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病理诊断技术

2021
04/19

+
分享
评论
e药安全
A-
A+

基本理论

知识点1: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范围

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样本的细微结构与形态,是病理学诊断和研究的基本技术之一,应用领域广泛。电子显微镜技术可以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用于胚胎及组织发生学方面:通过电镜可以了解新生血管芽的发生和形态特点。

临床上的应用:应用于多种疾病亚细胞结构病变的观察和诊断,特别是对于肾肌肉疾病和肾小球疾病的诊断。

用于疑难肿瘤上:用于判断有些疑难肿瘤(如未分化、低分化或多向分化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细胞属性。

形态学的应用:用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扫描电镜对样本三维形貌的细微显示和定量等。

知识点2: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注意事项

电镜检查的结果的解释,必须结合光镜形态,这样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组织离体后,必须迅速取材和固定,用4%的戊二醛固定,然后在四氧化锇中后固定。超过1小时未固定的组织,则不宜做电镜检查。还应当注意,电镜下观察范围很小,因此应结合光镜先在1mm薄切片定位后再做薄切片观察。

检查者必须了解自溶和坏死等人为假象的超微结构形态特点,同时要了解光镜形态特征及电镜检查待解决的问题,还要熟悉各种肿瘤电镜表现的特点,以及变化范围。

电镜检查确定肿瘤的组织发生或分化时,一般需要证实假定细胞的一组超微结构特征。

在肿瘤电镜诊断时,超微结构特点通常是无法用于区分同一类型细胞的反应性病变、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在分化差的恶性肿瘤中,并不是每个肿瘤都会有特征性超微结构特点。

电镜诊断报告书应当单独签发,并且附在病理诊断报告中。

知识点3:显微切割技术的特点

显微切割技术的特点是可以从构成复杂的组织中获得某一特定的同类细胞群或单个细胞,特别适用于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如肿瘤的克隆性分析、肿瘤发生和演进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基因改变的比较研究以及肿瘤细胞内某些酶活性的定量检测等。

但是,显微切割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手工操作的技术难度大;用LCM虽然操作简便,耗时少,取材准确,但需要特殊的设备,而且激光器造价高。

 

应用指征及其诊断意义

知识点1: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

非肿瘤性疾病ATP酶与NADH法染色骨骼肌组织,测定I型和II型肌纤维的各种形状因子与比例,可以用于肌病的诊断和研究;②VonKossa染色未脱钙的骨组织后,精确定量骨和骨样组织的含量,可以用于诊断代谢性骨病(如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还可以估计疾病的严重程度;③HE和其他染色后测定小肠绒毛的面积来估计其吸收功能,也可以测定内分泌细胞的形状因子以判断内分泌功能。

肿瘤形态计量:用于测量肿瘤细胞的面积、周长、最大长径和横径、核的形态、核质比例、实质细胞及血管的多少等参数。

DNA倍体分析。

图像分析:可以用于肿瘤细胞核分级、增殖活性指数、激素受体及HER2/neu状态等研究。

知识点2:显微切割技术的应用

用于显微切割的组织切片可以是冷冻切片、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组织切片必须染色,以便进行目标细胞群的定位。染色可以采用甲基绿、核固红或苏木素等普通方法,也可以采用HC染色,如要切割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切片上的RS细胞时,可以用CD5CD30抗体染色进行靶细胞示踪。显微切割的方法主要有手工操作法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CM)法。

知识点3: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的应用

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LSCM)是将光学显微镜、激光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高技术设备。LSCM的主要功能有:

细胞、组织光学切片:对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进行断层扫描。

重建三维立体空间结构。

对活细胞的长时间动态观察。

细胞内酸碱度及细胞离子的定量测定。

细胞间通讯、细胞骨架构成、生物膜结构等的研究。

细胞膜流动性测定和光活化技术。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显微镜,病理,诊断,超微,技术,肿瘤,电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