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拟病人”的优势。
端点医药在上一期推文中主要讲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辅助功能”,在这本期推文中端点医药将与您分享关于“虚拟病人”的那些个故事。
请大家思考:什么是“虚拟病人”呢?“虚拟病人”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特定类型的程序,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知识相结合,构建以人体器官、系统疾病为基础的完整虚拟病例资源,是一种以训练医学生临床诊断能力为目标的模拟病人。
“虚拟病人”的想法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和医学研究的局限性,该概念直到2005年才被正式命名“虚拟病人”。现如今,由于其真实性、全面性、规范性等众多优点,该技术渐渐被人们所关注,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虚拟病人”其独特的优势。
1. 真实性
“虚拟病人”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临床场景;学习者模拟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来获得病史,为“虚拟病人”进行体检,并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加之医学研究的拓展,如今,“虚拟病人”可以通过多维技术提供交互式沉浸式研究模式,使模拟的真实性大大提升。例如在癌症的治疗过程当中,医生发现每个癌症患者都具有其独特性,而利用“虚拟病人”技术的算法,可以模拟细胞变化的不稳定性。可以调整病患的精神状态,如抑郁、压力等形态,进而模拟激素水平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病症变化,就可以帮助医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癌症的不同方面。
2. 全面性
“虚拟病人”在模拟病人的过程中并非是单方面的,相反,其可模拟病人的多个指标,譬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体温等,并且针对不同的疾病,着重显示不同的生命体征,使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检测重点。
3. 规范性
“虚拟病人”可完全模拟病人在医院就诊的整套过程,其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治疗等流程,也能模拟医生在就诊过程中的问诊、观察、检查、治疗等过程,并能根据医生不同的治疗方案模拟出不同的治疗结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有关于“虚拟病人”的优势,其实不仅仅只有以上这几点。实践证明“虚拟病人”是一种节省时间、节省成本,高效的教学实践方式。现在“虚拟病人”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存在于最初的医学知识培训、模拟治疗,而是拓展到标准化评估。在不久的将来“虚拟病人”将会为缺少基础训练条件的基层医生提供帮助。
(文献来源:https://www.sohu.com/a/478683370_342073)
端点医药诚邀您参与:
聚焦“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赋能医生开启“多学科融合创新科研”的学术调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