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加成、集采和处方放开的大环境中,不少药企希望借助创新支付项目转化新的盈利增长点。
此概念并不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是借用美国PBM(药品福利管理)在中国市场的试水后演化出的带有中国互联网特色的初级PBM。两者于目前有非常大的差异。
美国的PBM是基于非全民医保和政府不统筹管理医保基金的前提下,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成熟度的产物。美国不仅法律明确禁止药品回扣且培养出来的执业药师有审方和调整处方的专业能力和权力。该体系可以做到:
- 由PBM联合保险公司和专业机构制定权威的处方目录,通过目录控制新药和高价药的使用,管理总体的处方量和整体控费。
- 通过中心化药品供应,分析用药数据,动态监督和教育慢病患者的依从性。
但一切的前提是要满足以下条件:
- 完整的患者用药数据库
- 自动化的药品供应链
- PBM储备了大量的用户、具备处方审核权和强大的上游议价能力
在中国,有PBM雏形的公司如镁信、水滴、众诺普惠和健易保等,仍在进行低门槛的药品福利项目,有以下三种类型:
- 折扣购药:高价药/器械的满X赠Y(较多)
- 分期付款:患者家属作为担保,患者/药企支付利息(较多)
- 疗效保险:根据患者用药后病情进展决定保险赔付比例(较少)
在零加成、集采和处方放开的大环境中,不少药企希望借助创新支付项目转化新的盈利增长点。在风投和内部资本推波助澜下,也确实孵化出不少明星创业公司和企业内部创新部门。但是当背后逻辑尚未打通,医疗信息化水平较低,行业知识库积累不够,且多方未耦合达成利益格局的时候,创新支付很难形成规模。中国版PBM的本土化落地还有待积累、探索和磨合。
文章来自:睿安管理咨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