黑白胶片背后的生命色彩

人物介绍

刘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8.09-2009.02上海第十一批赴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之一,2014.09-2015.05美国杜克大学心血管磁共振中心访问学者。目前担任上海放射学会儿科组副组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委会儿科学组委员。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包括中华放射学杂志及SCI录入杂志发表论著多篇。

擅长CT、MRI的影像诊断工作,对于儿童肿瘤、胎儿MRI影像等亦研究颇深。

第一视角

刘明

假如没有前人的卓越研究,我是不会发现X线的。──伦琴

一袭白衣,一副眼镜,锐利的双眸,谦逊的谈吐,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二十几余年坚守,奔走影像医学的前线,这是一名资深影像科医生的画像,也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虽然每天的工作让他常常看不到黎明,也望不见夕阳,但他选择继续前行。一如那句"丰碑无语,行胜于言,一旦起头,便要继续。"

我们聊起了诊疾;聊起了医德;聊起了病人,聊起了生活。也许他并不追求大医精诚,却只是用心来完成那个最初的“一念固执”。

刘明,新华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匠心医者获得者。

这次采访安排在新华医院新儿科大楼放射科的会议室。这间会议室的旁边便是CT间,磁共振检查室,门诊及办公室。我想这些诊室、办公室和设备同在一层,对患者是非常方便的。走道上,熙熙攘攘前来咨询及检查的患者络绎不绝。

对每一位病人影像的检查过程,检查之前的指导,做完检查之后的看片查片、写报告、出结果,刘明全情而专注。也许是源于性格,或许放射科工作性质使然,刘明没有一丁点“架子”。沉稳、从容和耐心是他醒目的标签,可以看出,他对患者、对学生和对同事,皆是如此。

在刘明看来,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特殊的患者,只有实实在在的病情。因此应该认真仔细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的影像资料,与相关各临床科室的同仁们和睦相处,充分交流,让每一位患者能最终得到最恰当的诊断与治疗是他的追求。

每天夜晚,疲惫不堪的眼睛常让刘明不想再看任何东西,但在他看来,所有这些为事业、为病人的付出都值得。

21901641513619750

1.偶遇的终身事业

在医学院刘明学习的是临床医学,1996年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放射科。其实当时的刘明并没有想太多,只是一个个科室的实习。当时,在内外科实习的时候,他觉得接触的病人很多,而在放射科实习时,那时的他对放射科的认识也并不是这么深刻,只是感觉放射科和内外科完全不一样,“我当时觉得放射科医生怎么能够随随便便看一张胸片,然后就可以说,片子上的这个影子是啥,这个影子代表了什么意思,能够看上去可能会是什么疾病,觉得它挺神奇的。” 刘明毕业的年代医疗科技远没有今天发达,那时的X光机并不能像今天的CT、磁共振一样很直观的看到各个脏器,那时看片子,影子是相互重叠的,看起来很费力。

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的放射医学开始出现了飞跃,在那之前,很多病人因缺准确的检查手段,无法精准地对病人进行评估。而后来影像科的涵盖范围早已超越了诊断,甚至进入了治疗领域,并渐渐发展出了两个主要分支:诊断和介入。当时的刘明也看到了这一趋势,当影像科既可以诊断又可以介入治疗时,影像学的未来注定会光彩夺目。正因为如此,刘明决心为自己锁定职业发展规划和研究方向,让他在影像医学的海洋中不断遨游,并把影像医学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对影像医学的好奇心,对影像医学未来的愿景,都驱动了刘明强烈的求知欲。在工作中,他心里特别想搞清楚,诸如,“为什么这个小亮点特别亮”,“那个点为什么形状很奇怪”之类的问题。他会甚至会去对照病理标本来比较影像结果。对他而言,整个流程就是沟通的过程,刨根问底的过程。二十多年来,这好奇心推动者刘明前行。每天都能在屏幕上有新的发现,说到这一点刘明感到特别满足。

严师出高徒,艺精靠磨练。“我刚进医院的时候,医院影像科的老主任是何维庶主任,那时老主任给了我们小医生很多建议和指导。何维庶他是读先心病为主的影像学专家,那时候他只靠一张胸片就能够分析出来病情,现在回想起来,那水平是非常高的。何主任经常自己言传身教,他其实很纯粹就是对学生的负责,对我们小医生的负责,也是对患者的负责。” 刘明念念不忘恩师。

在刘明刚入科的时候,还有一位主任深深影响着他 — 朱铭主任,朱主任是小儿先心病的权威,也是儿童影像的权威。刚入职的时候,医院主管人事的杨老师向刘明介绍,“朱铭老师很有名,做先天性心脏病手很巧,你一定要认真跟着他学。”就这样,朱铭主任成了刘明的另一位引路人。“朱铭主任不仅是对疾病影像很了解,他本人对疾病相关所有的手术前后准备,手术实施的过程,以及新的技术与手术方法全部烂熟于心,这是非常厉害的。” 刘明从朱主任那里深深体会到,作为放射科医生,如果看一个疾病,而不了解这个疾病,是会导致很多误判。作为影像科医生,了解很多疾病也是基本功,只有这样,一名放射科医生才能提供临床医生和患者最合适的影像诊断资料,也才有可能设计出最佳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一门学科只要沉下去,发现它的神奇奥妙,对它的感情也会日渐深厚。在导师们的影响下下,刘明逐步的适应与沉淀所学所想,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66911641513620316   41801641513620898  

2.理解万岁

说到当放射科医生有没有什么遗憾,刘明觉得并没有什么遗憾,却希望更多的患者和其他科室的临床医生能更了解他的科室,这样大家就可以更好并肩战斗,战胜病魔。

相比临床科室,患者一般不会一开始就接触放射科医生,通常先接触的是仪器、影像技师及护士,这是保证放射科运转的基石。但这也使得一些医生,尤其是病人产生了误解。

“患者常常觉得到了放射科只做了一件事。人往上一站或一躺,拍一张片子,然后,他们就回去了。隔了几天之后,电脑打印,片子和报告就都出来了,看起来好像没人帮病人看过一样,甚至有病人觉得这个报告是自动出来的,医生都没怎么参与。”说到这里,刘明觉得略有些遗憾。其实,所有病人拿到的片子是都是由医生来读取、分析,对于疾病的一些影像学结论其实全是靠医生经过讨论和验证后写出来的。

“这一点真的蛮需要多多宣传,非常需要。这个误解不仅是在老百姓,也存在于一些临床学科。”因为刘明相信,“只有病人和其他科室医生更好的了解和理解放射科的工作,病患关系也才会更融洽。”刘明说道。

这些年,各大医院都强调多学科的联合诊疗,即MDT。不同科室之间的协调也越来越重要,各大医院都在追求给病人一站式服务。“新华医院放射科在这个体系中间也需要协调好与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关系。”刘明举例道,一个肿瘤的患者过来后做诊疗,可能内科化疗,外科手术,术后评估等等,这是一个体系,里面还包括一些病理会诊。以前,患者需要一个个科室去看,每个医生也会解释给这位患者听,然后这个患者常常就更糊涂了,而且可能会更焦虑。现在MDT的模式下,他挂了个多学科会诊的号后,相关的科室都会跟病人面对面交流,在这种交流里,放射科常常会首先发言、首先对疾病分析。因为放射科会告诉其他临床科室,针对这个初诊患者从影像上怀疑哪几个方向。对于术后病人,放射科会说明这个疾病和以前有什么变化。因此在MDT构架之下,放射科至少是核心之一,传达信息和分析之后,内科和外科医生再根据这些进行讨论,然后再告诉病人这病是否需要改进治疗方法,或者外科是不是需要再次干预等。放射科是从宏观上看疾病,就像病理科是从微观上看疾病一样,有的时候病理科和影像科还会互相探讨,互相验证。因此在MDT条件下,放射科的重要性往往会被更多临床医生认识到。

当说到“来放射科的病人最担心什么”时,刘明说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过度担心放射线危害的病人,有些甚至会因此拒绝做CT。“其实我们刚进入放射科的时候,防护的水平比现在要差很多。我也时常和患者解释,我们放射科的人虽然每天接触一点射线,但你看看我们放射科的老专家、老主任,几乎都很长寿,所以说在放射科看病接受的辐射并没有这么可怕。当然,作为放射科工作人员我们本身要重视它,我们应该是做好的防护。既然医生选择了放射的检查方法,它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在刘明心中,能印证自己的结论,能让同事精准诊断,能让患者收获健康,是最重要的。这或许得益于刘明细致的临床观察和敏锐的临床趋势感知。

8711641513621710 90701641513622190

3.匠心医者,是荣誉,也是鞭策

以匠心诠释医者初心,以恒心守护人民健康。“医生的匠心,我觉得实际上就是做一件事情要,专注、认真、精益求精。”刘明在谈到获评匠心医者时说。他给自己的选题起名“黑白影像之后的生命色彩”。因为对于放射科来说,看到的图像虽然黑白的,也并不接触病人,却总能帮到他们。说到这里,刘明很自豪。“每次想到这个黑白图像的后面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病人很焦虑,就会有一种帮助他们的从内心涌出的使命感。”

一年365天,加班是常态,新华医院放射科医生团队通常每天7点多到达单位,8点开始正式晨读片的过程。通常先是把前一天有疑问的片子和有教学意义的片子挑几份开始集体讨论。讨论大约一个小时时间,之后大家开始做自己岗位工作,这些平常又紧迫的工作,诸如,今天轮到谁需要审核哪些片子,需要书写哪些报告等。“一位医生要完成150份左右片子的工作量,每一份都在数十至数百幅图像。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每天下来,放射科医生最强烈的感受是再也不想看任何其他东西,有时只想闭上眼睛好好睡上一觉,说到这里刘明欣然一笑。

荣誉是对科室的鞭策,是对自己的肯定,这深深激励着刘明。“放射科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科室,多发病、疑难病见多了,临床医生诊疗水平才能提高,并获得患者信任。”

20951641513622736   41991641513623412

/   口述实录   /

Q

A

晔问仁医

放射科的医生和临床医生看一个片子的视角有些什么不同?是不是看的角度会不一样?

刘明

放射科医生很多时候可能会从宏观的方面来说,比较全面,不一定有内科或者外科医生对某一个疾病这么专精,但是他会对整个疾病谱了解更全面,有时面对一些特殊的综合症,或者在每个系统里面都会累及一些疾病,从内科或外科的医生的角度,可能会容易进入一个视角的盲区:比如,到了眼科看病的时候,可能只看了眼睛,到了外科的时候可能看到一个专科,但是如果从放射科的角度来说,他可能会把这几件事情联系起来,告诉你是一个累及全身的疾病。从影像的角度,会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尤其是一个人身上发现了几个并发问题的时候,影像科医生就可能得出更为宏观的判断结果。

 

晔问仁医

病人对内科医生,外科医生一天的工作,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对于放射科医生来讲,你能给我们一点画面感,来描述一下放射科医生一天12个时辰都是在干吗?

刘明

如果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话,病人做了CT也好,磁共振也好,他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我们整个放射科来说,核心是两大块流程:第一块图像,第二块是这张报告。图像这一块是即时完成的,也就是病人能感觉到的东西,他跑到一个机房里面拍了张片子或者躺在床上做了一个磁共振或CT,然后他就走了。但这个时候对我们而言工作才刚刚开始一半还不到,但是病人感觉他已经做完了。后面这是医生做的,后面这一半是什么呢?我们做出来这些图像,全部传到电脑上去,然后电脑上有一部分图像需要医生做后期的处理、重建,扫出来的图像都是一层一层的,我要把它按照外科的要求做成立体的,把肿瘤的血管做出来,我把这个肿瘤的体积测出来。这一块是在计算机的后台处理做出来的。做好这一块之后,所有的有用的图像全部传到需要书写报告的电脑,整个医疗的报告系统里面,然后医生会坐下来,把这个病人的所有的图像调出来,每一幅图像一幅幅看,看完之后,再去把有重点的、把有价值的描述在报告上,然后根据这些影像征象得出可能的诊断结果。有些疑难病例的情况,还要重新查阅病人的病史。有少部分病人可能会有体会,放射科怎么有医生打电话给他,问他有什么特别的病史,有没有做过治疗,有没有做过手术之类的?这一点就是在放射科医生诊断过程当中,产生疑问而直接问到了病人。之所以直接问病人,因为接诊的医生有的时候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然后这些资料都齐了,我们才会去产生一个真正的报告和它的一个结论,然后出这些报告,而且,在放射科出报告一般都是需要两人参与的,先是一位医生看完之后,再一个高年资的医生复核一遍,看是不是有遗漏,或者是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最后在这张报告上,有放射科医生签了名之后才会发出去。

 

晔问仁医

在您的医学生涯当中,有哪些疑难杂症的诊断是让您印象深刻的,能否举一两个例子?

刘明

对疑难杂症,我倒是有一点不同的观点,因为很多的时候令人深刻的疑难杂症,还不如说一个简单的疾病出现误诊而令人深刻。疑难杂症我也碰到过,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可能十年、二十年碰到一个两个。这是一个对日常工作来说,对于教学来说,可能是增长见识的一个疾病。但是我觉得一些简单的疾病,如果有漏诊或者误诊的时候,可能对于你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教训更为深刻,尤其是对一些年轻的医生来说。因为我们毕竟面对的主要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的一些漏误诊的时候,造成的后果往往更严重。所谓的常见病或者多发病的误诊会是什么情况呢?这导致针对这个病人的医疗走了很大弯路,你告诉他是这个病,这个病有一个现有的很成熟的治疗方案,但是你误诊了,前面的治疗可能就全部荒废了。所以疑难杂症尽管有价值,但实际上我们确实也碰到过,往往是几十年碰不到的毛病,查文献才查出来的疾病。

 

晔问仁医

隔着这些片子,隔着屏幕,其实每个片子背后都是活生生的生命。您有什么感触么?怎么体现匠心?

刘明

我觉得匠心就是你的专注和死磕,你要看到的后面是人,不是一个电脑,不是一张片子,不是一个黑白的图像,不是胶片,后面真的人。这让我们在做出任何诊断的时候不敢有半点马虎。


采访/晔问仁医     编辑/陈庆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所有文章版权属于【晔问仁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新华医院,放射科,胶片,刘明,色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