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物对于幼儿来说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麻醉药物对于幼儿来说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近年来,大量回顾性研究以既往接受全麻手术的儿童及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麻醉暴露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只有部分证据支持麻醉药物对儿童及婴幼儿CNS发育和认知功能存在长期影响。
前瞻性研究的结果也提示全麻对幼儿神经发育影响甚微。MASK研究的成果于今年6月正式在Anesthesiology杂志中发表,作为全球范围内三大评估全身麻醉对小儿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之一,它的研究设计、方法和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为你详细解答!(其它两项研究,如有兴趣可参见文末附录部分)
早期动物实验发现,全麻药物会使幼年动物 (包括非人灵长类) 的神经功能退化,从而导致学习和行为学上长期的缺陷。已有大量的研究试图在儿童患者中找到相似证据。虽然研究的效应量很小,许多观察性研究也发现多次全身麻醉暴露可引起小儿行为和学习能力缺陷。然而目前仅有两项研究对受试者进行了综合性的神经心理认知评估。一项为非配对队列研究,另一项虽然进行了很好的配对,但观察人群仅纳入了接受疝气手术的患儿。因此,全身麻醉对小儿神经系统发育是否会会产生影响,目前仍未阐明。
来自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David O. Warner等人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配对设计的队列研究,目的是探究3岁前多次暴露于全身麻醉的幼儿其神经发育是否会受到影响。
纳入标准:使用医疗病例系统筛选1994-2007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市,且3岁以前定居在奥姆斯特德市或居住于在距离罗彻斯特25英里以内地区的儿童。纳入的儿童需在其8-12岁(青春前期)或15-19岁(青春期)进行是否存在全身麻醉所致改变的相关评估。为减少混杂因素影响,首先筛选并纳入经历多次全麻暴露的幼儿,再通过频率匹配法分别匹配纳入单次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幼儿。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智力缺陷、英语水平差、自闭症、痉挛性脑瘫等情况的儿童。
主要结局指标及其选择:
对相关量表进行了分析和筛选后确定主要结局指标为韦克斯勒简化智力量表(Wechsler Abbreviated Scale of Intelligence, WASI)
数据分析:应用逆概率加权法对结局指标进行加权处理,应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了自变量与结局指标之间的关系。采取双侧检验、Bonferroni 校正,规定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初步筛选出19296名儿童,其中3106名儿童参与MASK研究,最终纳入了997名儿童,其中包括对照组411例(26%),单次暴露组308例(35%),多次暴露组206例(43%)。
下表汇总了对照组、单次暴露组及多次暴露组的基线数据。除了患儿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患儿的分娩方式以及一些综合性诊断有细微的差别外,其余数据的组间比较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
研究还比较了单次暴露组与多次暴露组间麻醉相关的情况,在总麻醉时长方面,单次暴露组与多次暴露组分别为45分钟和187分钟,多次暴露组中2/3的患儿接受过超过2小时以上的全身麻醉。
患儿接受手术的类型汇总如上图所示。最常见的为耳鼻喉手术(42%),心脏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总共只占到4%。
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是韦氏简易智力评分,总体来说,暴露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多次暴露组又比单次暴露组评分稍低,然而该结果并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次要结局指标,暴露组(不论次数)幼儿其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评分、科罗拉多学习困难问卷阅读分表(CLD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曾暴露于全身麻醉的儿童的执行和阅读方面的问题显著增加。此外,多次暴露组的儿童行为学评分(CBCL)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增高,表明多次全麻的暴露可能会导致患儿的行为学发生不良改变(信息处理速度和精细运动协调能力的下降),而单次全身麻醉对患儿则无此影响。
该研究结果表明,3岁前进行麻醉和手术并不会对儿童总体智力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次要结局指标中的相关结果(执行能力、阅读能力的下降及行为学改变)需要谨慎分析,全身麻醉过程可能产生一种微妙的、特定的损伤模式,这种损伤模式如何对幼儿学习和行为产生影响,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
该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前期纳入时通过倾向性评分处理了一部分偏倚因素,但手术方式和麻醉过程的影响未能规避。尤其是对于次要结局指标相关结果的评估,造成差异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不同手术方式带来的应激及疼痛程度所导致的,这些因素也有可能是影响神经发育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次要结局指标结果的收集需要家长和孩子的配合,选择性偏倚也同样不能避免,也会影响研究的结果。
面对问题,我们如何应对?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系统,影响其发育的因素数不胜数。疾病本身、手术部位、手术及麻醉的时间等因素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对患儿神经系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3~4岁以下的儿童,手术医生应该和麻醉医生、家长一起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尽量推迟那些不必要的、不威胁生命的手术,同时减少全身麻醉的次数和时间,也避免使用不必要的麻醉药物。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