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SPD服务(13)

2021
04/06

+
分享
评论
小强还行
A-
A+

打开业务黑箱。

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分离,没有分离的业务就是一个黑箱。在医院的药品管理业务中,虽然有药师和护师两个不同的角色分别参与到具体业务中,但是对于医院整体来讲,还是一个业务黑箱。药师和护师在业务中经常会有职责划分不清楚的现象。出现问题相互埋怨和扯皮。归根到底还是在医院的整体管理中。从医院整体维度药品管理业务还是在一个黑箱内。

而SPD服务过程中,通过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分离。非核心业务由专业的第三方来做。这种业务模式对现有的黑箱业务产生巨大影响。具体是什么影响呢?主要涉及到黑箱内的业务被打开。打破了一张患者处方(或医嘱)由一个责任主体(医院)完成的业务模式。形成了一张患者处方(或医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责任主体共同完成的SPD服务模式。

在一个责任主体完成业务的模式下,出现问题将在责任主体内部消化。而在两个或多个责任主体的业务模式下,各个主体之间的责任划分,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药品之间的交接等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的交叉需要非常清晰。举个常见的业务场景实例:“住院药师将审核好的药品交给SPD服务人员,由SPD服务人员送到病区,交给病区护师”。由于住院患者服药有服药时间的要求。通常在下午14:00之前,将药师按医嘱摆好三顿药品送到病区,这样才能保证住院患者当日晚、第二日晨、第二日中午的安全服药时间。两个或多个责任主体完成该业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如下事项进行准确记录:

1、住院药师什么时间审核完成药品?

2、住院药师什么时间将审核的药品交给SPD服务人员?

3、住院药师和SPD服务人员交接过程是否有签字记录?

4、SPD服务人员什么时间将药品送到病区?

5、病区接收药品的护师是谁?

6、SPD服务人员和病区接收药品的护师之间是否有签字记录?

这些只是在安全服药时间上的交接内容。有人说这有何难?但是大家想一下如果一个50个病区1000张病床的医院,不算临时医嘱的数量,每日三顿药,一共是3000份药。每天上午8:00开始接收临床下发的医嘱,在8:00-14:00,6个小时内需要将3000份摆好、核对完成、交给SPD服务人员、配送到50个病区,并与病区护师完成交接。这个工作量和工作复杂度可以想象。在日本的SPD服务中,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规范的表格完成。在北大人民医院全部通过智能信息服务平台(SPDIS)和辅助的PDA硬件完成信息的传递,交接的确认。在将责任划分清晰的同时进行记录。共同保证的患者用药服务。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SPD,服务,病区,护师,医嘱,药品,医院,责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