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肺部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1
05/07

+
分享
评论
MV医学微视
A-
A+

胸片和肺部CT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些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再去做肺部CT呢?

在临床中,很多患者拍完胸片后,会被医生建议再去做肺部CT。


那么,胸片和肺部CT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些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再去做肺部CT呢?


1.胸片和肺部CT到底有什么区别?


胸片是一个平面图像,它是X射线穿过胸部,投影在胶片上形成的,但由于人体胸部前后大约有30厘米厚,当30厘米厚的图像压在一张胸片上时,前后就会有重叠的图像,有的地方可能就不太清晰。


与胸片相比,肺部CT则有两大优点:


第一就是没有重叠,它主要显示的是横断面的图像,通过一层一层的横扫显示出来,能够让人看得更加清晰;


第二,肺部CT的密度分辨率更高,高于胸片十倍以上,对病变的详细信息能够显示得更完全、更彻底。


在临床中,如果医生在胸片中发现问题或者怀疑有问题,但还不够确诊,从影像学角度分析,能够提供最佳帮助的是胸部CT,这时医生就会建议患者再去做肺部CT检查。


2.肺部疾病可以做B超检查吗?  


B超检查一般主要针对的是实质性器官,比如肝脏、心脏、甲状腺等,而肺部含大量的气体,气体的声阻很大,无法通过B超来帮助诊断。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用B超来诊断胸膜腔中有没有胸水,通过B超能够知道胸水的位置和量,同时还能为穿刺引流或抽水提供引导。


3.肺部疾病可以做核磁共振吗?


在临床中,我们也很少听说用核磁共振来检查肺部疾病。


这是因为核磁共振主要是以氢离子为探针进行检查,如果检查的器官含水多,含氢离子就会比较多,就容易捕捉图像,但肺部含大量的空气,含氢离子少,捕捉到的图像就非常不清晰。


但也有一些特别的情况,肺部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比如:


大的肿块,通过核磁共振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病变靠近纵隔血管,如果想进一步分辨病变是否是肿瘤,以及病变对纵隔血管的侵犯情况和程度,核磁共振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核磁共振,肺部,疾病,诊断,检查,胸片,CT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