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与非签约患者基层就诊频次大PK

2021
12/09

+
分享
评论
中国全科医学
A-
A+

签约与非签约患者基层就诊频次到底有什么异同?

本文来源

黄艳丽,曹裴娅.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成年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频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4343-4348.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17.

通信作者:黄艳丽,副主任医师;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医院管理服务中心

门诊病历记录的"就诊频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患者对基层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在签约患者人群中,更是在真实行为上体现了其对签约家庭医生的信任和互动情况。但目前国内关注"就诊频次"的研究较少,且关于签约与非签约患者“就诊频次”的研究更少。那么,签约与非签约患者基层就诊频次到底有什么异同?

01基层门诊的签约/非签约患者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整体来说,武侯区患者很少〔3.14%(9 448/300 634)〕产生跨机构的就诊行为,提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点位设置与居民获取基层医疗服务的地理可及性需求契合程度较高,服务稳定性较好。

02基层门诊的签约/非签约患者之间的差异有哪些?

(1)签约患者年龄大于非签约患者;

(2)签约患者就诊频次多于非签约患者;

(3)签约患者接受中医服务人数比例大于非签约患者;

(4)签约患者接受特殊门诊就诊人数比例大于非签约患者;

(5)签约患者诊断复杂程度高于非签约患者(表1~2)。

03影响门诊签约患者就诊频次的因素有哪些?

(1)病情复杂程度;

(2)是否主动预约到诊;

(3)是否固定就医;

(4)是否利用中医服务;

(5)年龄;

(6)是否在特殊门诊就诊;

(7)签约所在机构;

(8)医生签约人群规模。

04如何利用影响因素指标?

(1)目前的服务内涵下,医生门诊服务的签约人群不超过1 200人时,仍有空间可找到改进主动健康管理方式的机会;超过1 200人时,则需更多考虑对医生的支持措施,如增加医务助理和预约工具等。

(2)影响因素中有些属于不可改变的因素,可以提醒机构和家庭医生关注各年龄阶段的就诊需求特征。
(3)其他因素多属于可以改进的服务类因素,可纳入机构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改进的引导指标中。

--THE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频次,就诊,患者,门诊,签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