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发展可能就是将来ICU人力资源的主体。
我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始于AlphaGo打败李士石,让我感觉更加震惊的却是那些关于AlphaGo学习能力的介绍,据说他能用三天的时间学完人类一千年的所有棋谱。
在我做为一个重症医生的大脑中,所谓的智慧医疗简记就是:
5G3D,
打印数据,
穿戴机器。
5G就是5G信息传输;
3D就是3D打印;
数据就是大数据;
穿戴就是穿戴设备;
机器就是机器人。
对于5G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快一点儿的4G。其实,只要我们的服务商们不人为地克扣我们的速度,现在的4G已经在多数的情况下能够满足现在医学很多实时传输的要求。再快一点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对于3D打印我还是有些期待,象我们现在ICU病人们应用的无创通气的面罩,由于人面部外形的差距,每人所需的面罩的差异也非常巨大,也许在很多类似的这种情况下,3D打印的作用可能会让ICU的一些治疗更有效,更舒适。
重症医学的智能演进中,大数据是我期待最多的一项。做为临一线的医生,对于大数据的期待,除了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预判,我更希望现在的大数据能尽快帮助临床医生们解决一下复杂的病历记录的问题。现在的语言输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病历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尽快地提高一下病历记录的智能化程度,可能比那些对疾病的评分观察更有现实意义。病历的智能化需要提高的地方也并不是太多,除了近一步提高语音录入的准确性外,尽快进行病历的标准化改革,并不断提高病历智能化诊断、修改和其自身学习能力。让智能化的病历系统真正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甚至是指导老师。我们并不需要他们像AlphaGo一样学习千年的棋谱,我们只需要他把我们的几百本医学都学会了就可以了。
穿戴设备地发展可能是所有这些中最快的,只要是ICU需要的东西,无一不可能考虑无线化、可穿戴化。
机器人的发展可能就是将来ICU人力资源的主体,其实对于机器人,我最大的期待还不是在ICU,我最大的期待还是在我们将来的养老事业。这才是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问题,也许机器人养老才是我们这个传统社会已崩溃,现代社会未建立,民未富,老先至,孩子少,家庭小的半传统半现代社会养老的唯一出路。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