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建议肿瘤筛查纳入医保,肺癌筛查为何备受重视?
2021年的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召开。今年两会上,民生、医疗的话题依然是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健康时报从今年两会诸多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中,筛选出16个与您息息相关的建议。
1.建议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医药支出纳入医保,给予适当比例报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2.建议开展“全民免费医疗”试点,是根除因病返贫、过度医疗的“上上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
3.建议将部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
4.建议产假延长至3年到6年,幼儿园小学放学延长至6点!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康乃尔集团董事长宋治平
5.春节七天假期短了,建议春节假期延长到10天!
——全国人大代表、肥东县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李小莉
6.建议增加接种人员编制和数量,提升接种人员能力和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辉瑞中国企业资深顾问冯丹龙
7.建议完善女性分娩前后抑郁筛查,所需资金可由生育保健基金支付。
——全国政协委员、辉瑞中国企业资深顾问冯丹龙
8.建议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马光瑜
9.加强乡村医生的基本医疗、养老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
10.打着医美咨询名义干推销,建议取缔医美咨询师。
——全国政协医卫组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
11.建议像普及灭火器一样普及AED,提高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
12.代孕市场乱象频发,建议非法代孕相关组织从业者入刑。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编剧蒋胜男
13.建议将防拐防性侵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作为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
——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
14.建议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副校长李小琴
15.建议把低剂量螺旋CT肺癌的筛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
16.建议修订《传染病防治法》,鼓励公众报告新发传染病,不得追究其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董事长方同华
在民生方面,医疗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在医疗方面,肿瘤防控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今年的两会建议/提案,2条与肿瘤防控相关,您注意到吗?
据神刊CA Cancer J Clin在2021年2月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全球癌症统计2020年版(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显示,2020年中国人的死亡原因排名中,癌症已经跃居第一。而在该统计2018年的报告中,癌症造成的死亡在中国还屈居第二。这意味着,过去一年,癌症已经超越脑卒中,成为威胁中国人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癌症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地区数一数二的死亡原因
一方面,癌症正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另一方面,癌症也是可以防控的。国家卫健委指出,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防控癌症: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减少不良因素
即通过远离癌症风险因素,来预防规避癌症的发生。据Madeline Drexler在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杂志发表的文章显示,约30%-70%的癌症是可以通过现已知的方法来预防的。
二级预防: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有些癌症无法绝对预防,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主动检测、早期发现来获得治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曾谈道,初步统计显示,早期癌症治愈率基本在90%以上。
三级预防:标准化治疗,延长生存
标准化治疗只是手段,目的是对那些“逃过”预防、也未能早期发现根治的癌症,尽可能地提高癌症治疗结果。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的癌症5年生存率(又称临床治愈率)为40.5%。
此次两会上,代表们提出的与肿瘤防控相关的2条癌症筛查建议,都属于癌症的二级预防范畴。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肺癌,以及其他主要癌症筛查,都是我国癌症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肺癌的LDCT筛查
尽管2020年,乳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但肺癌仍然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全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过去一年,中国新确诊癌症患者中,6人就有1人是肺癌;中国癌症死亡患者中,每4人就有1个是肺癌。特别要说明的是,《全球癌症统计2020年版》指出,因为中国女性的肺癌负担较重,以至于造成东亚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较高。中国女性肺癌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来自于空气污染,包括室外的空气污染与取暖和烹饪所用的家庭固体燃料燃烧的空气污染。
2020年,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人数第二、死亡人数第一的癌症
一方面,中国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中国肺癌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率偏低。据不久前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显示,国内近60%的肺癌高危人群未做LDCT筛查。
实践证明,LDCT对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X线胸片的4-10倍,可以早期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年度筛查能发现85%的Ⅰ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10年预期生存率达92%。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证明,LDCT 筛查可降低高危人群20%的肺癌死亡率。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提出的肺癌筛查风险评估因素包括:吸烟史(现在和既往)、氡气暴露史,职业暴露史(砷、铬、石棉、镍、镉、铍、硅、柴油废气、煤烟和煤烟灰),恶性肿瘤病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肺纤维化病史,被动吸烟史。
根据肺癌风险状态,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组:
❖ 低危组:年龄<50岁和吸烟史<20包年(600支/年)。
❖ 中危组:年龄≥50岁,吸烟史或被动吸烟接触史≥20包年,无其他危险因素。
❖ 高危组:
①年龄55~74岁,吸烟史≥30包年(600支/年),戒烟史<15年;
②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具有被动吸烟之外的危险因素。
我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版)建议:
❖ 高危组①类人群,应参加LDCT肺癌筛查;
❖ 高危组②类人群,若有一项肺癌高危因素,也应进行LDCT肺癌筛查。
❖ 筛查频率:建议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不推荐间隔时间超过2年的筛查模式。年度筛查正常的,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
❖ 筛查管理:建议直径≥5 mm结节需接受进一步检查。
注意:不能耐受可能的肺癌切除手术或有严重影响生命的疾病人,不建议进行LDCT筛查。
参考资料:
1. 2021-03-08健康时报《肿瘤筛查纳入医保、全民免费医疗试点!两会哪条建议最让你心动?》
2. 2021-02-06医学界肿瘤频道《癌症跃居中国死因第一!2020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发布,这些变化你必须知道!》
3. 2021-01-12盛诺一家《2020全球癌症数据出炉:中国一年新发457万例,死亡300万例!》
4. 2020-12-23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国新办就〈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实录全文)》
5. 2020-11-04e药环球《中国5万多人研究数据:近60%的肺癌高风险人群未参与筛查,哪些因素在影响?》
6. 2018-11-2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