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生没有婚恋,但林巧稚把接生的5万多名婴孩都当做自己的孩子
林巧稚
祖籍福建厦门,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位中科院女学部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我从医已经50年了。1921年,我从家乡福建省来到北京,考入协和医学院(现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当时,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军阀的暴虐,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剥削,使中国人民深受苦难。我出于对祖国同胞的同情,抱着“仁慈博爱”的“理想”,一心想做个“救世济人”的医生。所以,尽管当时妇女备受压迫和歧视,我却不顾人们冷嘲热讽,一味埋头钻研医术,自我奋斗。然而,当时医院里发生的许多残酷的现实教育了我。嘴上挂着“文明”和“人道”的帝国主义分子,无视中国人的生命,用住院的病人做各种所谓“医学研究”的试验。在试验中,有的病人发生抽风,造成骨折,甚至咬碎牙齿和撕裂肌肉,直至痛苦地死去……在这一幅幅惨不忍睹的情景面前,我的“救世济人”的个人奋斗,显得多么幼稚呵!即使我个人的医术再高明,也不能改变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社会主义的阳光照进了旧协和医院,我也获得了新生。党和人民给予像我这样的老知识分子以很大的信任和期望,人民推选我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林巧稚多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8年,我走出医院大门,参加了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我们在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妇女癌瘤普查,发现了一些早期患者,及时为她们进行了治疗。同时,还为今后研究和防治癌瘤,积累了许多资料。这使我深深感到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关怀。这样的事,在旧中国是根本不可能有的。
▲上世纪50年代,林巧稚参加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
1965年,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生平第一次走出城市,到湖南农村去巡回医疗。一次,我为一个女社员接生,陪我去的是一位当地的青年卫生员。她到产妇家里,挑水、生炉子、洗东西,忙个不停,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而我却自以为是来为别人解除痛苦的,同群众感情上有一大段距离。我想:论医术她那时还不如我,可是思想境界却比我高得多。这位卫生员和贫下中农的好思想、好品德,给了我很大教育。使我更进一步明确了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医务工作者的方向。1970年,我们为一个从山东农村来的老年女社员,切除了长在腹部的25公斤重的肿瘤。我经常守护在她身旁,还请人专门做了她喜欢吃的煎饼。当她康复后,激动地拉着我的手,亲切地叫我"老大姐",并一再感谢我们解除了她20年的痛苦。
▲虽然一生没有婚恋,但林巧稚把接生的5万多名婴孩都当做自己的孩子
我为祖国、为人民做的贡献还太少了。虽然我已是70岁的人了,但我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头。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来源:“医学新青年”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