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 协和护理百年回眸

2021
05/08

+
分享
评论
北京协和医院
A-
A+

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协和护理一直是推动中国护理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

协和是中国现代护理事业和护理领军人才培养的摇篮。一百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协和护理人攻坚克难、务实创新,为祖国的护理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北京协和医院前三任护理部主任兼协和护校校长沃安娜(Anna D. Wolf)、盈路德(Ruth Ingram)和胡智敏(Gertrude E. Hodgman)都来自于美国,她们把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带到了中国。从协和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包括六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陈路得、林菊英、黎秀芳、刘淑媛和吴欣娟,以及四位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聂毓禅、陈坤惕、黄人健和吴欣娟。

在第110个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在北京协和医院迎来建院百年华诞之时,协和护理人回首往昔,梳理百年来走过的足迹,以史明志,知往鉴来。

开创高等护理教育先河

1911年,沃安娜在美国的戈切尔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15年取得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护理培训证书,1916年又拿到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硕士学位。1919年,当31岁的协和医学院校长麦克林面试29岁的沃安娜时,两人达成了重要共识:要在协和开办本科护理教育,培养高级护理骨干,并将教育主体定为女性。这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实属罕见。1920年,全美只有11个护理本科教育项目。当时中国的教会医院主要培养男护士,护理教育尚在萌芽时期,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和学制,学习方法多为学徒式,护理被看作低等工作,愿从事者甚少。

新开办的协和护校校训为“勤、慎、警、护”,其本科教育以精英教学理念而闻名,采用全英文教学,实施严苛的淘汰制。这样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认可,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协和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第一届只有一名毕业生,是中国基本外科奠基人曾宪九教授的表姐曾宪章。1924年至1953年近30年间,协和护校也只培养了263名学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成为中国护理学界的翘楚。

建院伊始,协和共开设8个病房、1个门诊和1个手术室。全院共有68名护士,其中外籍护士35名、中国护士33名,来自世界各地近50所医院。护士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各不相同,制定科学、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至关重要。协和采用院校合一的管理模式,护理部接受医院和医学院的双重领导,秉承护理部、大科和病房的三级管理体制。护理部还设立一位专职的夜班督导,负责夜间工作调配、巡视检查、处理突发情况,还负责学生在夜班实习时的督导,保证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此外,护理团队还设立了护理教务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图书委员会,为护理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5年,协和开创了我国公共卫生护理的先河,率先在国内培养公共卫生护士。护士们到家庭、学校和工厂进行公共卫生护理服务,指导民众保持个人卫生、预防传染病、照顾婴幼儿等。协和的资料库里还保留着王琇瑛通过广播为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画面。

炮火纷飞中的艰难传承

聂毓禅是协和护校的优秀毕业生,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的护理部主任兼护校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医院,医院关闭,护校停办。聂毓禅暗地里把学生分散到其他地方上课、实习,并带领学生完成中华护士会的毕业会考,为合格的学生发放证书,以便另谋工作。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聂毓禅竭尽所能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到底。

1943年春,为了保护当时亚洲最高水平、世界领先水准的护理教育,聂毓禅准备到内地复校。在那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她和老师们从沦陷区出发,突破日军的重重封锁,骑骡子、乘马车、卡车或所有能找到的交通工具前进,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徒步。聂毓禅一行以惊人的魄力和毅力完成了长达两个月的艰险旅途,将协和护校迁至成都,保存了协和护理的火种。

随着难民、军人、伤员、病人纷纷涌入成都,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变得非常急迫,协和工作人员和学生都夜以继日地工作。但即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聂毓禅仍坚持护理教育要维持国际领先的协和水准。这培养了协和护理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展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抗日战争胜利后,聂毓禅率领全校60多名师生安全回到北京。1948年北京协和医院复院,聂毓禅继续担任护理部主任兼护校校长,协和护理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传承与发展

1964年中华护理学会召开学术年会,周恩来总理和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邓颖超亲自参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护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陈坤惕于这一年当选为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陈坤惕也曾担任延安中央医院护理部主任,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也带到了协和护理团队的日常工作中。

改革开放后,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协和进一步完善了护理管理制度,稳定了护理队伍,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蓬勃发展。1978年,陈淑坚副主任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唯一的中国护理咨询专家出席国际会议,为中国护士发声。

80年代后期以来,时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的黄人健带领护理团队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UNDP项目)在协和落地,并促成了与芬兰长达二十多年的交流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在与不同国家思想火花的碰撞与交融中,协和护理乃至中国护理不断汲取能量、探索创新,整体水平跃升新高度。

1996年8月,原卫生部成立了由98家医院组成的“全国整体护理协作网”,黄人健任协作网组长。配合卫生部护理中心的培训和扩大试点工作,北京协和医院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接待了3000余人次参观学习,整体护理模式从协和向全国辐射推广。

改革创新中勇攀一流

21世纪以来,在时任护理部主任吴欣娟的带领下,协和护理人持续拓展专科护理深度和广度,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专业、精准和温暖的护理服务。

协和护理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护士层级进阶制度,拓宽护士职业发展路径,总结并完善了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服务品质。

在学科建设方面,协和护理也是业内典范。90年代初,吴欣娟出国考察,她敏锐地意识到专科护理将成为全球护理发展的未来趋势。此后她致力于专科护理的建设与发展,在1999年至2020年间协和共培养了460名专科护士,覆盖了37个专科领域。2010年,协和护理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原卫生部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协和护理获得科研立项百余项,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多项成果荣获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护理学会科技奖一、二等奖。

2017年,吴欣娟当选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她率先在全国开展护士分层级培训与晋级管理;组织编写了数十部专业书籍,为我国护理质量的同质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牵头搭建“一带一路”护理合作网络,与20多个国家护理学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深化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为了表彰吴欣娟所具有的非凡勇气和献身精神,以及她在管理创新和推动护理事业发展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2011年国际红十字委员会授予她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2016年她又获得了泰国西娜卡琳达王太后护理奖。

协和护理人一直怀揣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在每一次突发重大疫情防治、重大事件医疗救援、重大任务卫生保障等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从不缺席。早在抗美援朝时期,时任护理部副主任苗文娟就曾跟随医疗救治队奔赴朝鲜,荣立三等功。2003年抗击SARS疫情、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吴欣娟均带队奔赴抗疫最前线,出色完成国家交给的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在援藏、援疆、援蒙等工作中,他们勇挑重任,把协和护理的优良传统、成熟经验与先进理念传播到祖国各地。

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协和护理一直是推动中国护理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历经百年,洁白的燕帽下,始终传承的是爱祖国、爱人民的红色基因。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协和护理人一定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护士,护校,教育,专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