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破伤风”这个词。有时候不小心受伤了,比如脚踩到钉子、工作时被铁片刮伤了等等,去医院处理伤口的时候,医生可能会要求打破伤风针。
在急诊科,我还碰到过一个小朋友,头磕破了,爷爷奶奶用围巾捂住伤口,给孩子戴上厚厚的帽子,怕伤口被风吹着而患上破伤风。其实,破伤风是一种菌——破伤风梭菌,而不是“风”。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粘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坏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梭菌多生长在泥土、人和动物的粪便里及铁锈中,以芽孢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对环境有很强的抗力,能耐煮沸15~90分钟,是个狠角色。您知道吗,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破伤风,
而生活中最常见的破伤风,就是因为伤口处理不当造成的。
由此可见,破伤风不仅是一种极为危险的感染性疾病,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破伤风主要是运动神经系统脱抑制的表现,包括肌强直和肌痉挛。
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要注意的是,破伤风感染后不会马上出现症状,会有一段无典型症状的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与原发感染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有关,
一般为3~21天,多数情况下会在10天左右。
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为出生后的5~7天(潜伏期的范围3~24天不等)。在临床上,一部分破伤风患者感染的伤口,局部可能呈现无明显的炎症或感染现象,甚至有些看上去已经愈合了。这就导致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只是受了“小伤”,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破伤风一旦出现了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最严重的结果是死亡!目前,对破伤风的认识是防重于治,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
。措施包括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主动免疫、正确处理伤口,以及在伤后采用被动免疫预防发病。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主动接种疫苗来预防破伤风,但并不是注射过一次之后就终生免疫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下伤口类型导致破伤风的风险较高,应该按照破伤风预防流程接种疫苗的:1. 包括烧烫伤、冻伤在内,需要接受外科处理但超过6小时没有处理的伤口2. 包括烧烫伤、冻伤在内,伤口内有异物或是较多坏死组织,特别是被尘土、人畜粪便或唾液污染(动物咬伤)糖尿病、血管炎等患者易发生迁延不愈的慢性伤口,伤口感染风险大;肛周脓肿、结直肠溃疡等病患伤口易被粪便污染,因此这些患者假如病史长、污染重,也应警惕破伤风风险。1. 疫苗注射后需要观察半小时,看是否有不良反应;
2. 注意保护伤口,保持清洁和干燥,不要沾水;
3. 注意饮食,一周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