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就够了吗?不,还要整合思维

2021
05/09

+
分享
评论
壹脑云
A-
A+

光有批判性思维还不够,批判性思维加整合思维才能更好地思考。

你好,我是大时,一名中科院心理所的在职研究生,与你分享我在学术训练中收获的批判性思维和整合思维,如有点滴帮助,将是我的荣幸。

一、萌芽:批判性思维

在一个欢天喜地的日子里,我导答应接收我了!

我导和蔼地说:“大时啊,我们以后一起学习,你每周要交至少四篇文献阅读报告,要有批判性思维啊!”我点头如鸡啄米,好哒!心想“我逻辑思维很强的,这还不容易?”

要交报告了。按研究假设、理论、实验设计、结果、结论整理完了,批评写啥呢?这论文写得挺好的啊~

有了!这篇我就写,作者只做了行为研究,没有研究脑神经机制,不够完善。这另外一篇也挺好的,咋批评呢?有了!我就写,作者只采用了成人被试,没有研究儿童,缺乏发展的观念。

不知道我导当时看到报告咋想的,反正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我导~谢不杀之恩!

很快,我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结果跟假设的不完全一样。做完以后,开始看别人的论文不顺眼了。

为啥你的、他的和我的结果不一样?嗯,这个你用的材料有问题,这个我没控制好无关变量,那个他的程序比较合理。

就这样,我的批判性思维萌芽了,一年读了三百多篇文献,文思如泉涌,很多发现不吐不快,干脆写了一篇综述论文。

给我导看完以后,我导说:“大时啊,文章还不错,我很欣慰,你的批判性思维锻炼出来了!”

我立马骄傲了!过了几天,赶蛇上棍的我厚着脸皮问我导“我想这次组会跟大家分享下批判性阅读文献可以吗?”我导:“好啊!”

二、锐气:批判性思维打天下

在这次分享中,我梳理的“文献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框架如下:

1. 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去伪存真,只看事实,不受观点影响。

2. 单篇文献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

材料选择是否合适?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可靠?解释是否合理?由表及里,进一步挖掘深层机制。

比如,如果研究者希望测量居民的环保意愿,那么选择的测量指标就需要是达成环保共识的。

如果选择的是参与“地球1小时”活动的意愿,可能有些被试会认为这个活动的本身对电力负荷的影响未必是好的,那么测出来的环保意愿就未必准确。

这样的研究,材料的选择就未必合适。

再比如,如果研究者测量某因素对公司食堂大米每天消耗量的影响,那么就需要对大米进行精确的称重。

精确到0.1kg的话,尾数在0.5以上和以下的分布就不应该太不均衡而出现小概率现象。如果出现了,数据的可靠性可能就是存疑的。

又比如,如果研究发现某因素影响了被试的行为意愿,但是没有影响真实行为;或者影响了真实行为而没有影响行为意愿,那么为什么?

这里就可以深挖原因。有的作者止步于此了,我们说不定就能发现宝藏哦!

3. 多篇文献对比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矛盾现象的不同前提条件,寻找可能的研究方向。

发现相似的研究设计出现矛盾结果时,顺着冲突,向研究方法的前提条件梳理,可能就会发现冲突线索,随之可能就会发现方法适用边界的隐藏的前提条件。

比如,在研究一中,某种海报显著促进了居民的环保行为。在研究二中,同样的海报,居民的环保行为显著减少了。

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促进与减少都是巧合。另一种可能,是它们的前提条件不同。

如果研究一中海报张贴点与测量环保行为点的距离在100米以内,研究二的距离在1000米左右,那么距离可能就是影响海报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这样梳理矛盾现象不同的前提条件,我们就有可能发现新的重要变量,找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这里几乎到处是宝藏!

分享完,同学们反馈很有收获,我导也说不错,我很开心,继续改论文。

然而改了几遍以后,疑问出现了。“我是不是批评得太狠了?是不是显得文风尖锐有余而厚重不足?是不是太得罪学术界前辈了?审稿老师会不会反感?会不会觉得我过于刻薄,不厚道?”

带着这个问题,我停笔了,开始寻找答案。直到我看到一篇论文《个体如何以消费行为应对自我威胁?基于导向-路径整合模型的分析》和一本书《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书和论文给我的最大启发是,构建新理论体系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不够的。我批评了每一棵“理论树木”,然后树立了一棵新的理论树木,随后觉得自己虽然和“现象的大地”联系起来了,但对其他的树木过于苛刻,甚至觉得,其他树木都是错误的,只有我的树木是对的。

重新梳理以后,我又在课题组内做了一次批判性思维的分享。

三、厚重:批判性思维与整合思维

在这次分享中,我梳理的“如何中肯地评价文献?”框架如下。

1. 能评价文献

方法是否合适?包括工具材料、程序设计、数据分析方法、数据解释是否合理?

梳理方法的前提条件,用反例批评理论。

理论是什么呢?我们尊敬理论,但是不应该畏惧理论。理论就是前人提出的、经过验证的研究假设,它本身就是可证伪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研究结果的发现,与前人研究假设不一致的结果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大。

一旦出现反例,我们就可以修正甚至推翻前人的理论。所以,只要我们发现了反例,用它来批评理论并不难。

2. 能中肯地评价文献

发现前人理论的矛盾和内在一致性。

矛盾出现时,顺着矛盾梳理不一致的原因,很容易发现矛盾线索,发现理论的适用边界,这是批判性思维的典型表现。

然而,矛盾中也隐含着深层的一致性。只盯着冲突,容易忽略一致性,忽略优点,这样也失去了整合理论的机会。

失去整合的机会,我们仍然可以树立新的“理论树木”,但无法成就森林。

看似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甚至矛盾冲突的诸多理论,当我们发现了它们内在一致性以后,就会发现,它们其实反映的是不同的侧面。

这个内在一致性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新发现的维度。

从新发现的维度观察,理论也好,现象也罢,它们是只是在新维度的不同位置,内在一致,相互关联的。

把它们连起来的维度,就是我们新理论的维度。用新维度串起了所有的理论,我们就成就了“森林”。这是整合思维。

四、反思:终身成长

分享以后,师妹问:“看别人理论的优点,意思是不是语言要委婉?”我回答:“语词上的委婉能起的作用有限,还是要真诚。

认知上有本质的差异,才能在表达时有本质性的变化。我只用反例来批评前人理论时,再怎么委婉,也还是说别人错。

只有我真的重新认识了前人理论对的地方,认可了它该有的位置,才中肯地表达了我的敬意。没有别的树木,我们孤木难支,不可能成就森林。”

文如其人。我写论文的风格,其实也是我为人风格的侧面体现。

我的批判性思维远超过整合思维,这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局限性。只有我真的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不足,才可能突破局限。

生活中,冲突总会出现的,不见得每次都要去分析冲突的原因,分析冲突的原因,未必能把事情做好。

有时候,我们去总结冲突中一致的地方,发现我们的共同点,能够更好的成就事情。要竞争,也要合作,要批判,也要整合。

另一位同学说,这是做平台的思维,不在一个层次上竞争,而是包容,成就别人,也更好地成就自己。

我的起心动念,是担心自己太过尖锐,不够尊敬学术前辈,最后确实得到了我想要的厚重。同时,我不仅得到了学术上的进步,也得到了做人上的进步,更大的局面也向我展开。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孙洪杰, 刘菲菲, 冯文婷, & 崔丙群. (2021). 个体如何以消费行为应对自我威胁?基于导向-路径整合模型的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9(5), 921.

2.周黎安. (2008).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格致出版社.


作者:大时

排版:shirl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维度,论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