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又发生固体饮料冒充配方奶粉事件!家长该如何正确选择?

2021-03-30   向日葵儿童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昨天(3月29日),一条新闻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关注:

2017年9月,黄先生女儿寒寒(化名)出生后得了一场肺炎。出院时医生告诉他要冲服“深度水解奶粉”,独自抚养女儿的黄先生购买了“金大洋”奶粉产品,在饮用该“奶粉”20多个月时间里,寒寒出现身体和智力发育迟缓的情况。

2020年5月,黄先生发现,“金大洋”其实根本不是奶粉,只是一种固体饮料。

图片来源:微博

新闻一出,随即上了微博热搜。

 
编辑&排版 | 博雅

 
近几年,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经常出现。2002年5月,“郴州假奶粉大头娃娃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2019年底,也曾有类似报道,孩子也是因为被诊断“过敏”需要吃氨基酸奶粉,而用上了固体饮料类别的氨基酸营养粉。

半年前曾有类似的“假奶粉”事件发生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接二连三的事件令家长们十分担心:如何区分固体饮料与配方奶粉?该如何正确给孩子选择奶粉呢?


 

 

为什么给孩子不能选

固体蛋白饮料


 

 
在新闻中,我们会发现,每次都是固体蛋白饮料被充当配方奶粉供孩子们食用。 

固体蛋白饮料是一类以乳和(或)乳制品或其他动物来源的可食用蛋白,或含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果仁或制品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它并不是按照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素而设计的食品!

对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婴儿奶粉是孩子添加辅食前唯一的营养来源。即使开始添加辅食后,对于1岁以内婴儿,大部分的营养也依然来自于奶粉。因此,婴儿奶粉所含的营养素必须是全面且足量的。

而固体蛋白饮料中的营养素既不全面、也不足量,无法覆盖婴儿所需,不能作为婴儿的单一营养来源。

比如,大部分固体蛋白饮料里不含有碘、铜、硒、生物素等营养素。

碘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保障甲状腺激素正常代谢,以及骨骼和肌肉系统的等正常生理功能。缺碘可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滞后,给婴儿的成长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铜保障大脑神经、骨骼、血液系统等的正常生理功能。缺铜可导致贫血、各类血细胞减少症,以及神经损伤等病症。

硒保障生育功能、心脏功能、DNA 合成、激素代谢等正常生理功能。缺硒可导致克山病恶化、碘缺乏、产生呆小病或甲状腺功能减低病症。

生物素是保障身体必须营养素(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代谢的重要元素。生物素缺乏可导致婴儿的头发、指甲、皮肤异常,以及骨骼肌张力减退、发育迟缓。

婴儿生长发育飞速,因此充足的营养供给非常重要。宝宝在出生后4个月左右,体重就会达到出生时的2倍;到一岁时,体重就是出生时的3倍。孩子的生长速度如此之快,如果营养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从体格到智力都会受到严重伤害。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生命早期遭遇的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之后即使再注意营养补充,也很难完全挽回。

因此,类似金大洋、倍氨敏的固体蛋白饮料,是不应该给婴儿食用的。


 

 

如何给孩子选择配方奶粉


 

 

那1岁以内婴儿能喝的奶有哪些呢?

婴儿最好的食物来源是母乳,没有之一。配方奶是母乳不足或者无法使用母乳时候的替代品。

对于配方奶,无论宣传得如何花哨,只要包装上没有“YP+数字”或者“TY+数字”的注册号就不能给宝宝喝。

YP 是婴儿配方奶粉的简称“婴配”的拼音首字母缩写,数字是注册号,是针对普通婴儿的母乳替代品。

TY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简称“特医”的拼音首字母缩写,数字是注册号,是针对有特殊营养需求的婴儿的母乳替代品。

我们国家对婴儿配方奶粉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管理严格,一定是需要注册的。所有通过国家机关审批注册的产品包装上都会印有注册号。

对于婴儿能喝的奶,除了母乳和带YP或者TY的产品,没有第三种可能。带YP或者TY的产品包装也会明确相应的使用年龄,要看清标识再为宝宝选购。



婴儿配方奶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上的标注

图片来源:网络


 

 

家长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宝宝

假奶粉事件的悲剧可以避免吗


 

  

用知识武装自己最靠谱。首先要辨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适合疾病状态下的特殊医学配方食品是要在专业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的母婴店店员不是专业人士,不可盲目相信。

同时要积极了解相应政策。特殊医学配方食品是注册管理,包装上必须要有“TY+数字”的才能给孩子使用。

婴儿喂养图,可放大查看

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能让更多家庭少走弯路,少一些孩子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请滑动查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2010

2. Baker, S., Cochran, W., Greer, F., Heyman, M., Jacobson, M., Jaksic, T., ... & Yetley, E. (2000). Hypoallergenic infant formulas. Pediatrics, 106(2), 346-349.

营养素,固体,配方,饮料,奶粉,冒充,婴儿,母乳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