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女士网络舆情的一点看法​

2021
01/05

+
分享
评论
魔术牙医徐勇刚
A-
A+

       A女士,也是一名医生。因右下第一磨牙重度磨耗且塞牙,冷热敏感,求诊于中国最大的连锁口腔机构“**牙科”,医生经过探视诊及冷热诊,诊断牙体磨耗及牙本质敏感,推荐了氧化锆全瓷冠保护性修复,瓷修复是该连锁牙科的重头业务,每年上亿元规模。A女士花五千元做了全瓷冠。


       做完后,牙敏感得到了缓解。过了半年,A女士发现该牙出现咀嚼痛且伴松动,再去检查,拍片发现该牙根端埋伏着一枚多生牙,已经导致第一磨牙根尖吸收,很有可能保不住了。“**牙科”建议A女士去上级医院处理多生牙,尽可能保住第一磨牙。


       A女士个人认为,当时全瓷冠不应该做,而应该首先通过X线片发现多生牙问题,尽早处理多生牙。她认为全瓷冠加重了患牙病变,而且耽误了她处理多生牙的时机,连锁牙科的逐利趋向太明显,让她做了个本来不必做的全瓷冠。A女士认为最初牙齿磨耗与敏感症状并不明显,反而做冠修复后直接导致患牙病情加重乃至恶化。


       “**牙科”缺乏A女士的初诊资料,包括牙齿磨耗情况与敏感症状均无记录。经查,此连锁牙科固有模式就是不提供给患者就诊资料,这一点匪夷所思。


       关于此案,中国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口腔专家,均对此案例有个共识,即,“**连锁牙科”内部管理欠规范,而A女士属于比较少见的“既有多生牙,又因磨耗敏感”而就诊的患者,患牙半年后疼痛松动,可能与冠修复关系不大,多生牙影响占主要因素。全瓷冠短期改善了敏感症状,不算过度医疗,后来病情加重属多生牙进展所致。总体而言,专家共识即:该牙科未早期检查出多生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全瓷冠与病情进展无明显直接关系。


       但这仅仅是专家的共识。网络上,A女士因发言权较大,提出“连锁牙科为了高昂的利润而给做了个本来不必要的全瓷冠,导致了患牙面临不保的结果”,这一观念已经横扫舆论场,几乎形成全民共识。


       我个人认为,很多网络舆情有它的适存扩散空间,尤其是“连锁牙科全瓷冠高利润”这种全民痛点所在,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在所难免。但是,任何医疗纠纷,一定要首先听取专家的解读意见,任何带有有色眼镜的观点,也必须在专家的指导意见之下去发挥,而不是以撩动全民痛点去发挥,此其一。


       其二,A女士的医疗纠纷拥有正常的申诉通道,从来未曾关闭,并且作为医疗专业人士以及网络名人的双重优势身份,她的申诉应该会在正常的框架内解决。在专业的鉴定结果出来之前,依靠网络引导舆情很不可取,而且通过中国近些年绝大多数医疗纠纷舆情总结,基本上最终都会反转,A女士大概率也会如此,只是,目前专业的声音太微弱,或者说,不太敢发出来,愿意伸着脑袋接石头的人并不多。


       其三,A女士的行为,客观上将中国医患关系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恶化局面,甚至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全民思维定植,那就是:医疗圈人士维权尚且如此困难,更何况普通老百姓!而事实上,她的维权通道一直是开放的,既没有难处也没有黑幕。一旦这种“医疗维权难”的意识随着网络深入人心,将不可避免引发更多的医患冲突与不信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当然,我们换位思考,A女士对自身医疗结果感到痛心与不平,个中苦楚非他人所能体会,她对这种连锁牙科的盈利模式产生质疑也实属正常,进而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如果早期发现埋伏牙即可能正确处理而避免牙齿不保的结局”,客观上讲这种几率不完全排除,现在仍有保牙但是,作为医疗纠纷来谈,客观结论需要因果关系以及强弱关系分析,需要专业人士论证及第三方鉴定,我们希望这起纠纷最终能在公正透明的权威鉴定下合理解决。


       网络,很多时候,只是情绪的宣泄口,不是事实的浏览窗。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网络舆情,女士,看法,牙科,瓷冠,医疗,生牙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