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视点】2021年两会代表中医药传承创新提案建议集中看

2021
03/15

+
分享
评论
大经中医
A-
A+

2021年3月4日,2021年全国两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如期召开。“十三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年,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取得较大的发展。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中医药更是以其不俗的“抗疫”表现获得了全国上下乃至全世界的瞩目。                                              

基于中医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中医药如何实现传承创新发展展开热议。为此,小编整理了部分两会代表的提案和建议供大家了解,不足部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01  农工党中央: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国家队新型体制。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职能,持续改善中医药科研条件,强化需求导向,将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体系,优化和整合中医药科研力量配置与共享,强化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建成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

▌02  致公党中央:建立和完善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组建中医药防疫专家智库,深入系统总结社区中医药疫情防控经验,制定常态化中医防控方案。重点针对健全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机制,建设互联网疫情防控中医管理平台,组建中医防控队伍,建立常态防控机制。二是多方联动健全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中医药参与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模式将中医药服务导入社区,全面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覆盖率。”

▌03  民进党中央:推动中医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中医特色优势病种强化专科建设。着力聚焦疑难病、慢性病的中医治疗优势以及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病种,大力加强特色专科建设。二是以专科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体系,构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市级四个层次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体系,特色专科建设覆盖全部中医院,同时支持省级医院建设国家级特色专科。三是大力支持省级医院建设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如风湿免疫病、肿瘤等),发挥龙头专科的引领作用和溢出效应,以枢纽专科带动并促进网底专科建设,链条式提升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质量。四是加强人才、经费等条件在专科建设中的支持与保障,建立逐级递进的专科建设路径,加强中医特色专科能力建设。”

▌0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奋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十四五’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要坚持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为动力,坚持内外兼修,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统筹推进事业和产业全面发展,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05  “人民英雄”张伯礼: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发展,为中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释放出了巨大想象空间。未来中医药一定是按照中医的模式去发展,不能完全照搬西医的模式,我们不排除现代仪器设备,因为设备不分中和西,但一定强化中医思维,这非常关键。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是这次抗疫总结出来中西医并重的实践模式,它不仅是抗疫有力的武器,也是今后治疗重大疾病、疑难疾病、老年病的法宝。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新时代赋予中医药人新的使命。”

▌06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医药蕴藏的原创力量亟待挖掘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即是守住中医之‘正’。科技创新基地是实现守正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建议在中医药、针灸、中西医结合等基础研究领域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汇集生命科学与中医药科研优势资源,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与此同时,要加强系统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前沿技术与中医药的深度交叉融合,对中医药理论进行现代化诠释。”

▌0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完善中西医结合政策和医疗服务体系“中西医结合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健康卫生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西医结合学科,离不开国家财政对中西医结合理论、技术及治疗方案创新的支持。建议针对影响国民健康的常见病和重大疑难疾病,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方案和新药物,提出中国方案。”

▌08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张智龙:提高国际影响力需用“现代方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医药作为国粹精华已经走出国门,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如何提高国际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则需要用‘现代方法’。”

▌09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激发中医药的原创优势

“在疗效评价方面,还需将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数据三者有机结合,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循证医学评价体系,同时对多样性证据、中药种植等环节等进行梳理,从医疗、医药两个角度分别对共性规范进行界定,做到中医药疗效数据化、数据证据化、证据可评价化。在科学研究层面,应该重视现代技术对中医药研究成果的呈现作用,以此助推中医药成为国际主流。”

▌10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中医优秀资源的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活态传承。解决好中医药优秀资源的活态传承、保护利用、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打独斗,要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重点突破,这些离不开政府的重视支持和统筹协调。”

▌11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加强中医人才培养

“我认为实施中医药发展这一重大工程,重点在于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发挥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同时,中医药在去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应当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疫病防治的人才队伍和基地建设。”

▌12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肿瘤诊疗部杨宇飞:中西医并重须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坚持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一直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但基层仍然是中医药服务相对薄弱的环节。必须让这一方针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应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向中医从业者和全科医生放开,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健康产业体系分开,让基层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1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发展

“加快中药产业数字化。应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和手段,开展中药全产业链智能制造技术、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保障中药资源优质、高效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更好服务公众健康。运用智能运算、智能制造技术研创中医药诊疗设备。应加大投资力度,组织跨界攻关,研发运用智能运算、智能制造技术的新一代智能诊疗设备(如舌脉诊仪)乃至可穿戴设备。”

▌14  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司富春:建立和完善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

“要建设和发展社区中医药学学科,可以更加系统地从医、教、研、产等方面研究社区中医药发展的历史、经验、问题,挖掘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高发传染病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方药和适宜技术,为社区中医药服务和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此外,建立社区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模式,加强社区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和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推进社区中医药数字化建设。”

▌15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芳:创新勿忘守正

“当前已有不少科研人员尝试将高新技术引入中医诊断中,在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下,通过研发智能装备,提升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的精准度。不管是中医理论也好,还是诊疗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学科交叉是能真正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6  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中西医并重融合发展

“一要明确中西医并重发展模式,加快促进相关政策法规落实。二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建立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模式。三要加强中西医融合方面的人才队伍培养。四要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研究。”

▌17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中医药

“最重要的就是在坚持‘中医思维’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医药文化从来不是故步自封的,从历史上看,它吸收了每个时期最先进的技术和人文理念,具有人文和科学的两重属性。今天,中医药创新发展,就要吸收现代科学成果及先进理念。”

▌18  九芝堂董事长李振国: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发展模式。突出中医药特色及优势,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按照自身规律不断发展。以科技为支撑,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推进中医诊疗方式的现代化,加速互联网医疗审批速度,简化审批程序,鼓励并支持中医互联网医疗发展,使中医走向‘云端’。加快中医药产品现代化,促进中医药学科知识现代化。”

▌19  盘龙药业董事长兼总经理谢晓林: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中央领导关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示精神,让各项鼓励政策能全面落地,特别是鼓励保护加快中药经典名方传承、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加快中医药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鼓励中成药多家品种建立优质团体标准,形成“优胜劣汰、动态提高”的标准演化体系,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引领及全社会的共同推动下,中医药事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大经中医作为中医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的先行者,定会抢抓时代机遇,持续创新、锐意进取,以科技传承精华,用AI守正创新,助力传统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为各级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卫生主管部门等提供更趋完善的智慧中医解决方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医药,中西医,提案,两会,集中,创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