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一杯蜂蜜水不会让你得脂肪肝,但也不会提供特殊的保健成分。要想预防或者逆转脂肪肝,还是整体的健康饮食结构最重要。
文章来源:雯说营养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摄入量是关键。整体的饮食结构也是关键。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最近有读者问,喝蜂蜜水会导致脂肪肝吗?有这一顾虑是因为蜂蜜含有一种称为果糖的成分。 果糖,和葡萄糖一样,是比较常见的单糖。 近年来,果糖对脂肪肝的影响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被证实。果糖可以从多个不同途径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果糖在促进肝脏脂肪生成、合成的同时,也能妨碍肝脏脂肪作为能量被消耗掉 。
果糖能影响肠道的渗透性,让许多内毒素通过门静脉进入到肝脏中,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内毒素进到体内后,还会激活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引起炎症。而炎症反应会进一步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果糖能改变肠道菌群,改变后的肠道内环境更有利于脂肪堆积在肝脏中。
果糖还能引起尿酸升高,而这又会进一步增加肝脏中脂肪的合成。
总的来说,由于特殊的代谢途径,果糖可以从多方面促进脂肪在肝脏中堆积、“定居”。大人、小孩都没有例外。
但是我们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
1勺蜂蜜(约21克),热量大约是64千卡,其中含3.59克的水,17.3克的糖。糖份中约一半是葡萄糖、一半是果糖。按照一般泡蜂蜜水的比例(一杯水配一勺蜂蜜),一杯蜂蜜水大约含8.6克的果糖。 这个数字相比平日我们从各种零食、甜饮料中摄入的果糖来说还是很少的。
日常饮食中果糖的主要来源还是蔗糖和果葡糖浆。这两种配料在甜饮料、零食、蛋糕等甜点中最常见。
如果平日饮食健康,基本上不摄入甜饮料、甜食、冰淇淋、零食等,那么偶尔一杯蜂蜜水并不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
如果每天一大杯奶茶或者可乐,经常吃蛋糕、甜食,经常热量超标,那么得脂肪肝也只是时间早晚,喝不喝蜂蜜水都不能改变什么。
许多研究也指出,长期大量摄入果糖,再配上高脂肪、高热量、口味重的饮食习惯,那体内的代谢环境会更加有利于脂肪肝的形成。
果糖的摄入量,与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脂肪肝风险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且摄入量越高,患上与脂肪肝相关的并发症(比如肝硬化)的风险也会越高。
再插句题外话:蜂蜜中水和糖份加起来的比例就高达99.5%!而其它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还不到1%。所以对于蜂蜜宣称的保健功效就别报什么希望啦!
结语:
偶尔一杯蜂蜜水不会让你得脂肪肝,但也不会提供特殊的保健成分。要想预防或者逆转脂肪肝,还是整体的健康饮食结构最重要。
参考文献:
1. Jensen T. et al. Fructose and Sugar: a major mediator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 Hepatol. 2018. 68(5): 1063-1075
2. Basic Report: 19296, Honey. USDA national nutrient databas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