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家药企收入汇总

2021
02/04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
A-
A+

▍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 /张松

 根据巨潮资讯披露的数据,截至1月30日,已有216家A股医药生物企业预告2020年业绩情况。具体来看,业绩预增的企业为129家,占比接近6成,其中预计业绩大幅上升的企业达到87家,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是圣湘生物,最高或达7008%,英科医疗、达安基因、东方生物、之江生物和明德生物5家企业的净利润增幅也同样超过1000%。净利润增幅在200%~1000%区间的企业有24家,在100%~200%区间的企业为31家。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预降的企业仍有83家,其中净利润降幅最大的为仟源医药,变动幅度最高或达-5499.49%;紫鑫药业则紧随其后,降幅最高也将达到-1081.65%,而未名医药、赛隆药业、海南海药和君实生物等12家企业的净利润最高降幅均超过100%。此外,利德曼、睿智医药和科兴制药等4家企业的净利润并无大幅变化。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叠加产业政策变革影响,医药生物板块业绩出现明显分化。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等政策改革驶进深水区,今年医药生物板块是否会延续去年行情,从各个子行业的具体表现上或能找到一些答案。

0   1   化药  

政策影响明显,原料药成主要增长引擎

11571612414933161

在已预告年度成绩单的医药生物企业中,有68家企业属于化学制药板块。整体来看,业绩预增和预减的化药企业数量旗鼓相当,分别为35家和33家。属于化学制药板块的仟源医药在本轮的成绩比拼中净利润降幅最大。

相较于新冠疫情带来的市场销售影响,产业政策对仟源医药的作用力似乎显得更强。仟源医药在解释报告期内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的原因中表示,主要是由于旗下重点产品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等退出了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由于上述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直接导致了相关产品较大的同比降幅。失去医保调整带来的放量效应对药企而言显然是一记重击,需要提醒的是,在2020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在119种药品被调入目录的同时,亦有29种药品被调出目录,仟源医药所面临的问题是否会在相关药企身上重演,仍需时间观察。

业绩同样因政策受到波动的还有净利润降幅仅次于仟源医药的赛隆药业,预计最高达-372.89%。除了新冠疫情以及旗下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注射用胸腺法新、阿加曲班注射液、注射用替加环素等获批新产品的市场导入需要较长周期以外,赛隆药业也表示继续受到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及地方辅助用药目录等多个医药政策的不利影响,使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此外,力生制药、信立泰、景峰医药等多家企业也因未在药品集采中中标或受集采影响产品价格下降,业绩在去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而化药板块的另一端则是不同的景象,由于公司制剂销售增长而带来毛利贡献增加的海正药业实现业绩大幅上升,净利润增幅预计高达378%,居该板块首位。贝达药业则凭借因差异化优势、多年口碑积累销量继续稳步增长的埃克替尼以及已产生销售收入的新药ALK抑制剂恩沙替尼,净利润有望达到5.89亿~6.58亿元,增幅为155%~185%,排在板块前列。

新冠疫情让公众健康意识得以加强,导致辅酶Q10、维矿类等产品销量增加,使得金达威、振东制药、新和成等药企业绩亮眼。国采中选品种带来的市场扩增也让诚意药业、华海药业和苑东生物等企业受益明显。第四批国采开标在即,市场或将再迎一轮洗牌。而在新冠全球流行下,原料药板块持续走高,较强的市场需求直接提升了东诚药业、奥翔药业、悦康药业和健康元等药企的营收,成为化药企业业绩增长最主要的贡献点。

0   2   中药  

依赖医院终端受重创,抗疫品种迎大利好

16171612414933307

在32家公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的中药企业中,业绩预增与预减的药企各占半壁江山。在顶层设计下,中医药产业近年来迎来历史发展机遇。不过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中药企业及时调整战略至关重要。佐力药业利用灵胶囊、百令片、灵泽片等核心产品乌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优势,加大市场投入和终端医疗机构的开发和覆盖,以净利润预计增幅高达271.2%的战绩位居该板块第二位;而强化“四大独家医保支柱产品”营销的沃华医药,以及对各重点经营品种特点开展渠道与终端精细化管理的九芝堂亦实现了净利润的较大增长。

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中医药凭借独有优势成为抗疫中坚力量,而市场表现最为抢眼的中药企业莫过于持有抗疫“网红”中药连花清瘟的以岭药业。据以岭药业介绍,连花清瘟产品在报告期国内市场的需求增加明显,并且在已注册的十多个海外个国家也实现销售。此次预计能够取得11.5亿~12.7亿元的净利润,让以岭药业稳坐中药板块目前已预告业绩的头把交椅。

但几家欢喜几家愁,受疫情影响导致中成药、人参产品相关销售收入减少的紫鑫药业,以净利润降幅最高达-1081.65%排在该板块净利润降幅首位,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品独大”企业在疫情下的最真实写照。而疫情期间佩戴口罩等良好防护习惯致使呼吸道疾病发病减少,也让主营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感冒药的上海凯宝、特一药业、仁和药业等中药企业的销售大幅下降。整体来看,产品主要通过医院终端进行销售的药企受到疫情影响最大,这提示中药企业需要及时拓展院外零售药店和线上等重要渠道作为有效的市场补充。

0   3   医疗器械  

迎来行业发展高光,两极分化趋势显著

61951612414933427

在2020年迎来高光的医疗器械企业是当前披露业绩预告的主力军之一,数量多达56家。具体来看,业绩预增的企业为46家,占比接近八成。其中圣湘生物以最高达7008%的净利润增幅一骑绝尘,预计全年净利润将在25.6亿~28.1亿元之间。业绩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圣湘生物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相应疫情防控产品,进而也让旗下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等产品的销售大幅度增长。

在净利润增幅前十的企业中,包括达安基因、东方生物和华大基因等在内的7家企业业绩增长皆是由于新冠核酸检测业务需求增加所致。在业内看来,受到春运期间加强新冠检测政策支撑,相关企业业绩势必将再度迎来较大增长。而除了新冠检测产品的需求暴涨以外,一次性防护手套、各类口罩等防护产品也是拉动医疗器械企业业绩上升的重要原因,让英科医疗的预计净利润达到73亿元,居板块之首,增幅预计达到3713.45%~3993.85%;蓝帆生物的净利润预计增幅为511.88%~593.46%。

不过,主营业务在前述产品之外的医疗器械企业业绩则是不升反降。高价耗材带量采购的降价效应开始在医疗器械领域发酵,赛诺医疗坦言营业收入下降是受新冠疫情及国家组织实施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两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预计净利润降幅为72%~78%。而净利润预计亏损在1.1亿~1.8亿元之间的凯利泰也作出判断,将于今年正式实施的国家心脏支架类医疗器械带量采购政策将让子公司的营运模式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医院相关科室的限流政策,也让主营产前诊断、生化诊断、过敏和自免检测等其他医学检测业务的贝瑞基因、浩欧博、九强生物等企业的净利润降幅最高都超过50%。

2020年是医药生物企业的大年,药品集采、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的出台与落地都在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与变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医药行业走到聚光灯下。在业内看来,新冠疫情是市场洗牌的加速器和试金石,新生力量正在崛起,优质企业终将脱颖而出,无法紧跟时代潮流的企业注定将被市场抛弃。尽管医药生物行业淘汰赛的枪声已经响起,但公众健康需求总是在不断提升,在治疗性需求向保健需求以及其他需求转变的过程中,将会诞生更多的细分行业机会。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医疗器械,净利润,药企,新冠,企业,医药,增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