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事件, 给医院管理带来的思考
2021年4月19日,“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反映的肿瘤治疗黑幕”(以下简称本次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并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国家卫生健康委立即就该事件作出回应,组织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就下一步肿瘤诊疗监管工作提出要求。基于此,结合本次事件引发的思考,笔者拟就医院管理者在当前如何做好肿瘤诊疗行为合规工作,提出个人建议。
一、医疗机构启动内部自查自纠工作。
规范开展临床诊疗活动,一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关切重点。本次事件已引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对肿瘤科诊疗行为合规问题的高度关注,作为医疗机构的管理者,特别是设有肿瘤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或肿瘤专科医院,应对本单位肿瘤诊疗工作进行梳理,包括肿瘤卫生技术人员资质、诊疗行为规范性、病历书写、知情同意等事项,可启动内部自查自纠,对肿瘤诊疗活动的规范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梳理肿瘤相关投诉、质疑和纠纷及潜在争议,做好应对。
围绕本次事件中涉及肿瘤诊疗行为的合规质疑,结合医院实际,针对可能出现的与肿瘤有关的医疗投诉、质疑和纠纷,做好预案和解释工作。同时,对全院或全科肿瘤诊疗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妥善处理,以避免引发重大舆情,积极化解医患矛盾,推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
三、组织科室学习肿瘤诊疗规范,合理实施肿瘤诊疗行为。
梳理院内或科内常用肿瘤诊疗规范、诊疗方案,组织学习新出的肿瘤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及时更新知识,形成科内或院内常用诊疗方案,对非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应严格院内审批,特别是科主任负责制,必要时,可通过院外专家论证或会诊实施,避免过度医疗或不必要诊疗。
四、加强医患沟通,完善知情同意书签署。
患者知情同意权是法律赋予患者的权利,也是医疗机构应履行的说明义务,针对肿瘤特殊治疗,医务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或其近亲属病情和医疗措施,及时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疗效和费用,以患者受益最大化,损害最小化为宜。同时,对费用、疗效进行充分告知,规范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文书。
五、加强医德建设,建立奖惩机制。
基于医疗信息不对称问题,占于信息优势地位的医方和基于弱势地位的患方,需要医疗机构加强医生队伍医德建设。有关诊疗行为合理性的投诉及相关告知的不足,特别是治疗效果和费用的质疑和投诉,可内部评估其合理性,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年终奖、评优评先和职位职称晋升挂钩,建立适宜的奖惩机制。
六、做好舆情监测,加强内部协作。
针对类似本文所涉事件,医疗机构应做好舆情监测,对内自查,并做好多部门协作联动,分工负责,统一发声,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做好传统媒体或自媒体应对。加强院内医务人员管理,特别是肿瘤科室和医务人员的言行管理,避免不当发声。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